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为弥补以往评价方法中过分依赖权重的不足,研究海上危化品运输系统(Maritime Dangerous Chemical Transportation System,MDCTS)安全状态的突变原因及特点,基于突变理论开展系统安全评价.研究突变理论特点,基于突变级数法构建MDCTS安全评价模型,绘制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系统安全等级表.运用模型对MDCTS进行安全评价.通过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较,验证评价模型的客观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突变级数法的MDCTS安全评价可降低主观因素的影响,实现对MDCTS安全状态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基于熵权的海上交通风险成因物元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掌握和分析船舶事故原因,有效地进行船舶安全管理,以不同水域不同船舶事故成因的风险、频率和后果为基础,建立基于熵权的海上交通风险成因物元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对船舶事故成因进行评价,得出船舶事故成因的重要度.实例证明,基于熵权的物元模型适用于海上交通风险成因评价,补充、完善了海上交通风险成因评价体系,为海事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定量研究海上交通事故人失误致因因素,分析各种人失误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程度,从而达到控制人失误事故的最终目的.在引入人的不安全行为分类框架和“人—机—环境”系统的基础上,运用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提出海上交通事故人失误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Error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Marine Traffic Accident, HEACS MTA),对海上交通事故人失误因素进行分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GRA)对事故形成原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管理因素是事故的根本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失误因素依次为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不安全的监督、不安全行为和组织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危化品运输需求量增加,危化品运输工具存在安全性低、效率低的问题,以罐式集装箱及传统槽罐车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安全和效率的危化品运输评价方法。基于安全影响因素,运用灰色聚类法对罐式集装箱与槽罐车的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罐式集装箱的安全性较槽罐车的安全性高8.34%。基于罐式集装箱和槽罐车的运营调研数据,通过成本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发现罐式集装箱的运营效率较槽罐车的运营效率高10%。研究结果可以为危化品运输和管理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最小模糊熵提出了电厂烟气脱硫效果的模糊评判规则 .通过电厂烟气脱硫的单因素试验数据,揭示脱硫系统多因素间动态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为控制决策的制定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影响我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诸多因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推导出海上通道安全影响因素整体关联的5个层次结构图,得出影响我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我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因素来自经济、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不仅对海上战略通道的影响程度不同,而且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影响或制约关系.一个因素的变动,很可能引起其他几个因素的连续变动,形成联动效应,从而给我国制定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措施提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针对港口危化品运输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监管部门与危化品港口企业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双方在博弈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在建立惩罚机制的基础上考虑双方期望损失对系统均衡的影响,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变化下的演化结果。研究表明:危化品港口企业违法运输的额外收益是影响其策略选择的直接因素。提高双方违规操作的期望损失,可以促进系统向着理想稳定点演化。降低监管成本、增加监管收益可以提高监管部门的积极性。合理长效的惩罚机制能有效促使危化品港口企业进行守法运输,同时也可以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益。研究结论可为打造良性、可持续的运输安全监管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船舶运输安全和海上交通安全,在分析海上交通风险管理中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预警预控、应急响应以及持续改进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对海事安全监管人员中的管理级、操作级和支持级3个层次及事故发生前、中、后3个阶段协同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基于层次与阶段协同的海上交通风险管理模式.该模式可为建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管理综合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谈熵     
阐述了熵概念及其深化,熵与能的关来,提出了熵增原理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熵决定宇宙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0.
熵和熵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热力学熵、广义熵等概念 .熵可以应用在许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中 ,指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  相似文献   

11.
以实现船舶安全为目的,按照未确知数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建立未确知测度模型、置信度识别准则并分析指标因素,确定指标因素的可靠程度,从而对船舶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损失与伤害程度进行评估,为实现船舶总体的安全以及制定基本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船用往复式二级空压机振动信号非线性、非平稳性问题,利用振动信号辨识故障,综合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EMD)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的信号处理优势,提出一种将EEMD能量熵和奇异值熵与SVM融合的船用空压机故障诊断方法。模拟正常状态和4种故障状态进行故障诊断实验。采集的振动信号用小波降噪法进行处理。为模拟船用空压机实际工作环境,在EEMD处理过程中加入加性高斯白噪声(信噪比7.5 dB)。以相关性为评价指标选取各状态下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并以每个IMF的能量熵和奇异值熵作为特征值,采用SVM分类器识别故障。实验表明:与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和SVM等故障诊断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更有效地识别故障。该方法在实船应用中获得较好的诊断效果,可为现代船舶智能故障诊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锚泊安全评价精度,保障船舶锚泊安全,针对传统锚泊安全评价方法未考虑评价等级界限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问题,将正态云可拓理论应用于锚泊安全评价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基于可拓学的简单关联函数确定权重的方法分别确定锚泊安全评价指标的主观和客观权重,通过经验因子将主观与客观权重进行结合。构建基于正态云可拓理论的锚泊安全评价模型,计算待评物元与标准可拓物元的关联度,通过信息熵理论确定锚泊安全等级。根据信息熵理论定义可信因子,使得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易于定量计算。实例计算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大风浪条件下引航员登船安全、周边船和被引船的安全以及港口的安全高效运营,选取合理的引航员登船水域至关重要。综合考虑熵权法和TOPSIS法的优点,基于熵权-TOPSIS模型对大风浪条件下引航员登船水域进行优选研究。以大风浪条件下广州港引航员登船水域选址为例,运用该模型对3个备选方案进行评价,求得方案2的相对贴近度最大。该方案所述的引航员登船水域为大风浪条件下最优登船水域,且与实际选址一致。经实例验证,该模型较为可靠,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5.
为衡量内河船闸服务对象的服务感受与期望,提出一种内河船闸服务客户满意度评价模型.基于客户满意理论,考虑船舶延误及其不确定性,从船闸的服务条件、服务环境、服务活动和客户交互等4个方面提出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利用指标调查评分中的信息熵,得到指标的复合权重,并根据信息熵进行基于延误的指标差异性分析,构建内河船闸服务客户满意度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发现:现阶段船员对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船闸服务总体上是满意的(满意度为78.6%);延误越少,满意度越高,船员对延误的容忍在2~6 h之间;改善船闸的增值服务和及时公布延误信息有利于提高船闸服务的满意度.通过分析引起船员满意或不满意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或增强船闸服务,为船闸的管理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对不同类型的水上交通风险对象进行准确而高效的评价,综合考虑现有风险评价方法及软件的优劣,基于熵权TOPSIS模型,开发一种水上交通风险评价软件。通过分析风险评价软件设计需求,对软件功能进行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将软件分为数据输入、数据计算和数据输出3个模块。数据处理程序由Visual C++6.0语言实现,软件界面通过MFC框架设计。为验证软件的基本功能和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对软件进行集成测试和验收测试。结果表明,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水上交通风险评价软件功能正常、操作简便、准确性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The most dangerous places in ships are their power plants. Particularly, they are very unsafe for operators carrying out various necessar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ctivities. For this reason, ship machinery should be designed to ensure the maximum safety for its operators. It is a very difficult task. Therefore, it could not be solved by means of conventional design methods, which are used for design of uncomplicated technical equipment. One of the possible ways of solving this problem is to provide appropriate tools, which allow us to take the operator's safety into account during a design process, especially at its early stages. A computer-aided system supporting design of safe ship power plants could be such a tool. This paper deals with developing process of a prototype of the computer-aided system for hazard zone identification in ship power plants.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选择大型海事巡逻救助船船型,从成本、技术、能耗、外观等4个方面构建船型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采用证据推理法,借助IDS软件,对各船型进行综合评价.以3 000吨级海事巡逻救助船船型选择为例,通过评价圆舭船型、穿浪双体船型和三体船型,验证该方法在大型海事巡逻救助船船型选择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