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运动员性格类型进行分类,探究运动员性格特征对比赛心理状态的影响,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结果认为:短跑运动员性格向性基本呈正态分布,以中间型和外向型较多,男运动员百米成绩优秀者多数为性格内向、中间型。短跑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以信心强型者较多,不同的性格类型,性格特征对其比赛心理状态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短跑运动员性格特征对比赛心理状态的影响展开研究,意在通过对短跑运动员性格类型、性格特征和比赛心理状态的研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运动员性格类型进行分类,探究运动员性格特征比赛心理状态的影响,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心理因素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比较大。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训练和比赛都有很高的水平,心理训练也一直倍受重视,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素质水平还有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江苏省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现状以及心理训练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漫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篮球运动员在临战中所表现出的不稳定心理状态对比赛胜负的影响,指出我国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尚存差距; 通过对运动员临场心理障碍进行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心理训练方法, 试图给教练员、运动员提供一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5.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透过对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职业过渡阶段年度参赛的多项指标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处于该阶段的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成长提供参考。结论如下,年度训练周期安排以“板块”小周期训练为主,采用赛练结合的小周期训练模式;赛间训练是网球运动员训练年度周期划分的一种灵活方式,训练内容、时间与强度与比赛强度和成绩有关,比赛强度越大,调整和恢复训练比重越大。比赛获胜时,运动员更容易接受教练员安排的训练内容。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17岁进入职业过渡阶段,其完成职业过渡阶段路径可归为普通型、数量型和效率型三种类型,这与运动员身体条件和打法类型有关,高大型运动员以参赛效率为主,而身体条件较好的选手以参赛数量为主。根据运动员的打法特点,选择性参加快速或慢速场地比赛,且尽可能参加高级别赛事。运动员通常以2~3站比赛作为一个参赛单位,参赛密度逐渐增加,高级别数量增多,效率型运动员全年参赛级别呈“倒U型”分布,普通型运动员参赛级别差异性最小,数量型运动员参赛级别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6.
试述健美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近几年北京体育大学健美操运动员在重大比赛时,历出现失误的原因进行剖析,指出赛前的心理训练是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结出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表现及产生原因,并提出克服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心理训练方法,供广大健美操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访问、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体育院系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自信心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对运动员在比赛中产生的恐惧心理、腼腆、性格内向、意志不够坚强等导致的信心不足以及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自信心过高等不利心理状态进行了诱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8.
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世界撑竿跳高水平不断提高,强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尤其在重大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比赛的成绩。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运动员的心理素质,都把心理训练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激励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增加比赛成功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影响篮球运动员情绪稳定的因素及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最佳心理状态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最佳情绪状态。篮球运动员的临赛心理状态更是主要表现在情绪方面,它是影响动作效果和比赛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本文从分析心理训练和情绪稳定的重要性及影响篮球运动员情绪稳定性的因素着手,提出了提高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控制情绪稳定的较为实用的多种心理训练方法,以期通过赛前的专门心理训练,提高篮球运动员控制情绪稳定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篮球比赛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在世界比赛和全国比赛中 ,表现出的赛前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赛前紧张状态、过分激动状态、淡漠状态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因素 ,而战斗准备状态则是赛前良好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1.
在篮球竞赛中,决定比赛胜负的因素除了实力,还有心理。我国篮球教练员重视对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却忽视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不能保持旺盛的斗志,从而败结实力弱于自己的对手。为此列举了一些激励运动员、鼓舞士气、提高唤醒水平的训练方法,为篮球教练员、运动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心理学角度入手,采用文献资料、观察归纳等方法,分析研究了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不良心理状态以及自我调节和心理训练的方法,并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出了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甲A足球联赛中主场优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研近几年我国足球实行的主客场制比赛结果后,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专家意见,编制了《运动员比赛时的内心感受问卷》,选取96甲A足球运动员共90名作为被试,对其在主场、客场比赛时的内心感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①主场优势现象在我国三大球比赛中明显存在,比赛地点和比赛成绩密切相关。②比赛地点不同会引起运动员一些主要心理状态的变化。③比赛地点因素中,观众因素、赛场客观环境(场地、设施、气候等)、队员比赛动机和自我表现欲望、裁判因素及战术指导思想、观众的起哄行为对客队的干扰、威胁是引起主场优势的主要原因。④在本研究范围内,比赛地点不同引起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变化与运动水平、运动员的年龄、运动年限、场上位置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14.
中长跑项目在比赛中受运动员的心理、生理、智力等因素影响很大,要想在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就必须在比赛期间对运动员实施控制.控制运动员的心理情绪、战术意识、比赛节奏与速度,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法与逻辑分析法,对高校排球运动员比赛心理优势感的理论依据进行概述,探讨提升比赛心理优势感的途径。高校排球课余训练可以通过相关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进行比较训练,提升自信心、重视队员身体素质训练,提升协作能力、对运动员进行潜意识心理训练以及加强运动员信息反馈心理调控训练等方法来提升运动员比赛心理优势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篮球竞技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在高水平竞技运动中的表现、作用和影响,已愈来愈引起各队的重视。本文分析了篮球比赛各阶段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变化,希望对比赛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暗示术的研究,结合排球运动的特点,分析高校排球运动员的特点,分析高校排球运动员比赛期间的暗示心理状态。指出排球在比赛期间科学合理地利用暗示术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运动员获得最佳的大赛心理状态,使运动员比赛时能够发挥最佳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8.
技能表现类项群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采用已翻译和检验的运动员<流畅状态量表>对83名技能表现类项群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流畅心理状态的9个特征中,精确的反馈、挑战-技能平衡、清晰的目标、高度控制感和注意力集中是五个主要特征;运动等级是技能表现类项群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差异的影响因素;技能表现类项群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总体达到中上水平,流畅心理状态优秀型运动员占总人数的60.2%,良好型运动员占总人数的39.8%.  相似文献   

19.
摘要:随着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员参赛场次也在不断增加,最佳竞技状态的调控成为运动员夺取胜利的最重要表现。本文主要采用个案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李玲2014年度赛前训练负荷与竞技状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训三阶段训练负荷节奏安排构成竞技状态形成关键因素;采用“诱导性比赛”和“大负荷强化训练课”两种赛前训练方式,有利于竞技状态优化和调整;通过不断比赛,调整训练负荷与技术及心理状态,形成年度3次最佳竞技状态。该结论为教练员在重大比赛时寻求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调控提供借鉴及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竞技运动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往往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关健因素之一,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比赛中技术、战术的发挥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运动训练和比赛情况,综合分析了运动员的良好心理状态和不良心理状态,并提出了培养运动员良好心理状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