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性书>"灭情复性"、"隋性不容"的思想,是一种活泼泼的"性"的生命境界.从"复性说"的源流入手,以禅宗的语言对所复之"性"进行分析发现,可以从圆融、内在超越、生命的圆满几个角度契入这种能让人忘尽凡情的生命的本原形态.  相似文献   

2.
<老人与海>与<热爱生命>分别是海明威和杰克·伦敦笔下以塑造自然环境中的"硬汉"为中心的两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两部作品在刻画硬汉形象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两篇小说中"硬汉"形象刻画上的异同,对更好地鉴赏这两篇小说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丁启阵先生在<杜甫、严武"睚眦"考辨>一文中引用了大量杜诗来证明杜甫、严武之间发生过"睚眦",然而对于所引杜诗如<哭严仆射归榇>等分析多不够客观,尚需重新解读;且最能说明杜甫、严武之间关系深厚的<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和<诸将五首>其五,丁文却都没有全篇引用并加以解析,难免有隐匿反证之嫌.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说,对<古诗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的三个英文译本进行音、形和意的比较.  相似文献   

5.
摘要:曾衍东不仅以<小豆棚>与袁枚的<子不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而且他还是一个大画家和画论家.有"今画"和今画论<七如题画小品>行世.他的"今画"全部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这在清中期的画家中是极为罕见的;他的画论就当时人物、现实题材等均有一系列创新之见,对当代画家颇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6.
<庄子>是哲思和文心的结晶,"物化"是渡入<庄子>的要津.从哲学、美学、文学等多视角、多层面对<庄子>"物化"思想的研究做一个综合的论述,以展现其历史演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从艺术表现手法的角度总结历代学者对<诗经>"比"法的理解;又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比"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诗经>中的类型;最后讨论"比"在<诗经>中灵活运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浩瀚的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蓝色的国土.海洋对我国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主.南沙群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并不存在南海问题.中国一贯主张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其他国际法,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刻金瓶梅词话>卷首有四首[行香子]词(有学者称之为"四季词"),论者曾用这四首[行香子]来论证金学上重要的问题,包括写作时间、写作地点、作者的身份等.笔者对诸家之说提出质疑,并追溯四首词的真正作者和时代,指出四词来源甚早,研究时应区分隐含作者(implied author)和历史作者.本文的结论是四首词的著作权并不能拨归<金瓶梅>的作者,以前各家基于四首词得出的推论,值得存疑;他们在诠释上的失误,更值得后学警诫.  相似文献   

10.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描写"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小说,以一出在"无爱的人间死灭"的爱情悲剧,探索妇女解放道路,探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新路.<伤逝>的悲剧意义在于个人、社会和追求三个层面:以一个梦醒者的反思,忠告个性主义不能使青年驶达幸福的彼岸;对封建传统势力毁灭五四青年自由幸福的罪行进行了严峻的批判,揭示悲剧意义的根源;奋斗者"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寄托着鲁迅的希冀.  相似文献   

11.
美国荷裔学者房龙是20世纪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宽容>一书饱含了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分析了人类之所以"不宽容"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宽容理想,勉励人们为这个世界的和谐发展而努力.对人类的关怀与忧患,对人性的尊重与宽容,对愚昧守旧势力的批判和对追求自由者的歌颂,都深刻体现在他的<宽容>一书中.从某个角度来说,<宽容>就是一首人文主义的赞歌.  相似文献   

12.
<晋灵公不君>中"使妇人载以过朝"之"载"字释义众说纷纭,一说"载,用车装";一说"载,犹戴也,这里指用头顶着".各家注解分歧最大之处在于"载"究竟用不用车,这种分歧主要源于古文献中同类记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楚辞作品中的"周流".除<远游>中的外,都是走遍包括遥远的神话世界的整个天下,去寻找能够帮助自己实现.理想人物的一种行为.在<远游>中,是"为了得到能够成仙的灵性的游行"之意.  相似文献   

14.
"教化"考     
张德文 《职大学报》2009,(3):114-115
"教化"一词始见于<荀子>.荀子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儒家的"教化"理论--政府应设人以法令制度、道德教育改变民性即"起伪""化性"善化民风.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女性视角加以考察,它非常显著地体现了周代"男尊女卑"的女性观.在周代男权文化秩序的影响下,<诗经>中"男尊女卑"女性观具体表现为一夫多妻、丈夫可任意弃妻、包办婚姻等内涵.  相似文献   

16.
被誉为"六十年代的史诗","描写疯狂世界的典范"的<第二十二条军规>通篇笼罩着黑色幽默和荒诞色彩,却在迷宫般的巧妙布局中对美国现实社会进行了一场"俏皮"的解构.本文试图以解构主义哲学思想的基本策略为框架,以美国后现代派小说鼻祖之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为内容,建构这幅有血有肉的解构画卷.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文学的审美范畴,<诗品>的"雄浑"与西方的"崇高"既相似又有所不同.两者在关于主体心质和对象特征的见解上非常接近,都强调审美主体高尚心灵和高昂激情的突出特色,都强调审美对象、审美境界时空数量的"大"和力量气势的"猛"两个侧面的形态特征;而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的心物关系上,由于哲学文化根源不同,二者存在着巨大差异,西方的"崇高"强调主客体之间激烈的对立冲突,表现为由痛感到快感的心理过程;<诗品>的"雄浑"具有物我同构、神与物游、物大我亦大的特征,主客体之间是和谐、同体、共生的.  相似文献   

18.
顷襄王当政后,听信谗言,将屈原"怒而迁之"于江南,屈原于晚年"入叙浦"后的确在叙浦住了一段时间,并创作了我国最早的一首纪行诗<涉江>.本文将诗分为五节,要分析各节主要内容的同时,对诗中的某些诗句是否有错简以及对某些字词如何理解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打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未收录.因此词并非新词,所以所有版本的现代汉语新词类词典都未收.<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打望,1.张望,看一看.  相似文献   

20.
国内不少学者认为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镇畸人>受到了亨利·伯格森生命哲学思想的影响,但却很少有人分析过安德森的这部小说在哪些方面受到了伯格森哲学思想的影响.伯格森认为唯有直觉才能窥视到生命的本真:安德森作为一位精神世界的探索者也坚持通过直觉获得事物的本质.而伯格森的"绵延"理论则是对小说里畸人们深邃而斑斓的内心世界的注解.作为人类智力的产物,语言囿于作为现实世界的标记,在表现精神世界的时候常常会陷入困境.这也是导致畸人们"失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