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黔产干姜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采用纸片法研究干姜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并用试管法测定了最低抑菌浓度。从超临界提取的黔产干姜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出41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α-姜烯(45.52%),β-倍半水芹烯(15.55%),α-法呢烯(9.79%),β-甜没药烯(6.21%),Α-姜黄烯(5.01%),姜酮(3.13%);干姜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经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均为250μL/L。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飞龙掌血叶中的挥发油成分,通过正交设计法优选了提取飞龙掌血叶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飞龙掌血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药材粉碎40目,用16倍量水浸泡过夜,连续提取12小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飞龙掌血叶挥发油得率为0.4%,经GC—MS分析,从飞龙掌血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8个化学成分,鉴定率为97.8%,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烯烃和醇类。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山银花活性物质基础的过程中,通过正相硅胶柱色谱法,ODS-C18反相柱色谱法及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及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从红腺忍冬基源山银花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通过理化方法及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反式阿魏酸(2),3,3'-二甲氧基鞣花酸(3),灰毡毛忍冬皂苷乙(4),马钱子苷(5),山柰酚(6)。其中化合物1-3为首次在该属植物中发现。化合物1为植物甾醇,化合物2为苯丙素类,化合物3为简单鞣质类成分;化合物4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5为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化合物6为黄酮类成分。化合物中的4、5、6为该属植物的特征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基本反映了该植物的活性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白术(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1 lae)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edz.)的干燥根茎。对近年来就其化学成分挥发油和多糖;药理作用能调节胃肠,腹膜孔、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衰老、对心血管、降糖、子宫平滑肌和利尿、抗菌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海州常山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CO2)提取了中药海州常山叶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从中鉴定出32种化合物,主要包括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十八碳三烯醇、十八碳三烯酸酯、棕榈酸、芳樟醇、β-紫萝兰酮等.初步分析了所含成分的药效.结果显示,海州常山叶挥发油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烟台近岸的绿藻刺松藻来源的一株内生真菌长枝木霉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探索.通过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手段,以及超导核磁共振等波谱鉴定技术,从该菌的马铃薯-葡萄糖和菊芋-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发酵产物中继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包括5α,8α-环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麦角-7,22-二烯-3β,5α,6β-三醇(2);β-谷甾醇(3);5-羟基-3-甲基戊-2-烯酸(4)和角鲨烯(5).化合物4和5均为首次从木霉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5对细菌和真菌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A钢铁城市为例对典型区域土壤中采集样品,对8种可能高致癌多环芳烃(PAHs):苯并[a]蒽(4)、屈、苯并[b]荧蒽(4)、苯并[k]荧蒽(4)、苯并[a]芘(5)、二苯并[a,h]蒽(5)、苯并[g11i]芤(6)、茚并(1,2,3-cd)芘(5),运用高压液相色普仪方法,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样品土壤中8种PAHs总含量范围在32.3-241200ng·g^-1,平均含量80447.4ng·g^-1。城北区总含量110.2ng·g^-1,城南农业蔬菜地总含量32.3ng·g^-1,钢铁厂焦炉区采样点土壤中的PAils总含量241200ng·g^-1高于其它采样点;并对A市癌症发病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A市2005年城镇参保职工的癌症发病率160/10万,A市2007年癌症初发病率164.3/10万,随机问卷统计2000年-2008年年均癌症发病138.4/10万,钢铁厂附近采样点所在乡2003年-2007年年均癌症发病率176.7/10万,2003年-2008年间每年癌症初发病人数逐年快速增加。A市癌症发病率与PAils平均暴露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一现象应引起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崂山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北纬36°03’-36°23’,东经120°07’~1'20°43’,山区总面积386km^2,有较为丰富的野生攀援植物资源.通过野外采集及标本的整理鉴定,初步确认该区共有野生攀援植物26科49属104种(包括种下等级).根据对崂山野生攀援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分析的结果,指出本区野生攀援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1)种类组成丰富,地理成分复杂;(2)区系中热带性地理成分和温带性地理成分相当;(3)相对于整个种子植物区系来说,野生攀援植物区系具有更强的热带性亲缘.  相似文献   

9.
5-溴吡啶甲酸与二丁基氧化锡反应,制得新配合物[n-Bu2Sn(OCOC3H3N-3-Br-5)2]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i,晶胞参数a=8.068(2)A,b=10.044(3)A,c=15.158(4)A,0[=76.001(4)°,B=80.659(4)°,1=79.932(4)°,V=1164.2(6)A^3,Z=2,μ=4.557mm^-1,Dc=1.811Mg·m^-3,F(000)=620,R=0.0350,wR=0.0831,GOF=1.001.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中每个5-溴吡啶甲酸分子通过两个羧基氧原子与锡原子配位,其中一个吡啶环氮原子与相邻锡原子配位使整个化合物呈一维链状结构。而另一吡啶环氮原子与周围锡原子不配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焦碳填料塔进行了生物催化氧化法处理H2S废气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再生条件对细菌(T·f)氧化Fe2+的影响,详细研究了H2S浓度,空塔停留时间以及循环液喷淋量等因素对H2S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过程中,曝气条件可以强化细菌对Fe2+的氧化;对于较低浓度(低于1.0g/m3)的进气。在进气量为0.25m3/h,温度,喷淋量为1000ml/h在空塔停留时间低于85s范围内条件下,H2S去除率可达99%以上,对于较高浓度的进气(1.0g/m3-2.0g/m3),在相同的进气量及温度条件下,需延长停留时间或增加喷淋量来保证系统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根据野外科学考察、鉴定、资料整理和统计,双桥供水工程区有种子植物96科241属320种。通过对该区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分析结果:有13个分布区类型10个变型。热带分布属共84属,占总属数的39.6%;温带分布属共124属,占总属数的58.49%。显示了该区温带成分的特性。植物区系成分较简单,具有一定的古老区系成分;中国珍稀植物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种,未列入保护等级的有1种。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量化计算得出了烯酰吗啉分子的电荷密度分布和最优几何构型,分析了不同酸碱条件下光催化剂表面对烯酰吗啉分子的吸附和氢键的形成。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光催化剂表面改性有利于催化剂上烯酰吗啉的吸附,并对烯酰吗啉的光催化降解有显著的影响。在紫外光条件下,以Ag沉积量为0.125%的纳米Ag/TiO2为催化剂对浓度为100mg·L-1的烯酰吗啉稀水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5h降解率为94%。根据降解过程对烯酰吗啉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液-质联用色谱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探讨了DMM的可能分解路径。  相似文献   

13.
人参皂甙Rg1和Rb1抗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和Rb1对运动性疲劳大鼠中枢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7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和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探讨人参皂甙Rg1和Rb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人参皂甙Rgm组(50mg/kg)、Rbl组(50mg/kg)、模型组(0.1ml/kgN.S.)和空白组(0.1ml/kgN.S.),给药组和模型组大鼠在灌胃1h后进行中等运动强度的水平跑台运动,速度为15m/min,坡度0°,跑台20min,间歇40min,在跑台20min,每天1次,连续14天。末次运动后即刻处死大鼠,迅速取下丘脑,色谱法测5-HT、GABA、DA和Ach含量。结果:人参皂甙Rg1和Rb1均能有效降低下丘脑5-Hr和GABA的含量,提高DA和Ach的含量。和人参皂甙Rg1比较,人参皂甙Rb1在降低5-HT和GAGB含量、提高DA含量方面效果更优,但在提高Ach含量方面效果相对较差。结论:人参皂甙Rg1和Rb1均能改善运动性疲劳状态下中枢神经递质紊乱的情况,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保护作用,达到抗中枢疲劳的效应,但人参皂甙Rb1的效果相对更优。  相似文献   

14.
以大樱桃红灯品种的新鲜花粉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和固体培养法,考察了三种浓度蔗糖、硼酸和培养温度对大樱桃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供试因素对大樱桃花粉萌发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蔗糖〉硼酸〉温度.在25℃,培养基成分为15%蔗糖、15mg/L硼酸和0.5%琼脂的条件下大樱桃花粉萌发率最高,花粉培养48h的萌发率为75.3%,培养24h的萌发率为63.7%,以播种后4h~8h的萌发速率最快,占总萌发率的57.1%.  相似文献   

15.
哈佛台阶高度改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选用二种不同的台阶高度(男45cm和40cm,女40cm和35cm)进行台阶试验,并与哈佛台阶试验(台阶高度男50Cm,女42cm)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男使用45cm,女40cm的台阶高度进行台阶试验与哈佛台阶试验效果基本一致(两种方法所测台阶指数相关系数为0.8(女为0.85)P值皆<0.05),因此选用此种方法适合本国实际,可代替哈佛台阶试验。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法及分析归纳等方法,系统分析了第30届奥运会女子蹦床比赛网上单人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发现:在“奇数”和“偶数”动作位,分别以5种前空翻和5种后空翻来组成一套具有最高难度价值的成套动作,是当今世界蹦床优秀女子个人运动员布置成套前、后两类空翻动作的主要特征;而以最高难度2.0分的前空翻动作为“开始”,以3(或2)个“1.5分以上”和1(或2)个1.3分的“前空翻”动作、及2(或3)个“1.4分以上”和2(或1)个1.2分(或“1个1.0分和1个1.2分”)的后空翻动作为“中间”,并采用相对“开始”难度稍低而又不失与成套“高难度”相匹配,且有利于“稳定完成”的1.6分高难度“后空翻”为“结束”,则是伦敦奥运会众多优秀蹦床女单选手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以兰州地区常见的两个番茄品种同辉(早熟型)和霞光(晚熟型)为实验材料,模拟当地12%和20%臭氧层减薄时增强的UV-B辐射量2.54KJ·m^-2·d^-1,和4.25KJ·m^-2·d^-1.初步探讨了增强UV-B辐射对大田条件下两种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辉番茄的产量随辐射增加而明显增加,霞光番茄产量只在低辐射下增加;两种辐射造成同辉果实番茄红素下降。Vc无明显变化;霞光番茄红素在低辐射下增加,高辐射时下降,Vc含量变化相反,比较两种番茄对增强UV-B辐射的响应.就果实产量而言,早熟的同辉品种更具抗性,而晚熟的霞光品种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徐承 《美育学刊》2015,(6):I0008-I0008
迈兜尔·莱杰(MJchael Leja,1951-)是美国当代艺术史专家,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曾在哈佛大学师从著纪学者T.J·克拉克(T.J.C1ark),获艺术史博士学位。与乃师T·J·克拉克相似,莱杰的学术关切除了艺术史内部的发展变化以外,更扩展至广阔的视觉文化领域,  相似文献   

19.
1从电石的成分说起电石是用生石灰和焦炭在电炉的高温条件下(约2200℃)熔融炼制的,因为它是从电炉中熔炼出来的,而且像石头那样坚硬,所以俗称它为电石。很多人认为电石的化学成分是碳化钙,甚至说电石的化学式就是CaC2,应当说这种说法是很不确切的。电石的大致组成见表1。表1组成含量(%)组成含量(%)碳化钙77·84硫0·08氧化钙16·92磷0·02氧化镁0·06砷少量氧化铁和氧化铝2·00碳0·43二氧化硅2·65由此可见,电石组成的杂质成分很多,只能说电石的主要成分是CaC2。2电石与水反应制乙炔旨要(1)如何减慢反应速度大家知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20.
微波辐射溴化铜催化水杨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波辐射溴化铜催化下,用水杨酸与反应合成了4种水杨酸酯.并探讨了影响其反应的各种因素,得到了较佳的反应条件:n(水杨酸):n(醇):n(澳化铜)=1:5.5:0.3,微波辐射功率为500W,辐射时间为20-30min,酯化率可达92.5~97.2%.最后,通过IR谱^1H NMR及折光率的测定与文献值相比较,表征了产物结构,此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反应时间短、收率高、反应体系温和、操作简便、环境友好和节约能源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