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知识的企业国际化过程及其特征研究——以海尔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国际化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组织学习并实观国际化相关知识的获取和积累,是企业成功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关键.分析了国际化行为与知识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在借鉴Uppsala模型基本思想的基础上,从知识发展的路径依赖性探讨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技其变化的特征与形成机理,并从战略层面分析企业管理层在国际化过程安排中为提高组织学习效果可能发挥的作用.以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过程为对象,从特定市场进入模式和直接投资区位的路径安排两个方面分析并验证了国际化初始阶段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刚性的组织生命周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文化具有不易被改变的刚性特征.以组织的生命周期为主线,围绕组织的设计过程、组织战略的形成过程和组织知识的演化过程,探究企业文化刚性特征的形成机理,并指出,企业文化刚性问题的实质是一种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或锁定现象,其对组织行为的作用与影响是辩证的.  相似文献   

3.
企业成长的知识结构模型及其启示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知识结构是剖析企业成长的内在机理和外部调节的全新视角,是对现有企业成长理论的创新和深化。在知识结构演化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中,知识存量是企业成长的必要条件,企业内外部知识结构的互动就是企业成长的真正机理。文章还认为增加知识存量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人力资本流动自由度以及选择好产业领域,是促进我国企业快速持续成长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魏江  刘洋  赵江琦 《科学学研究》2012,30(8):1237-1245,1172
服务模块化推动了企业知识显性化与个人知识结构化,进而推进了专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研究并没有指出什么情境下模块化主要促进企业知识显性化,什么情境下主要促进个人知识结构化。本文基于知识创造理论,在专业服务业情境中探索了服务模块化与知识编码化的影响,以及组织整合对这一过程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专业服务业的层级整合会正向调节模块自律性与个人知识结构化的关系,而功能整合会负向调节模块自律性与企业知识显性化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企业组织变革的关系,企业组织变革的趋势,介绍了虚拟企业,对企业组织变革的机理作了初步分析,指出了我国企业组织变勒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战略变革过程中,作为企业战略性资源的企业家认知会直接影响企业战略变革决策过程及其价值效果,而组织知识结构会对企业家认知与企业战略变革关系产生中介作用.鉴于此,借鉴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和观点,从反事实思维、情感注入、归因风格、规划谬误及承诺升级等五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企业家认知、组织知识结构与企业战略变革之间关系的内在作用机制和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组织知识的分类及分布指出,技术更新中所涉及的隐形知识整合活动需要合理的知识分布结构与组织权力结构,并引发组织变革。这一方面表现为:新技术开发导致企业组织结构向分权化转变,但如果企业核心刚性过大,分权受阻;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刚性程度的差异可以解释技术获得途径和绩效的差异。对奇瑞和联想公司在近年发展中的组织权力分配变化的分析,则进一步揭示在技术更新过程中组织变革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中国企业在组织治理结构变革中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企业间知识转移创新性质的分析——知识结构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文献主要从知识存量的视角研究了企业间知识转移与创新的绩效后果之间的关系,但却忽视了这种知识转移与创新的战略后果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知识结构的视角提出一个分析框架,指出企业间知识转移固然可以增加企业的知识存量,但更重要的是改变企业的知识结构,而由此引起的知识集群以及相应的核心设计概念和架构关系的变化则可更全面地分析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创新性质.  相似文献   

9.
根据钱德勒的结构跟随战略理论,基于组织结构化功能类型的逻辑视角,分别对构成组织结构的3个维度,组织制度结构、组织层级结构和组织文化结构等3个方面,探讨适应企业开放式创新战略的组织结构变革策略,以期能推动我国企业有效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丰富组织变革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组织变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东  陈道志 《情报科学》2006,24(1):39-42,111
文章首先阐明企业组织是一个由以战略为核心,以活动、结构、人员和文化为支撑而形成的动态平衡体。而组织变革实际是打破原有的平衡而达到另一种新的平衡的过程,在这两个平衡的转换之间,信息技术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分析了以往的组织变革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不足后,文章提出了适合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组织变革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特点,最后较为详细地给出了基于此模型的企业组织变革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保持长期核心竞争优势,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这两种理论应运而生并交叉、渗透发展.从资源的互动、知识存量与知识流量的互动,以及运作过程的互动等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了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构建了其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12.
习惯领域理论与企业知识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迪 《科研管理》2004,25(4):33-36,32
本文基于习惯领域理论,通过对企业知识结构的分析,揭示了企业中组织知识的积蓄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指出企业的知识结构是形成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必须不断地克服习惯领域的制约,调整、优化其知识结构。才能获取、保持其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许多企业通过组织变革应对时代挑战,抢抓发展机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组织变革与员工前摄行为之间的关系,从个体具备的内在资源和组织情境的外在资源两个层面入手,分析工作重塑在组织变革与员工前摄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并探讨领导政治能力在组织变革与工作重塑及员工前摄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企业微观调研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Bootstrap分析,结果发现组织变革正向影响员工前摄行为;工作重塑在二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政治能力正向调节组织变革对工作重塑和员工前摄行为的积极影响。通过对组织变革影响个体行为的机制展开探讨,打开了组织变革影响员工前摄行为的“黑箱”,以期为企业激发员工前摄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企业是如何选择与自身属性具有较强匹配性的组织战略的?其战略的成功选择和实施需要企业拥有何种能力?战略转型在实业界得到广泛关注和实践,但关于企业战略转型的共演进程及机理的研究较匮乏。本文以万达集团1988至2017年的战略转型历程为研究对象,运用纵向单案例研究及扎根理论数据编码的程序与方法深入剖析所选案例企业,发掘出组织知识及动态能力两个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及作用机制,并由此构建了万达集团战略转型共演模型。我们发现,企业战略转型并非组织纯粹经济行为,它还受到商业生态系统、组织自身特性和高层管理者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共演模型也表明:共演是组织基于大环境背景下组织各个要素之间的前向共同演化和相互共同演化的过程,这种演化与组织战略转型的分析、选择和实施的成功几率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人力资本结构的变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实证研究了国企管理层人事变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管理层人事变动对组织结构和经营理念的影响以及通过这种影响调节组织的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 ,1995 - 1999年国企管理层人事变动虽然接近中等程度的变化 ,但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而进行管理层的人事变动 ,对企业绩效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果还表明 ,由管理层人事变动带来的组织结构等正式制度安排和经营理念等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变化 ,是改善企业绩效的一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分析知识概念、知识分类的基础上,给出企业知识结构模型,并设计企业知识结构作用机理、知识流动(共享)等模型,分析知识结构作用机理,指导企业从知识存量和增量、人力资源流动、创建学习型组织等方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孟太生  刘璞  井润田 《科研管理》2007,28(6):123-129
本文编制了结构化的企业员工组织公民权行为、组织公平和领导行为的问卷,对几家企业的4000多名员工进行了实地调查。用积极主动维度、组织忠诚和帮助维度来衡量组织公民权行为;用分配公平、互动公平来衡量组织公平;用愿景激励、德行垂范、领导魅力衡量变革型领导行为。分析结果显示,员工个体的差异与组织公民权行为存在相关关系;变革型领导行为的三个维度与组织公民权行为(积极主动、组织忠诚、帮助行为)、组织公平(分配公平、互动公平)都具有显著的关系;还发现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权行为之间的积极关系。分析结果证实了组织公平对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公民权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构建了变革型领导行为影响组织公民权行为的理论框架。最后指出了本次研究的一些局限以及就将来研究的一些方向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如何快速协调机会情境与战略执行之间的关系从而突破商业模式既定框架以抢占市场先机成为实践界和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蒙草生态”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基于动态资源管理视角探究机会窗口驱动下主导逻辑指导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路径。研究发现:(1)主导逻辑作为管理者感知外部情境的认知桥梁,因其呈现较强能动性使得组织可以快速捕捉外部机会情境信息进行内部战略响应与更新,是组织将信息内化的重要媒介;(2)动态资源管理具体表现为主导逻辑指导下资源能力与资源行动交互产生瞬时行动驱动差异性战略结果生成的过程,其作为沟通管理者认知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组件,推动了管理层认知向组织战略执行层行为的跨越;(3)管理者与外界机会情境互动产生的主导逻辑指导企业改变资源能力与资源行动的协奏模式促使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依次形成“市场适应型-技术引领型-共享开放型”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相似文献   

19.
开放式创新是新形式下的趋势,企业由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战略转变,需要有适应性的组织结构与协调机制作保障。实践中常因组织结构变革的滞后性导致企业无法有效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然而企业组织结构如何变革才能适应开放式创新战略的实施,学术界尚缺乏系统讨论。本文根据钱德勒的结构跟随战略理论,基于组织结构化功能类型划分的逻辑视角分别对构成组织结构的三个维度:组织制度结构、组织层级结构和组织文化结构等三个方面探讨适应企业开放式创新战略的组织结构变革策略,以期能推动我国企业有效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也可一定程度丰富了组织变革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技术型企业从两个途径获得技术创新知识,一是通过企业内部过程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创造;二是通过企业外部过程,与市场进行知识交换、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分享和传递知识。技术战略联盟间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得经济收益,但同时联盟企业之间的独立性、知识的特殊性不得不让企业考虑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讨论、问卷开发与调查和统计建模过程,结果发现:技术战略联盟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竞合"关系,无论企业与竞争对手还是与非营利性组织形成技术战略联盟,知识转移和交换均可以使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并且,企业在与技术战略联盟进行合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技术成果的法律保护、竞争性保护措施以及在企业内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实践,维护企业的核心能力,促进企业的创新效果。这种技术成果的保护过程在企业与竞争市场形成技术战略联盟的知识转移过程中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