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支撑跳跃是中学体操教学中的主要教材,教师要想完成这一教学任务,首先要掌握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女生对支撑跳跃往往具有恐惧害怕心理,她们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弱,因而对完成动作缺乏信心。特别是学“横箱分腿腾跃”动作时,甚至出现不敢跳的现象。如果这种心理障碍不解决,学生很难掌握支撑  相似文献   

2.
在体操动作技术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正确掌握动作和不断提高动作技能,是体操动作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动作技能是指按一定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要想使学生提高动作技能,必须掌握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由于体操动作是一种人为方式的身体练习,因而体操动作技术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动作以质量为前提,讲求动作的幅度,优美和稳定;体操动作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个  相似文献   

3.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使学生尽快掌握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操教材,发展柔韧素质,支撑能力及腰、腹、肩的力量,进行美育教育,笔者创编了儿童形体操。这套韵律操是由简单的艺术体操动作和体操基本功组成,动作造型优美,简便易  相似文献   

4.
根据体操专科学生学习跳跃技术及其技能形成的特点,我们提出了在体操专科男生的跳马技术学习中,以跳上径屈体立撑接挺身跳下为跳马技术教学基础断面动作的观点。在我们的教学实验中也证明,在体育系专科男生的跳马教学中,运用断面教学能提高学生教学动作的质量,加快教学动作掌握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依据图式理论、身体认知论、系统论与动作技能的迁移,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建构一种新型教学法——基点式教学法,经过体操专业课程的实验验证,此方法能够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工效,提升教学质量,系统培养学习者的身体认知能力,同时为高校其他运动项目教学的改革提供思路,为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十四、垫上运动可以从3岁开始练习体操项目中,垫上运动对于发展身体柔韧性是最适合的。在垫子上做分腿、团身、滚动动作,会使全身的肌肉都得到伸屈。这在父母的帮助下,3~4岁的孩子就可以开始练习。垫上运动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首先是要有控制动作时机的自我感觉。垫上运动的前滚翻也好,后滚翻也好,只要掌握好运用滚动力量的时机,就能完成动作。其次是要教会在运动中使用身体各部位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运动的许多项目中,弹跳力是运动员必备的一种重要身体素质。特别是田径的跳跃项目,体操的空翻,跳马、游泳的出发,足球的头顶球,篮球的跳起投篮和抢篮板球,排球的扣球和拦网球等,运动员弹跳能力的好坏,往往是完成动作和决定运动成绩的一个关键。在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也把发展弹跳力作为掌握各种运动技能的一个条件。由于大家早巳认识到弹跳力的重要性,因此,不管是各级运动队和业余训练,还是学校的普通体育课,我们都要采用一些发展弹跳力的练习方法。其中简单易行的各种徒手跳跃练习,如  相似文献   

8.
体育舞蹈是集体操、武术、音乐和动作技能表现能力于一身的一门课程,它在达到提高身体机能、锻炼身体目的的同时,通过舞蹈元素与形体艺术的结合,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舞的形式诠释"动"的概念,通过技能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学习了如何展现自身独特的魅力。运用文献分析、教学实验的方法,对参与北方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育舞蹈教学的学生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上表明: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教育与学生动作表现能力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9.
怎样培养少年儿童运动员的协调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运动中身体各运动环节在时间和空间密切配合,并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少年儿童协调能力在训练中是掌握运动技术的重要基础,所以少年儿童选材应把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协调能力的生理某础是中枢神经系统传导过程的协调,主要是靠遗传而获得的。训练对协调能力也有重要影响。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培养少年儿童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一是充分认识协调能力的发展与人体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从运动员的不问情况安排训练计划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二是注意训练中肌肉的紧张与放松交替进行,互相配合,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德国儿童身体协调性测试(K9rperkoordinationtest für Kinder, KTK)在中国小学生基本运动技能测试中的信效度。方法:选取上海市某小学145名1~5年级学生,年龄(8.98±1.48)岁,应用KTK和美国粗大动作发展测试(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TGMD)进行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测试,对KTK的信效度进行统计检验。结果:小学生的KTK平均得分为178.20±41.68,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得分逐级增高(F=11.94,P<0.001)。重测信度ICC为0.966~0.992;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20;结构效度中因子分析模型适配良好(x2/df=0.036,RMSEA=0.001,AGFI=0.999);同时效度中与TGMD总分具有中等程度相关(r=0.639,P<0.001)。结论:KTK在中国小学生基本运动技能测试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小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的有效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1.
增强体操专选班学生推撑力量的几则训练方法彭远志(西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重庆630715)体操专选课是进一步提高专选学生体操基础理论、基本技术、技能的重要途径。体操技术的大部分动作要靠手臂强有力的力量及手倒立来完成。因此,在体操身体训练中,重视手臂的推撑...  相似文献   

12.
运动训练负荷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教练员进行篮球训练应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和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依据外部负荷指标和内部负荷指标,通过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水平测定确定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13.
双杠前滚翻的教法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杠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的动作 ,是中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规定教学内容。由于这个动作有头朝下的过程 ,又在一定高度的双杠上练习 ,有些学生掌握动作往往感到困难。经观察分析 ,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动作的目的不明确 ,动作概念不清 ;缺乏肌肉力量和身体各部门间协调配合的能力 ;恐惧心理严重 ,动作表现紧张 ,缺乏身体控制能力。对于如何教好“前滚翻”这个动作 ,笔者谈以下几点体会 :1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开始 ,首先要向学生讲清前滚翻动作可增强上肢、肩带和腰腹力量 ,发展灵巧、柔韧等素质和培养克服困…  相似文献   

14.
头手翻教学对体操动作肌肉用力感觉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实验法结果表明:在原有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加入肌肉用力感觉方法的实验组,完成动作技术质量要高、动作技术更稳定、身体控制能力较好,同时也确定了体操动作肌肉用力感觉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运动静力学和运动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体操动作的生物力学规律,以期对体操教练员和体操教师对体操动作的技术原理能有正确的认识,加快运动员动作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基础运动能力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跑、跳、投等各种动作技能。基础运动能力在幼儿时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随意学会,但还需要通过各种锻炼方法,使他们能掌握正确的动作,提高运动技能,从而达到行动灵活、迅速,有力,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目前,有些幼儿园偏重智力的培养,对幼儿体育缺乏应有的重示和研究。有些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偏爱,不愿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也有部份幼儿园因为运动场地小,体育器材缺乏等种种客观原因,致使发展幼儿体育活动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幼儿体育活动和提高幼儿运动能力,介绍一些适合年令特点,不受场地和器材限制的体育活动内容和锻炼方法,并经实验证明,可以增强幼儿体质,促进身体发育和提高运动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测试和现场教学实验的方法,对体操运动员和一般学生的四肢协调反应特征与体操动作学习成效的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四肢协调反应速度和准确性,与是否从事体操运动和运动水平高低有关;四肢协调反应速度快、准确性高者,学习体操动作的成效高于反应速度慢和准确性差者。  相似文献   

18.
使用三台数码摄像机对2003年北京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的11名男子运动员(其中3名为中国运动员)进 行拍摄,本文选取了高松、瑞斯特考特、张民三名运动员的勾手跳跳跃动作的图像,采用美国爱利尔运动解析软件 系统处理得到其运动学参数,最后结合勾手跳跳跃技术动作的原理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体操动作的技术规格进行讨论。体操运动员在动作中出现微小的错误都将影响自己的成绩,因此,在训练中必须强调动作的质量。怎样衡量体操动作技术的质量呢?那就是技术要领、动作幅度、身体姿态以及由此结合个人的神经类型、肌肉性质、美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幼儿感知身体能力及移动性动作发展的差异,检测幼儿移动性动作发展与感知身体能力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了295名3~6岁幼儿(平均年龄4.5岁,标准差0.55年),按照年龄分组测试3~6岁幼儿的移动性、操作性动作发展(使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第三版)及感知身体能力(使用形象化儿童感知能力与社会适应量表中身体能力感知分量表),在两个量表信效度检验基础上,采用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幼儿移动性、操作性动作发展的差异,不同性别幼儿感知身体能力的差异,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不同类动作与感知身体能力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验证移动性动作发展对感知身体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量表(TGMD-3)与感知身体能力分量表(PSPC-P)在本次研究中有较好的信效度;3~6岁幼儿感知身体能力与移动性动作发展有显著相关性(r=0.654,P<0.001),与操作性技能有相关性(r=0.313,P<0.05);女童表现出更高的移动性动作发展和感知身体能力的关系(r=0.346,P<0.05);受试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中移动性动作发展较快,操作性动作发展较慢;本次研究中移动性动作发展在不同年龄分组中呈现出显著差异(P<0.001);感知身体能力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P<0.001),年龄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第三版(TGMD-3)与感知身体能力量表(PSPC-P)适合3~6岁幼儿移动性动作发展评估;女童移动性动作发展与感知身体能力水平均高于男童;3~6岁幼儿的感知身体能力与移动性动作发展有正向显著相关关系,移动性动作对感知身体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