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物权行为理论自被提出时起,就在各国法学界引起激烈批判和争议。论文通过对物权行为理论在理论上的错误、无因性原则的弊端、以及其对现实法律生活的不利影响及我国民法对其否定的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提出物权行为理论已无存在的实际必要。  相似文献   

2.
尽管先行行为理论已经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认可,但关于先行行为的适用范围,理论界有不少争议。引起作为义务的先行行为一般应当是对法益造成了紧迫现实且具体的危险,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形,对这些特殊情境中的行为是否可以成为先行行为是存在争议的,本文主要对以下几种特殊情境中的行为进行探讨。通过对几则具体案例的分析,得出先行行为不限于违法行为,要在分析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以实质的方法进行考察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犯罪实行行为着手的确认 ,关系到犯罪预备与未遂的划分 ,理论界存在有较大争议 ,先后形成了客观说、主观说和折中说 ,折中说符合主客观归罪原则 ,具有合理性。在司法实务中 ,应结合对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界别、罪状描述和行为对法益的侵害 ,具体确定实行行为的着手。对间接正犯、不作为犯罪、原因上的自由行为等特殊案件的着手认定 ,也应当坚持上述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物权行为理论是德国民法理论的基础,在我国却长期处于被否定的地位。目前在探讨物权法的立法实践中,学们对我国物权立法是否采取物权行为理论仍存有较大的争议。本主要论证了物权行为理论的区分原则和无因性原则,认为物权行为独立于债权行为,二是不同的法律事实,债权行为的无效并不必然导致物权行为的无效。随着物权行为理论的深入研究,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必将会被我国学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论越权行为——兼评《合同法》第50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合同法》第50条规定了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的效力问题,但理论界长期对越权行为的理解存在争议,致使对该条文的适用造成困惑。目前国内学者大都认为越权行为包括超越经营范围的行为。然而此观点混淆了法人越权与法定代表人越权的概念。本文采用文义、目的、体系等解释方法对《合同法》第50条的真正含义作出了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6.
足球赛场上的裁判员不应该成为比赛的焦点和主角,但事与愿违的是裁判员及其作出的判罚永远是充满争议的.为了深入探究足球裁判员赛场上作出的争议判罚,运用社会学的"离轨"概念作为理论工具,系统、逻辑地将足球裁判员赛场上的争议判罚行为归纳罗列出来,并对这些行为的成因、性质、意义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理性地分析思考,为完善足球竞赛规则裁判法、引入改判机制、改进足球竞赛仲裁工作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幼儿社会行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社会行为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行为 ,研究视角通常有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以及问题行为 ,在儿童生活中都各有其表现形式和特点 ,笔者综述了儿童社会行为的表现及其区别 ,并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非社会性行为这一研究的新视角。对于教育者及家长正确认识、引导儿童的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蝾螈科(Salamandridae)动物演化出了卓越的,多种多样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皮肤毒腺存在来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侵害。这些反捕食行为机制分别列入表一,井用照片解释其行为,用于已创建的定义和术语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定义和术语与不同可反捕行为提密切相关的。该科中大多数蝾螈都有鲜艳的腹部色型,有皮肤分泌物毒素存在以警告捕食者。有的蝶螈,象篮尾蝾螈(Gynops cyanury)和中国瘰螈(Paramesotrition chincnsis)甚至向上翻转示腹颠色。  相似文献   

9.
浅谈共同危险行为的责任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危险行为作为越来越频繁发生的致害形式,对其本身及其责任加以界定实属必要.本文试从共同危险行为的判定入手,分析了其归责原则和责任承担,并就学界颇有争议的免责事由问题作了分析说明,得出共同危险行为的免责只需要行为人证明自己非加害人即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市场行为研究发现,当前在低市场集中度的产业市场中,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在市场竞争行为中多采取价格行为、广告行为与兼并行为为主;市场协调行为方面:卡特尔组织行为是我国体育用品产业中企业今后市场协调行为的发展的趋势,价格领导行为属于晴雨表式的价格领导制。建议后续研究应倾向于在当前我国体育市场行为下的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市场绩效如何与应采取产业政策规制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市场竞争行为与市场协调行为。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运用文献研究法等,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已见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锻炼目的、组织形式、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和频度、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及相关因素、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因素和坚持锻炼的因素、终身体育锻炼观、体育锻炼研究的方法学以及锻炼行为的干预等9个方面.还对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的局限性和继续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英文版体育比赛中亲社会与反社会行为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修订,删除并补充了部分条目。在此基础上以874名运动员(男=680,女=194)为测试对象,对中文修订版的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支持了原量表的结构,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也支持了改模型的稳定性。效标关联效度表明,反社会行为与自我定向有积极相关,而亲社会行为与任务定向有积极相关。认为23个条目的体育比赛中亲社会与反社会行为量表中文修订版具有良好信效度,是有效测量运动员体育道德行为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体育社会学、消费行为学、体育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江苏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现状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江苏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目的、内容及水平,其目的在于: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行为的现状,找寻其消费特征。  相似文献   

14.
生理学进展:体力活动不足生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处于静坐少动状态。静坐少动行为方式是当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第一独立危险因素,成为21世纪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运动科学学者深入研究了静坐少动行为对人体生理功能影响的机制,提出了体力活动不足生理学这一新的生理学分支。通过检索整理近年来与这一理论形成的相关文献和在2012年第59届美国运动医学年会的交流论文,从体力活动不足生理学理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静坐少动体力活动不足生理学理论的特有证据以及静坐少动行为方式的研究热点进行论述。这一理论提出改变静坐少动行为最有效的方式是在完成运动处方指南推荐量的基础上,鼓励人们多进行轻体力活动和不断打断久坐的时间。目前这一新理论正在不断的完善中,相关的研究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有效教学的理论尤其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对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选取辽宁和吉林两省共6所体育院系的篮球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他们所教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分析教学行为的状况和有效性,揭示篮球教师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优化教学行为,从而提高篮球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有规律的健身行为是一种良好的健康促进行为之一,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处于完美状态。运用量表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广西毛南族居民为研究对象,再次探讨在人类行为限制模型框架下探讨少数民族健身行为的发生、发展和与提高生命质量的关系。研究认为,位于健身不同阶段的居民拥有不同生命质量的得分,健身行为越有规律,健康水平越高,生命质量也越高;人类健身行为改变和相对较高生命质量的形成过程存在"第一阶段困境"和"第二阶段惰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苏北高校男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次抽样问卷调查,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该地区大学生在体育行为层面产生适应性变化的取向特征。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体育内容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均对情景类、游戏类体育项目展示出明显的行为倾向;在时间付出方面,大学生男生每周自主体育活动时间长、频率高。女生则逊于男生,但总体上情况仍可乐观;从其活动场所情况看,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空间选择存在差异,男生对活动场所的方面要求低于女生.但大多数男女生均对在规范的运动场地活动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取向;从参与方式上看,男生以个人活动和朋友活动频率为最,女生则以个人活动和学校组织活动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北高校男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次抽样问卷调查,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该地区大学生在体育行为层面产生适应性变化的取向特征。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体育内容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均对情景类、游戏类体育项目展示出明显的行为倾向;在时间付出方面,大学生男生每周自主体育活动时间长、频率高。女生则逊于男生,但总体上情况仍可乐观;从其活动场所情况看,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空间选择存在差异,男生对活动场所的方面要求低于女生,但大多数男女生均对在规范的运动场地活动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取向;从参与方式上看,男生以个人活动和朋友活动频率为最,女生则以个人活动和学校组织活动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在校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与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并且在男女性别和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与其体育锻炼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