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转型期,我国现代民主制度迅速发展,公众参与意识逐步增强,信息公开制度中的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呼声日益高涨.文章通过囚徒困境模型,分析政府与公众之间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利益博弈,认为健全民主法治,提高公众参与意识,转变政府角色,构建服务型政府,是破解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困境之道.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的再加工,是政府信息公开的自由使用和市场化,是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再利用.当前,我国法律对政府信息公开再利用没有明确规定,而一些政府部门却垄断信息,使之不能为公众和社会利用,使信息无法增值.要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实现政府信息再加工,建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公开、透明的政府,用法律制度、市场机制保证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及利用中的公平.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息公开对于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但是,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这就需要在政府信息公开所代表的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信息保护所代表的个人利益之问进行平衡。立基于此,论文探讨了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政府信息公开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之间的立法衔接和政府信息在公众公开查询中的防范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南京当地政府在行政公开的过程中对媒体有所选择的行为有悖于行政公开的原则,其实质是信息垄断,妨害了媒体及公众的知晓权,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正确的行政公开保障了公众与媒介的知晓权,公众通过对自己生活、工作利益紧密相关的政府信息的充分知晓和了解,进而参与政策的决策和制订,从而在政府与公众之间产生政治认同,达到社会稳定良性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信息公开指南,可以让公众了解如何进行信息公开申请,能够获取政府信息的机构、方式和途径,还有相关的监督方式。我国31个省级环保部门的信息公开指南却存在着种种问题。信息公开指南不属于政府信息,公众并不能申请公开信息指南。环保部门制作信息公开指南不是其进行信息公开的义务,而是一种行政事实行为。这样一种行政事实行为若使公众利益受到损害,通常被认为是公众所负有的容忍义务,公众没有针对此行为的直接救济途径。为了规范政府行为,监督行政,对此类行政事实行为给公众造成的损害,国家应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包括全社会信息的一半以上,它也是让公众知晓政府行为的非常直接的一个途径,更是公众监督政府行为的有效途径。从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定义及理论入手分析,阐明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对构建透明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其实质上就是公众在信息不完整或结果不确定的条件下,对政府这一"抽象系统"自身的能力、政策执行的效果、政府处理公共事件的方法及其效果等所持有的一种合理期待与信心。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一方面要使公众对于政府决策充满信任,"取信于民";另一方面,则要相信公众,积极引导公众群策群力,共同决策。同时,现代政府要将信任规范内化为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从而成为政府自身道德自律的准则。  相似文献   

8.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过程实质是公众与政府、公众与第三方、政府与第三方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利益博弈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阻力系统和以公众为主导的动力系统,二者的力量对比关系决定着政府信息公开的未来走向.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利益博弈各方的策略选择都为公共利益时,各方的收益均最好,政府信息公开也才能最终实现“正和博弈”.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政府的环境信息公开问责,有助于形成合作型博弈关系,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准确、全面。公众参与政府问责的过程,既是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过程,也是监督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约束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的过程,有助于提升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与公信力。此外,公众参与环境信息公开问责是环境权益中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满足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评估,是推进地方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不可或缺的一种动力机制,也是提升决策质量的重要前提。但是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目前还存存在着诸如决策事项不够公开、透明、公众对政府缺乏信任感以及法律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制约因素。要想突破制约公众参与的"瓶颈",则需要从建立与完善重大决策信息的公开机制、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和建构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机制方面寻求制度创新,这才是确保公众在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充分行使话语权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作为考察和研究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文本依据,据此可洞察一个地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情况。通过对历年年度报告的研究发现,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取得较显著的成绩,但在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不强、规范性不够和透明度不高,缺乏明确有效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等。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应当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实用性、便捷性;合理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并增强其透明度;建立健全有效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构建完善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实现公民环境知情权、促进环境保护公共参与的需要,现有专门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规定了这一制度.政府环境信患公开方式可以分为政府主动公开和依公众申请被动公开两种方式.以环境社会学视角所揭示的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理论考察,虽然完善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应该并重两种方式的有效结合,但在当下中国社会情势下,政府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方式还能起到兼负提高社会环境意识、重构公民参与环境公共事务能力的重任.我们应该在立法和法律实践中注重政府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方式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张建伟 《红领巾》2005,(2):29-32,36
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环境信息公开的架构为:基于环境信息请求权的被动公开和基于政府法定职责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公开.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已基本确立,中国应加快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的构建进程.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信息传播方式的重大变化也对公共图书馆提出了挑战。研究以厦门市图书馆为例,从信息公布平台建设、政府信息更新度和新媒体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分析了厦门市图书馆在新媒体时代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和主要存在的问题,旨在推动公共图书馆通过新媒体公开政府信息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由非典危机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信息公开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在发生突发危机事件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应主动、准确、及时地向公众公开其掌握的有关信息。这次非典危机暴露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观念、体制、立法上进行完善,必将推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政府信息公开是实现和发展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之一。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促进服务型政府的民主化进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有利于提升政府社会形象,巩固政府合法性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还存在一些立法问题,影响着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对此,提高《公开条例》的效力等级、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和内容、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加强监督,能使其更好地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师专学报》2015,(6):37-39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日显突出,对政府的政务公开工作带来机遇与挑战。广西正在政务公开工作上,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扬长避短,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提供民生服务,化解公众疑虑,汇聚和传递正能量,提高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的背景下,深圳市政府首次依普通公民的申请,向吴君亮团队公开了本级政府2008年部门预算,由此拉开了我国政府向公众公开财政预算的序幕。但是我国政府向公民公开预算刚刚起步,还面临着政府官员及公众信息公开意识薄弱、政府对信息的垄断以及政府预算过于笼统专业化等诸多瓶颈。因此,需采取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文化建设,细化预算编制、使公开预算内容“平民化”,在人大常委会下设预算委员会、强化人大预算监督以及推进财政电子政务发展等策略,以推进政府预算公开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多维度、多边界地接收到各式各样的信息。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政治的进步,公众参与的愿望增强,对政府事务真实信息了解有迫切的需求,这使得政府必须快速、准确、合理地进行信息公开。可是,由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配置不完善,公开信息的方式、内容等有一定的欠缺,而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政府有关行为失范的消息蔓延且被夸大,对政府公信力有严重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日渐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工》2009,(8):46-46
据《新京报》报道,日前,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举行“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圆桌会议。在发布的有关报告中,该机构对各省级政府和相关部委发布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2008年度)公布情况进行打分排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