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概率知识以及分类讨论的方法,建立了轮流射击比赛中先射击者赢得比赛以及后射击者赢得比赛的概率模型.得到了在多种情况之下先射击者赢得比赛的概率较大,对于本身而言先射击者提高了赢得比赛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多元化的射击测评模式给学员射击成绩的评定带来了新课题,我们在警体射击成绩评定中引入元评价中的效度和信度分析。从度量误差的角度,分别将可靠性和有效性两个概念引入射击成绩测评中,为射击成绩的评定尽可能提供实用的“元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表象训练法在射击教学中的应用及训练效果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射击教学中应用"表象训练法"帮助射手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射击技术,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以利于射击技术和心理素质的同步提高。采用数理统计和实验对比的方法,论证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射击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射击运动的快速发展,射击比赛往往并非完全的技术较量,心理的稳定性与运动员比赛成绩也是密切相关的。根据射击运动员赛前心理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心理调控方法与措施,以期为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成绩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改良格里斯熏显法测定64式手枪射击残留物中亚硝酸根的分布推断射击距离。方法对格氏试剂显现射击样本中亚硝酸化合物的显色装置、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显色相纸、色斑处理等条件进行优化,分析了系列距离(0、2、5、10、15、20、25、30、35、40、45、50、60、80、100、120、140、170、200、300、500、1000 cm)PU射击样本,建立色斑分布随距离变化图片库。结果 0、2、5 cm样品以色块为主,0 cm样本有与撕裂纹相应的橙色线条,色块随距离增大呈增大趋势;从2 cm开始,斑点分布范围随距离增大而明显增大,斑点由多而密向少而疏的趋势发展;100 cm内不同距离射击样本显色结果差别明显;100~200 cm射击样本显色斑点差异减少;200 cm外射击样本难以发现斑点。结论本法显现的色斑不扩散,清晰度高,稳定性好,相同射击距离色斑分布形态基本一致。比较检材及同质射击样本色斑分布的异同可推断射击距离。  相似文献   

6.
以武警广州指挥学院2015年度毕业学员为实验对象,95-1式5.8mm自动步枪(简称95-1式步枪)应用射击教学训练为媒介,开展轻武器射击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在研究中主要采用分组比较实验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射击教学训练中,根据心理学原理,结合射手的心理素质状况,采取有效心理训练方法,对提高射手的射击成绩有着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军队院校轻武器射击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引入情境模拟教学法,对于学员快速掌握并在实战背景下熟练运用射击技能意义重大。结合情境模拟教学应用于轻武器射击综合训练的优势,从教学目标、条件建设、教学准备、实施方案和应把握的问题等方面,对如何以轻武器射击实验室为依托,实施情境模拟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射击运动员的成就动机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测量法调查了全国11个队的1064名射击运动员的成就动机水平。主要的结果表明,男射击运动员比女射击运动员更注重任务学习;与初级射击运动员相比,高级射击运动员更注重任务的学习,而比较少地关注成绩;年龄大的运动员更注重对任务的学习,表现在态度、行为等各个方面;不同枪种的射击运动员在学习定向维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射击心理训练是射击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军校学员射击教学与训练中的兴奋心理、紧张心理、恐惧心理、畏难心理等心理现象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念动训练法、集中注意训练法、放松训练法、自我暗示法、模拟训练法等5种心理训练方法在军校轻武器射击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1技术准备任何射击动作都由据枪、瞄准和击发这三大技术组成,这是射击运动的基本功。而射击比赛因内容有所不同对技术的准备也各有要求。全国公安系统射击比赛是我国人民警察射击水平的最高角逐,它引用了国际警察射击界普遍采用的PPC(POLICE PISTOL COMBAT)比赛项目,由50 m立姿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速摄像机对4名优秀男子手枪速射运动员4s组射击进行现场动作拍摄,同时采用秒表记录各动作时相时间,通过对动作录像和秒表采集时间的分析,来揭示4s射击的时间节奏特点.将4s组射击的动作阶段划分为五个时相:举枪至第1靶击发、第1靶至第2靶、第2靶至第3靶、第3靶至第4靶、第4靶至第5靶.研究发现:4s组每发子弹击发所用帧数为5~6帧(频率为63帧/s),发与发之间间隔帧数间隔帧数在26~38帧,大多数在28~34帧之间;举枪到第1发枪响,时间都在1.4~1.7 s之间,发与发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4~0.6 s范围内.对于男子手枪速射项目的节奏研究,高速摄像是一种精确、可靠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2.
继95式5.8mm无托步枪之后,我国又研制成功了一型同为5.8 mm口径的有托步枪,它就是国产新型QBZ03式5.8 mm自动步枪。该型枪于2003年12月设计定型,大大地改善了以往我国轻武器设计研制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了步兵战斗能力。对该枪在射击训练中的武器性能、射击性能及安全性能进行比较研究,为提高射击训练效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足球射门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从少年培养开始,经过多年系统训练才能达到,客观讲限制我国足球运动水平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射门意识不强。射门意识是射门能力的主要环节,意识培养的过程,是意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使运动员懂得射门的意义和射门的正确概念,在实际训练中得到认识,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一反复过程,使每个运动员在意识和技术上达到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男篮在第27届奥运会上与世界水准差距的同异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第27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世界水准在14个技术项目的同异反分析,把中国男篮与世界水准的差距分为5种类型,其中中国队在2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封盖三项技术上已达到世界水准;投篮命中率、3分球命中率与世界水准差距较小;平均每场总得分、失误与世界水准有一定差距;促使对方失误得分、快攻得分、助攻、篮板球与世界水准有较大差距;二次进攻得分、断球、限制区内得分与世界水准差距最大;据此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射击项目自九运会周期进行赛事改革对我国竞技射击运动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全运会周期射击训练和比赛成绩等方面都将发生明显变化,对我国射击项目悉尼和雅典两届奥运会整体竞技能力的持续提高具有直接促进作用.本研究主要探索竞赛制度改革所引起的训练学因素的变化,重点研究训练内容的安排、年度周期择定和每一个周期阶段划分以及教练员、运动员素质结构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室内五人制足球世界杯前四名球队射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08年世界杯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前四名球队射门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前四名球队罚球区内的射门次数虽少,但成功率很高;直接射和间接射运用数字相差不大,间接射主要带射;罚球区外射门主要部位是脚背正面和脚内侧,罚球区内射门部位主要是脚内侧;形成射门的协助与方式主要以传切配合为主,定位球主要以角球为主,同时前四名球队更加注重运用区域防守战术,各队员之间配合相对比较默契。  相似文献   

17.
足球比赛进球规律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录像观察,研究近几届世界杯和欧洲杯决赛阶段的全部比赛场次进球的时段特点、进球方式和施射区域的特征,以及比赛节奏的变化对进球的影响,以期寻出足球比赛进球得分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8.
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投篮基础技术之一,也是比赛中最常用的投篮技术动作。对近几十年来与单手投篮技术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从其技术特征和身体动作轨迹、空间位置等特征以及训练方法、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综合分析单手肩上投篮的影响因素,加强对单手投篮技术原理的进一步认识,以便今后更好地指导日常训练与教学。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对投篮技术的研究多为纯理论分析,而国外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2、在投篮技术的研究中,对跳投动作研究较多,而对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研究则较少;3、对人体上肢各关节的屈伸、旋转研究较多,而对人体躯干和下肢各关节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缺乏整体性。4、多数关于投篮心理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自信心、注意和意志四个方面,其他心理方面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并最后指出对人体躯干和下肢各关节的研究,以及投篮动作各身体环节的协调结构和心理特征方面,是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上旋弧线球”的射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足坛上,上旋弧线球射门成为一项专门技术,这项技术很容易学习和掌握,它不受足球场地影响,来球的速度、方向、运动的轨迹,很容易引起守门员的错误判断。因此,上旋弧线球是一项很主要的射门技巧。  相似文献   

20.
对青少年篮球队员投篮稳定性的影响主要有心理因素和技术因素,对前者可采取程序训练法和情绪调控训练来加以改善;对后者则需要抓好投篮技术动作、提高投篮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提高技战术组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