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CNKI期刊数据库收录的2000年以来国内馆藏评价领域研究论文为样本,对发文年度、来源期刊及其所属学科、作者及其所属单位分布以及科研合作与基金资助状况进行计量分析;同时结合相关论文主题分析,考察国内馆藏评价研究热点与前沿领域,揭示其研究特点与现存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对策,以期为国内该领域科研规划与研究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Web上的学术交流状况及其评价模式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研究。内容包括:网络期刊及电子期刊的评价,网上论文的引用分析,国内及国际大学、研究机构之间链接情况分析等。这对于分析研究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轨迹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对于评价网络期刊、网上论文,以及大学的学术水平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中文核心期刊研究的现状及其走向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前 ,中文核心期刊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研究方法稳定 ,定量与定性结合 ,评价数据不断丰富 ,普遍利用计算机筛选 ,核心期刊和来源期刊目录增多等。该项研究在促进期刊提高质量、优化馆藏、提高期刊和论文评价效率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注重基础理论、评价方法、专家评价法和合作研究 ,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表 2。参考文献 10  相似文献   

4.
中文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演进·问题·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雪立 《编辑学报》2014,26(1):92-95
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期刊评价和科学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2—2011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共修订5次出版6版,评价指标不断丰富和完善,由重数量评价转向重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评价;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论文被引频次重复计算、对期刊自引处理不当、绝对量指标过多而相对量指标过少、对论文下载量指标重视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科学评价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盖红波 《情报学报》2006,25(6):749-754
论文提出了国内现行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国际权威的期刊评价体系在评价中国学术期刊方面的某些不适性。进而提出,国内一些机构在定性评价学术期刊方面所做的工作具有比较好的借鉴意义,循着这条思路,论证了中国学术期刊可以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方法,优势互补,避免偏颇。为此,论文最后就构建中国学术期刊新评价体系进行了详细论证,提出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包含定性评比指标、质量考核指标、同行评议指标等多个权重的综合性中文期刊科学评价新体系,并描述了具体的实现途径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几大评价体系推出的核心期刊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具有明确的、客观的和可量化的作用。但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核心期刊只能作为评价科研成果学术水平的参考工具。合理利用核心期刊评价科研成果时必须通过运用综合评价、建立面向科研评价的学术期刊分级体系、注重同行评议、注意核心期刊表的动态性和适用性、推行论文成果代表作制、合理确定教学效果和论文的权重、建立科研绩效考核的监督和举报机制等措施加以改进,最终使科研成果的评价更趋合理、公正。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科技论文外流现象严重.论文外流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科研院所学术评价机制偏向于被SCI、EI等检索的国际期刊论文.我国已意识到国内期刊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倡导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了引导我国科技工作者将优秀论文发表在国内高质量期刊上,实现我国建设世界一流期刊强国的计划,本文提出了引导策略,包括结合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PCSI)建立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编委团队和青年专家带头在国内高质量期刊发表论文,拓展国内期刊运营模式,建立期刊论文奖励机制,以及编辑挖掘国内优秀论文等.  相似文献   

8.
作为衡量新型影响力的计量方法,Altmetrics的出现引起了科技评价领域的广泛讨论。研究影响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的特征因素及其演变情况,可为合理使用Altmetrics指标提供借鉴,为发展和完善Altmetrics计量方法提供参考。因此,本文选取Altmetric Top 100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对比分析2013-2018年6年的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的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领域分布以及多源指标贡献度的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的网络关注度大体上逐年上升,并主要发表在Nature、Science、PNAS等10种高影响力期刊上,分布于医学健康科学、生物科学等8个研究领域。在多项Altmetrics指标中,News、Blogs以及Twitter表现出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问题进行了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探讨,分析了现在通行的国际评价机构及数据库的选刊原则以及国内科技核心期刊遴选体系的评价标准,并对其影响力进行分析,最后建议增加国际编委,实行国际编委审稿、组稿制度;试办多语种期刊,刊发国际论文,提高海外论文比;关注科学前沿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和特色栏目建设;对稿件进行深加工提高论文显示度等。  相似文献   

10.
近5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之影响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郦金花  苏新宁 《情报学报》2004,23(5):515-523
本文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1998— 2 0 0 2年 5年间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的统计分析 ,从发文和被引两个方面对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机构、论著和作者等进行全面的文献计量分析 ,意义不仅在于客观评价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之影响 ,而且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发展状况、趋势的把握 ,人才建设和引进等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