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借助中医理论、循环理论和运动生理学理论,探讨了足部按摩的特殊功效,结合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过程中运动员产生疲劳的机理,阐明了利用足部按摩手段促进运动员疲劳恢复的方法,进而为丰富运动员疲劳恢复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适应能力,创造更有益的成绩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索篮球训练相关研究成果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成果聚类。主要运用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对1990~2016年发表在国外核心期刊985篇篮球训练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篮球运动研究成果从整体上呈现出发文量逐渐激增的特征并以体能为主要内容出现了发文突增现象。2)欧洲和美洲成为篮球运动研究数量的高产国家,形成了以英国和塞尔维亚为代表的成果网络节点。3)大学是篮球训练科研成果的高产机构,科研内容形成以体育学科成果为主导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学科群。4)篮球训练的研究成果热点紧紧围绕运动表现、训练和篮球运动员展开,涉及力量训练、足球借鉴、预防、女子和儿童篮球、比赛和疲劳等各个方面。5)篮球训练的研究成果涉及篮球运动的评价方法、运动损伤与防护、运动员比赛表现特征、篮球运动员能量代谢特征和恢复方法四大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运动员出现疲劳的因素,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和怎样判断疲劳进行了综述性的分析,并提出了恢复运动性疲劳的措施.目的旨在帮助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提高对恢复过程在训练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北狮规定套路运动训练中主观感觉疲劳程度与心率变化特征,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体育大学4名优秀男子舞狮运动员参与测试,分三次演练整套北狮规定套路,间隔时间为两天,取平均值。结果:北狮规定套路演练过程中,狮头运动员心率和主观感觉疲劳程度均高于狮尾运动员;运动后恢复期,狮尾运动员心率恢复速度快于狮头;运动员在演练过程中主观感觉疲劳程度与心率变化是一致的。结论:狮头运动员的运动强度高于狮尾运动员,狮尾运动员心血管机能强于狮头运动员,可以通过主观疲劳程度预测运动员心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问法对篮球运动员产生疲劳的原因及产生疲劳后的运动征象进行了研究。从教育学、心理学和医学生理学角度对篮球运动员生产疲劳后采用的恢复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体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产生原因与恢复手段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从体操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入手,阐述了体操训练竞赛中心理疲劳对体操运动员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体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是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后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两大主要因素,并对其恢复的手段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篮球运动员的专项速度与基本速度素质的关系进行定量的分析。提出在训练过程结合演绎推理的方法运用系数表对运动员的专项速度与基本速度素质发展的平衡程度进行检验,可了解运动员的现状,找出技术与基本速度素质在训练中的差距,从而明确训练的方向并采用有效措施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浅析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的大运动量,不仅增加了身体负荷,而且加深了机体的疲劳。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长跑训练后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两大主要因素,并对其恢复的手段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认识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和影响篮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的主要因素等进行分析,推出了篮球运动员在比赛项目中赛前、赛中和赛后几个方面心理调控调节训练的方法.旨在为篮球教员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战术水平、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创造优异成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篮球意识的形成是与运动训练中诸多因素相关连的.它需要篮球运动员在各种细微的训练环节中不间断地渗透熏陶,由少到多的逐步积累和形成.因此,我们的运动训练也需要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过程.通过历时两年之久的语言跟踪指示法,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指导运动员临场篮球意识的提高,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使受训者在篮球技术运用意识方面和篮球战术配合意识方面提高幅度较快.通过:传球、投篮、由攻转守、快攻跟进,空切到底五个方面进行了测试、统计、语言指令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介绍普通高校田径代表队训练中所采用的恢复手段和方法,并对运动员在疲劳时期的运动成绩、平时的训练成绩、恢复后的运动成绩,及最好成绩作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恢复训练后的运动成绩比疲劳时期的成绩好,达到甚至超过以往最好水平。说明恢复训练能有效克服疲劳,加速恢复过程.有利于运动水平及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现代篮球运动与所有现代竞技运动一样,运动成绩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即训练负荷的强度和运动员机体恢复过程的速度。也就是说恢复得越快越好才能加大训练的运动量、强度和密度,训练负荷越大,比赛的承受力越强则越容易提高运动成绩。因而,研究和掌握加速恢复运动员机体能力的手段和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篮球运动员的球感在篮球运动员的成长与训练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影响篮球运动员球感发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篮球运动员的球感训练及选材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CBA主客场赛季制最大的特点是准备期短,竞赛期长,如何在5个月的长竞赛期中维持和调控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CBA主客场赛季制竞赛期的训练任务、训练内容与方法手段、训练负荷、竞技状态以及恢复训练的安排等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指导CBA球队赛季中的训练,从而提高我国篮球训练工作质量和运动水平,并进一步完善我国篮球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16.
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内容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本文针对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篮球运动员速度与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及基本技术的影响,探索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模式,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从高校中随机抽取40名男子篮球运动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的篮球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对照组的篮球运动员进行传统力量训练,在都进行12周的力量训练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素质及基本技术.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结果统计分析.结果(1)实验组中实验后的篮球运动员的全场快速运球上篮与投篮均高于实验前(P<0.05),在对照组中篮球运动员各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的篮球运动员的全场快速运球上篮与投篮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助跑摸高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力量训练能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全场快速运球上篮与投篮等基本技术,而对助跑摸高身体素质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提高长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提高运动员训练质量,把握训练规律,增强训练科学性和规律性,就长跑运动员训练而出现的疲劳特点及相对疲劳的体能恢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职业篮球赛季制力量分期训练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职业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力量水平不足的问题,文章从力量训练的一般理论研究入手,结合竞技篮球运动的特点及对体能的特殊要求,揭示了竞技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基本属性、功能和表现特征以及职业篮球运动力量训练系统的组织构成。在此基础上,运用人体适应的基本规律、运动训练学基本原理对职业篮球赛季制力量分期训练的理论和过程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20.
试论对篮球运动员情绪稳定的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心理训练的作用愈加显示出其重要性,文章从控制运动员情绪稳定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篮球运动员情绪的因素,探讨了加强篮球运动员情绪稳定训练的几种方法,为培养出具备良好心理品质的运动员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