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卫视全新推出的全现场新闻特色专栏———《新闻现场》在2000年的第一天鸣锣登场了。让电视记者回归现场,真正成为报道主体的“现场报道”,重又鲜活而又激昂地闪耀在电视荧屏。然而,《新闻现场》所回归的,远远不止“现场”二字,尽管“现场报道”定义的表述林林总总、莫衷一是。但我却要说,其实它并不怎么复杂,只要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这就算是传统意义上的现场报道了。它遥远,是因为记者的矜持。我们几乎只能在前些年海湾战争报道和这…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新一轮的广播电视新闻改革与创新的热潮涌动,中央电视台的早新闻栏目《东方时空》全新扩版,充分发挥电视早新闻的信息传播功能;上海电视台将新闻节目全新整合,扩展了晚间报道的空间;各地都市电台也在力争全天性强势传播。栏目创新,机制创新,加强现场报道与深度报道,争抢独家新闻与热点新闻,实行精品战略,加强有效传播等等,一时间成了广播电视界的热门话题。为此,我们组织了这一专栏,以集思广益。  相似文献   

3.
辛华 《当代传播》2000,(2):54-56
现场报道,是近几年电视新闻栏目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报道形式。“所谓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直接进入画面(即电视现场),对发展中的新闻事件作直接描述、评论,和对有关新闻人物进行访问的报道形式。电视现场报道的方式大致有...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背景材料的妙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强调利用新闻现场音响、画面的同时,背景材料运用得当,能使现场报道具有深度效应。 电视新闻的背景材料是指在相对于新闻现场而言已经发生或者已经过去的无法“抢”到或“抓”到的镜头。 纵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的《长江走向新世纪》、湖北电视台播出的《洪湖及时处理一起假棉种坑农事件》、《假种子坑农,农民打官司胜诉》、《“打工妹”成为技师之后……》等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其之所以产生深度效应,引起社会关注,赢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除了其他方面的综合因素外,笔者认为,主要还在于背景材料的处理与妙用。 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背景材料的妙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度报道的关键。 深度报道的“深度”是一种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多侧面的蕴含着事与理的思辨“深度”。因此,一篇报道是否属于深度报道,是否具有深度效应,关键  相似文献   

5.
现场报道,是近几年电视新闻栏目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报道形式.所谓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直接进入画面(即电视现场),对发展中的新闻事件作直接描述、评论,和对有关新闻人物进行访问的报道形式.电视现场报道的方式大致有现场直播、现场播报(报道、采访、评述均在现场完成)、电视访问等.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12,(7):77
《调查》栏目是山东卫视名牌栏目《围观》2012年全新改版后推出的一档新闻专题评论类节目。它除了具有专题节目的深度之外,更以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焦点事件为主要内容,以夹叙夹议为主要报道形式,关注社会焦点热点,反映民生民意。《调查》的特质是时效快,有故事、有深度、有监督、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有新闻的地方‘我’在场。”这是记者的心中所想。也是从事十年电视新闻报道的笔者一直追求的理想。对于这个“我”在场,笔者个人认为它应当是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美国电视界认为,新闻记者就应当站在观众的身边,当重大事件发生时,新闻记者就应该站在新闻现场,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当然,由于我国的电视新闻起步较晚,报道形式也受题材和内容的限制,现场报道采用的频率和具备的水平还很有限。但近几年,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央视《焦点访谈》,《直播中国》,《新闻调查》等栏目的相继出现和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8.
社会新闻中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治现场》中充当了“急先锋”角色、占三分之一时间段的子栏目——“现场报道”,在提升整个栏目的影响力和收视率中起着斐然可观的作用。随着媒体的纷纷重组,各频道和栏目间新闻资源的争夺,新闻内容的同质化已不可避免,法治现场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遭遇战。那么,在这场遭遇战中,《法治现场》中的“现场报道”作为  相似文献   

9.
现场报道,是近几年电视新闻栏目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报道形式。所谓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直接进入画面(即电视现场),对发展中的新闻事件作直接描述、评论,和对有关新闻人物进行访问的报道形式。电视现场报道的方式大致有现场直播、现场播报(报道、采访、评述均在现场完成)、电视访问等。 现场报道的最大特点是从采访开始到结束,采访者(记者)和被采访者的一切活动,均在新闻现场一次完成,用“长镜头”拍摄,声画优势得到最充分发挥,具有无可比拟的感染力。这一报道形式表现出来的传播优势是:  相似文献   

10.
钱葳 《视听纵横》2003,(3):88-89
2000年浙江电台在现场报道上作了大胆尝试,浙广早新闻推出“一线报道”栏目,该栏目主要是以记现场口述报道为主,要求记“开口”,从现场直接发回报道,通过两件多的实践,现在采访部记已经做到人人能“开口”,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谈新闻现场     
《视听纵横》杂志2001年第6期刊登了金华电视台倪琦君同志《走出现场报道的误区》一,阅后颇有同感。确实,现场报道不仅仅是一种新闻报道的形式,更有其在新闻内容上的限制,不能只是记在现场简单地、随意地说一通。顺着这个话题,本人想再深入谈谈现场报道中的一个最主要的元素“新闻现场”。这里所说的新闻现场主要是指组成现场报道的有新闻记出现的新闻现场镜头。  相似文献   

12.
黄宁 《记者摇篮》2006,(6):60-60
目前,广播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在日常采访报道中使用较为频繁的一种体裁,也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这是因为现场报道能够充分发挥出广播传递快捷、信息量大的优势。但是,要想使听众在“此时此刻”听到“绘声绘色”的现场报道,闻其声,如临其境,这就对广播记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本文作者从在《新闻招手停》和《整点播报》两个现场报道类栏目的工作实践,论述广播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13.
报纸与电视的新闻联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9年初开始,羊城晚报新闻采编中心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社会经纬》等栏目推出新闻联动,这是国内不同媒体间的跨时间跨地域新闻联动的一次尝试。2000年后羊城晚报要闻部又与湖南卫视新闻中心《今日谈》《今日报道》等栏目进行新闻联动。那么丰城晚报作为一个有全国影响的面向全国发行的纸质媒体是如何与异地的电视媒体进行新闻联动的?它为什么要与电视媒体进行新闻联动?这种新闻联动对于未来媒体的发展又具有哪些意义?新闻怎样联动以羊城晚报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和湖南卫视《今日谈》栏目的新闻联动为例…  相似文献   

14.
马杰 《采.写.编》2023,(12):40-42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事件的传播和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如何为观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新闻播报,是当前民生新闻栏目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民生新闻现场报道水平提升方式进行分析,简单阐述民生新闻报道的特点及要求,探究当前民生新闻中常见的问题,并结合《百姓热线》和《百姓问政》等节目,提出加强新闻内容处理专业度、做好新闻报道准备工作、提升记者报道能力、强化记者观察力和主动性等提升措施,意在不断提升民生新闻的报道质量,同时充分结合民生新闻的优势,加强新闻舆论监督能力,促进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98年4月1日,江西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和次黄金时段,同时推出一批经过全面改版的新栏目,它们是新闻部的《早间新闻》《今晚报道》《正午时刻》《英语报道》,经济部的《经济星云》《今日证券》等。一个多月后,我们就江西电视台以推行黄金时段优质优播和栏目制片人为龙头,对全台8个部门自办的22个栏目进行的全面改版作了广泛深入的采访,在搜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一些带有思辩性的启示。一、实行栏目制片人制是现代电视发展的必然,也是江西电视台98年改版的重点,它对节目质量的提高触动大,效果显面对市场…  相似文献   

16.
从《荆州报道》的实践看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年10月18日 ,荆州电视台一群年轻人站在改革的前沿 ,大胆创新 ,推出了一档关注市民生活的社会新闻类栏目———《荆州报道》。《荆州报道》的总体定位是 :“追踪新闻热点 ,关心万家忧乐 ,透视大千世界 ,颂扬人间真情。”整个栏目重点突出了新闻舆论的地位和作用。栏目自开播以来 ,在观众中引起了较大反响 ,特别是精心策划推出的一组系列节目《甩卖乘客 ,司机缺德》、《抢客上车 ,乘客尴尬》、《唱歌耍赖 ,乘客无奈》 ,对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使长期困扰207国道沙市渡口等反映较强烈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受到…  相似文献   

17.
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置身现场,手执话筒,出现在摄像机的镜头前,面对观众叙述新闻事件的情况,采访当事人或现场有关人员,向观众作报道的一种颇具电视特色的报道形式。它包括记的现场叙述报道加上镜前采访。这种报道形式活泼,可看性强,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欢,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的不少节目。浙江电视台更是开出了以此报道形式为主的新闻栏目《新闻现场》,可见这种报道形式的魅力。但是也应看到,我国目前的一些电视新闻为现场而现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们荆门电视台在坚持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先后推出专题节目《特别关注》、《视点》,并在《荆门新闻联播》节目中设立曝光性栏目,相继报道了一批有影响的反面典型。这些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受到市领导和广大电视观众的好评。在有些新闻单位时常受到新闻官司困绕的情况下,荆门电视台却没有发生一起。总结我们的实践,结论是:既要有激情,更要有理智,这是搞好舆论监督报道的关键。开展舆论监督必须要有激情,敢于抑恶扬善,抨击时弊,没有一股勇气,是不可能搞好报道的。但光靠激…  相似文献   

19.
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琳 《声屏世界》2004,(5):11-13
在电视深度报道的节目形态中,调查性报道可以说是倍受电视新闻工作者推崇的一种节目形态。作为中国电视业龙头老大的中央电视台在陆续推出力作《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之后,又在1996年的5月17日推出了一档以“调查”命名的重头栏目,也是中国目前新闻专题性节目中时段最长的栏目——《新闻调查》,这个栏目越来越“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那么什么是调查性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报道内容及形式究竟有何独特之处?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和业界都对此存在着争论。  相似文献   

20.
《新闻前哨》2011,(9):5-5
7月14日,腾讯新闻携手《京华时报》VNEWS新视觉采编团队推出新闻纪实视频全新栏目——《记录》,涉足新闻原创视频报道,并提出“视觉化”纪实视频报道的全新理念。目前,影像报道已成为很多读者阅读新闻的第一选择。相比电视纪录片,此次腾讯新闻与《京华时报》推出的深度纪实视频有3个特色: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加精练、更关注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