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先进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几十年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领导核心,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中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做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2.
欧美职业体育中的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美职业体育比较发达,通过分析、比较欧关职业体育中的法律制度发现,虽然欧关所代表的法律体系不同,但在职业体育的规范管理中体现出较多的相似性,说明这些法律的制定,符合职业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保证了职业体育的快速发展。对于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珞遥的《平凡的世界》写了近百个人物,按照他们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生命体验和历史承传的不同,可将他们划分为三个形象群体:以孙少安为代表的农民群体;以孙少平为代表的知识青年群体;以田福军为代表的政治群体。本文试从个性与共性两方面分析这三个不同的形象群体。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的表述,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过去的论述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时候,通常也表述了党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这两层含义;但是,明确地指出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将它与其它两个“代表”连在一起并列提出,则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三个代表”的高度,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特点、任务出发,阐述了高等教育坚持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重要性,提出高等教育坚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的观点,论证了高等教育坚持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法制改革是晚清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中国法制与西方法制如何衔接、并轨,晚清曾出现了张之洞、沈家本两种不同的变法模式。从宏观看,沈家本模式代表了中国法律发展演进的主流方向,而以张之洞为首的礼教派人士的主张亦不容忽视。正视并充分估量法制变革的难点与阻力,以渐进方式逐步推进法制变革,实为清末法制变革的上上策。  相似文献   

7.
在《仲夏夜之梦》这部喜剧中,绿色世界成为一个中心,它汇集了以仙王仙后精灵所代表的仙界,公爵所代表的雅典最高权威者,四个青年所代表的新一代的青年贵族和昆斯波顿所代表的社会底层手艺人。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身份,们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莎士比亚并不只是简单地将绿色世界描绘成现实世界的对立物,而是饱含着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同时还表达了对艺术自由的诉求。  相似文献   

8.
林语堂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其拥有迥异于同时代作家的信仰历程,《信仰之旅》是对其不同时期信仰选择的最好诠释.以宗教为切入点,透过《信仰之旅》来探析林语堂的内心世界,比较儒教与基督教的异同,尤其是两者在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教义精神和博爱思想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  相似文献   

9.
考溯《史记》八书,比较八书与《汉书》十志的序列,可见《史记》八书源于《尚书·八政》,《汉书》十志源于《史记》八书。八书、十志代表着不同时代的经济水平和思想认识。八书侧重当代承弊通变,忧国忧民,有肇起之功;十志侧重技术,丰富详赡,具发展之能,二者均为一代文化之大成。  相似文献   

10.
现实关怀与超越追求的统一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表现于先秦 ,就是以孔子仁学为代表的经典形态与以孟荀为代表的裂变形态 ;表现于宋明 ,则正成为从二程到朱陆再到心学与气学由对本体之不同落实方向而形成的分歧形态。 2 0世纪以来 ,由于中西文化的交会 ,儒家现实关怀与超越追求的统一又演变为对中西文化的不同承取与不同的诠释侧重 ,演变为海峡两岸不同的研究进路。这种对中西文化的不同承取与不同研究进路的激荡 ,既是传统文化现实关怀与超越追求相统一的表现 ,又是新世纪中国文化重建的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11.
英语和汉语中存在许多我们熟知的同源典故性词语,虽然它们的来源不尽相同,但它们所隐含的意思完全或基本相同,从而使两种语言中的典故性词语形成相互对应的关系。从它们的对应关系中,可以看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列子》的疑问表达手段有3种:疑问代词、疑问副词、疑问语气词。《列子》中用疑问语气词表疑问的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列子》除用句末语气词外,还可使用句中语气词表达疑问语气。  相似文献   

13.
词的多义与兼类现象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汉语教学需要年口语用实际出发,把现代汉语词的多义现象年口兼类情况联系起来去认识是很有意义的。多义词年口兼类词既有区别也有联系:①二者所属学科不同,多义词属词汇学范畴,兼类词属语法学范畴;②多义并不一定兼类;⑧兼类一定多义,单义绝不兼类。  相似文献   

14.
按照相同词、对应词、相似词和不同词4个标准对我国境内毕苏语的466个本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其结果初步预测我国境内毕苏语方言的差异情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比较的各毕苏方言词汇中,只有少部分词(29%)属于"不同词",另有30%以上的词属于"相同词",其余词为"对应词"和"相似词"。这表明我国境内大部分毕苏词汇具有相通性,还暗示毕苏语内部具有较强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亲属称谓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使用频率高、稳定性强的特点。通过比较梅县和惠东两地客家话的亲属称谓发现,两地客家话亲属称谓大部分相同,但也存在不少差异。其中,惠东客家话的亲属称谓较为复杂,呈现出既有继承性、演变性,又部分吸收了其他语言成分等特点。文章由此进一步对引起差异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汉语字母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日益频繁,这一现象引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以及大众群体的重视。如何看待汉语字母词现象,词典应不应该收录字母词,这些问题近来争议不断。文章探讨了汉语字母词的相关问题,首先从字母词的分类出发,其次分析了字母词存在价值以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正确对待汉语字母词。在承认的前提下规范使用,有选择地录入词典。  相似文献   

17.
习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积淀,因而其形成的文化背景十分丰富,在语义、结构和单词方面也各具特点。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认知对英语习语的翻译均产生影响,可以结合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理论,探索英语习语翻译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杜甫的诗集中有不少的异文,其中有些异文词义之间差别不大,不影响读者对诗作的欣赏理解。有些异文词义之间差别较大,但是因为异文所在的语境的约束力不太显著,所以读者不好取舍;还有的异文是因形近或音近而讹,这时读者可以根据语境等因素和常识,可以选定本字,排除异文。杜诗还存在因笔画脱落,或字形相近而造成的讹字现象。笔者根据理校法,排除了杜诗一处异文"老夫贪(异文:赏,费)佛日",指正"领郡辄无色""何阶子方便"二句中的讹字。  相似文献   

19.
东汉王符《潜夫论》并列复词逆序词现象大量存在,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潜夫论》书中成对的并列复词逆序词;二是《汉语大词典》失收《潜夫论》并列复词逆序词;三是《汉语大词典》并列复词逆序词中相应词条的书证晚于《潜夫论》。  相似文献   

20.
公元759年,杜甫旅居秦州,结识了隐者阮防,两人友好往还、诗薤互赠。杜甫秦州诗中有两首直接写到了阮防,而阮防的部分生平信息也因此得以留存。从杜甫的诗可知阮呀基本的形象轮廓:性情宁静、气质高古、诗风清隽且创作刻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