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淡竹叶提取物抑菌防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淡竹叶提取物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提取物对所试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霉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对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都是12.5%;耐热性好;抑菌pH范围在pH4—9之间:具有良好的防腐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
吴茱萸提取物体外抗菌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吴茱萸提取物是否具有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吴茱萸提取物对13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判定抑菌效果.结果:吴茱萸提取物对10种临床常见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三种真菌无明显作用.结论:吴茱萸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等临床常见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涿鹿蒿不同方法提取液抗菌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涿鹿蒿水煎剂和醇提物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水煎剂和醇提物对13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涿鹿蒿提取物对10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而对3种真菌的抑菌效果较差。结论:涿鹿蒿提取物在体外对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白茅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以水、50%乙醇、乙酸乙酯和丙酮为溶剂对白茅根进行提取,将获得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使用药敏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其提取物对产气肠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丝酵母及枯草芽孢杆菌5种细菌的抑菌效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于假丝酵母,水煮提取物对于大肠杆菌,丙酮提取物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水煮提取物枯草芽孢杆菌及其50%乙醇提取物对于产气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0、13.0、13.5、13.5和15.0mm.白茅根的各种提取物对供试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白茅根水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MIC值为0.125 g/mL;其水煮、50%乙醇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及假丝酵母的MIC值均为0.500 g/mL;而其丙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0.250 g/mL.其5种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理地区单刺仙人掌乙醇提取物和超声波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其抑菌机制。方法:以乙醇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提取仙人掌原液,用K-B法分别测仙人掌提取物对标准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标准株的抑菌效果,以常量稀释法检测其最低抑菌浓度,并以抑菌曲线初步探讨其抑菌机制。结果:两种方法提取的仙人掌原液对实验菌株均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小于超声波提取物。抑菌曲线表明,乙醇提取物原液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9 h内均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大理地区的单刺仙人掌两种提取物对本实验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及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较超声波提取物好。本研究可为仙人掌提取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和索氏抽提法对苦楝的活性成夯.进行提取,并测定提取物对三种真菌和一种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对真菌菌丝和孢子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但对孢子的抑制活性更强;两种提取物均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活性强于真菌;就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来讲,超声波提取法要优于索氏抽提法.  相似文献   

7.
以羧甲基壳聚糖为抑菌剂,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取代度和不同分子量的羧甲基壳聚糖对三种细菌的抑菌作用,并与苯甲酸钠配比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大抑菌效果明显增大;取代度的增加抑菌效果随之减小;当分子量在10.6×104左右时吸光值最小,达到最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肉桂酸丁酯具有水果清香,若实验能证明它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则能更好地运用于食品防腐。实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为试验菌种,进行了抑菌谱试验及在不同pH介质和最低抑菌浓度下细菌的生长趋势抑菌活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肉桂酸丁酯的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不能很好地延长上述菌类的生长适应期;pH大小对其最低抑菌浓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水、70%乙醇、乙酸乙酯和丙酮对灯芯草进行提取,采用药敏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灯芯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灯芯草茎和根的70%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最佳,其最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0 mm和19.5 mm.茎和根的70%乙醇提取物对粪肠球菌的MIC均为0.5 g/m L,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0.25 g/m L.灯芯草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的抑菌效果较明显;根的提取物比茎的抑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以大肠杆菌、鸡沙门氏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5种动物病原细菌为供试菌,对采自怀化的2种植物的提取物及其组合药物抑菌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马鞭草对5株菌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鸡沙门氏杆菌和变形杆菌生长抑制作用最强,MIC为15.63 mg·ml-1;马齿苋对鸡沙门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MIC为62.5 mg·ml-1.两种植物提取物的组合与单味中药的抑菌作用比较,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还对不同体外抑菌实验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滤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在抑菌药物初筛和复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蒜和生姜提取物体外联合抑菌效果。方法:以酶解法提取大蒜提取物,用K—B法分别检测大蒜和生姜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用宏量稀释法检测其最低抑菌浓度,以微量稀释法检测大蒜和生姜提取物联合抑菌效果。结果:大蒜提取物对实验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生姜提取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蒜提取物对标准株ATCC25923、ATCC90029和临床分离株1420的MIC均小于生姜提取物;大蒜与生姜提取物联合使用时,对标准株ATCC25923的抑菌作用是无关作用,对临床分离耐药株1420的抑菌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对ATCC90029的抑菌作用为相加作用。结论:大蒜和生姜提取物对实验中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大蒜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显著强于生姜提取物。大蒜与生姜提取物联合使用时,可增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420和白色念珠菌标准株ATCC90029的抑菌效果,减少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层平板透明圈法研究中华芦荟凝胶与外皮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及芦荟外皮汁的最小抑菌浓度和芦荟皮汁抑菌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芦荟外皮汁比芦荟凝胶汁有更强的抑菌作用;而芦荟外皮汁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种指示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3.125%;芦荟外皮汁最适作用pH为4.5,当芦荟外皮汁的pH超过6.5,完全没有抑菌活性;芦荟外皮汁在100℃下保温1h,其抑菌活性仍达95%以上,说明芦荟外皮汁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芦荟皮外汁不仅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对部分真菌也具有抗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总抗氧化能力体系、羟自由基清除体系、螯合铁离子能力体系测定评价桐花树叶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在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下进行该多酚提取物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桐花树叶多酚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为38U/mg,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为0.008mg/mL,螯合铁离子能力的IC50约为42mg/mL,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在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下,考察添加食品添加剂或金属离子对桐花叶多酚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苯甲酸钠、柠檬酸与Mn^2+、Cu^2+、Ca^2+、Fe^3+等金属离子表现为抑制作用,香兰素与K^+、Na^+、Mg^2+、Al^3+、Zn^2+等金属离子表现为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苯甲酸钠对草履虫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1h急性毒性实验显示,浓度越大,死亡率越高。1h急性毒性作用LC50为14.14g·L^-1,绝对致死剂量为19g·L^-1,最小致死剂量为8g·L^-1。慢性毒性实验显示,种群增长率与苯甲酸钠浓度间具有显著的反应-剂量效应和反应-时间效应,在小于绝对致死剂量情况下,一定时间、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出浓度越大,种群增长率越高的现象。苯甲酸钠对草履虫生殖的促进作用有可能是环境雌激素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采用铁离子还原法测定了紫芋中花色苷的总抗氧化能力,及防腐剂、金属离子和温度因素对其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芋花色苷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随加热时间延长而下降,温度越高,下降速度越快.防腐剂苯甲酸钠对紫芋花色苷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不明显,四种金属离子(K+、Mg2+、Ca2+、Zn2+)对其总抗氧化能力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离体的试验方法测定了艾蒿的乙醇、乙酸乙酯、丙酮和乙醚提取物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下对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各种不同提取物在60℃处理20min除去溶剂后对番茄晚疫病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效果最好.浓度为100mg/mL艾蒿的乙酸乙酯抽提物经60℃处理20min除去溶剂后,对番茄晚疫病病原菌抑菌作用显著,抑菌直径达22.71mm.  相似文献   

17.
黄山贡菊挥发油的抑菌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山贡菊不同部位(根茎、花、叶)的挥发油,以4种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2种真菌(酿酒酵母、突变木霉)作为供试菌种,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研究了黄山贡菊挥发油的抑菌性能。实验表明贡菊的挥发油对6种供试菌种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4种细菌的抑制更加明显。从贡菊不同部位提...  相似文献   

18.
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苯甲酸钠(SB)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苯甲酸钠浓度的增加,BSA荧光强度逐渐减弱。二者以1:1的结合比结合,考察了不同pH、离子强度、不同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苯甲酸钠与BSA的结合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三种常见植物体外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为检测菌,考察爵床、仙鹤草和鸡矢藤的水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以上三种植物水提物对所测病原菌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爵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最强,鸡矢藤对沙门氏菌抑菌活性最强,两者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0625g·mL-1。而且各植物水提物在酸性环境等条件下不影响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