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重点对云冈石窟的雕塑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希腊雕塑、印度佛教艺术对云冈石窟雕塑特点的影响。云冈石窟是佛教艺术中国化、世俗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重要阶段,其艺术特点上承汉代之雄浑,远袭希腊之宏伟、印度之华丽,体现佛教之平等,鲜卑之大度,下启盛唐之丰腴,完成了中国雕塑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相似文献   

2.
从佛典文学看佛教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的女性观不仅涉及佛教队伍中大量的女尼问题,还反映了佛教如何看待整个社会的妇女问题.早期佛教悲观厌世,以生活为牢笼,以涅槃为解脱,提倡"无生",视性欲和性行为为大罪,将其列为一切戒条之前列.而作为生育和生命力象征的妇女,就被当成"性"和"欲"的化身,淫逸、放荡的源泉和邪恶的标志.小乘佛教认为"为女人不得作佛".大乘佛教虽也在一定程度继承了小乘佛教的女性观,经典在与日俱增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思想洪流的猛烈冲击下,给女性相当高的地位,即使女性为淫逸之源,但只要接受佛教之开化,照样可以悟道成佛.这种抬高女性地位的观念除了与男女平等思想有关外,又与天竺原始生殖崇拜文化的巨大惯性,有着直接的和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德宏傣族信仰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传入德宏之初,德宏傣族信仰原始宗教。经过排斥、撞击、融合之后,南传佛教最终形成与原始宗教和平共处的局面,佛教文化直接影响着德宏傣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强化了德宏傣族伦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的古印度,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并在洛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佛教寺院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开始,也是中国佛教建筑的开始。佛教在中国受到广大百姓的信奉,也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扶持,使之广为传播,佛教建筑也因此兴起和发展。经过数百年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研究云南佛教质量精到又最有影响的学术名著 ,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以下简称《佛教考》)不仅开启了云南佛教研究的先河 ,也为中国宗教史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陈垣先生曾说 :“论文之难 ,在最好因人所已知 ,告其所未知。若人人皆知 ,则无须再说 ;若人人不知 ,则又太偏僻太专门 ,人看之无味也。前者之失在显 ,后者之失在隐。必须隐而显或显而隐乃成佳作。又凡论文必须有新发见 ,或新解释 ,方于人有用。”(1 ) 《佛教考》正是这样一部隐而显又有新发现的佳作。(一 )搜罗广博 材料丰富史料是治史的基础。“竭泽而渔”是陈垣先生在讲课中…  相似文献   

6.
佛教孝道思想中国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在家与出家之别"、"孝贯儒释"、"孝心即是佛心"这几大阶段。在此过程中,佛教伦理的宗教内涵逐渐淡化,世俗内涵越来越突出。这意味着当代佛教伦理只有与目前的世俗生活相结合,才可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述了鲜为人知的民国时期贵州居士佛教史实。民国时期,佛教在全国呈复苏之象,在这种大环境下,贵州居士佛教勃然兴起。刘蕴良、平刚、聂树楷、桂百铸、周伯庸等人先后成为贵州佛门的居士长者,而以学佛居士为主体组成的念佛林、学佛社等亦在贵州各地兴起;同时,华之鸿、宋承德、邹定宗、安德福等居士亦率先在境内修建了不少寺庙佛堂,由此推动了贵州佛教的复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佛教中国化不应只看作中国本土儒道思想与印度文化结合的结果。学术界流行的这一解释忽略了宗教本身内在运动的规律性、佛教中国化的实质主要是印度经文的实践化亦即宗教化问题。禅宗以实践体验性之禅统摄戒定慧,有效地完成了从释译佛经的佛学到佛教实践的转移,这是禅宗之所以能够实现佛教中国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佛法久住,离不开居士的护法。近代以来中国佛教的复兴,居士发挥了重要而关键的作用。出生在皖江流域的杨文会与赵朴初,凭借着他们强大的愿与力,前者开启了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被誉为中国佛教复兴之父,后者则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领导佛教界实现着中国佛教复兴之梦。可以说,近代以来的中国佛教,启于杨而成于赵。  相似文献   

10.
佛教自传入中国,就以其丰富内容覆盖很多范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继而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饮食文明是文化根基的一部分,在“食”之内容和“品”之形式上,均汲取了佛教中的“实用”因素,并与时俱进地发展融合成适合我国国情的饮食文化。佛教在传播的同时,也为中国饮食文明平添了异彩。  相似文献   

11.
兴隆塔碑刻全面记载康熙年间重建该塔的人物,有利于研究清代职官和清代佛教政策。碑刻与方志结合可理清兴隆塔重建经过,足见当时兖州佛教之兴盛。塔上北宋碑刻应是清代重建时翻刻,梁思成先生认为兴隆塔建造于北宋嘉祐八年之观点不准确,实为宋代风格的清塔。  相似文献   

12.
由于唐宋两代的典籍中,绵州只有“清廉乡”之称,而无“青莲乡”之记载,故谓李白以居地“青莲乡”为号是没有根据的。李白号青莲居士是因李白居住在绵州彰明县青莲乡的说法始于明代的杨慎,乃其个人之臆断。实际上,“青莲”是一个包含佛理的名词,是佛教中很重要的一个意象,在《全唐诗》和《全唐文》中,该词绝大多数都与表达佛教意义的内涵有关。熟悉佛教的李白,是感兴趣于“青莲”一词的佛理内涵而以之为号的。  相似文献   

13.
佛教思想自"缘起"论始,就主张人与自然皆为一体,这也成为佛教环保思想的基础所在。由此衍伸开去,"依正不二"之论与《华严经》以"因陀罗网"之喻来说明人与自然实为互存、互用,息息相关的关系。这些思想成为佛教生态理念的主流。此外,"无我论"、"无情有性"、"净土论"等进一步对佛教的生态理念进行阐发,将人与自然置于同一层面上看待,从而颠覆了传统的人天地对立的观念。佛教的一系列主张和实践,如"护生"、"惜福"、"净化佛地"等对当今社会的生态理念多所启发。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佛教为建构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颇具价值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形图像应用广泛。魏晋南北朝时随着佛教东渐,龙在佛教石窟艺术中同样表现非凡,充当八部护法之一的角色。云冈石窟中出现大量龙形图像与其皇家工程有关。它是中西文化交流以及北魏民族汉化过程的产物,上承秦汉之风,下开隋唐之气,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王路平先生的《贵州佛教史》在探索源头时不强作解人,多费笔墨,只把贵州佛教之源上溯至西晋,而迳以唐代牛腾作为贵州佛教传播之始,表现出其学术严谨性。该书大量利用黔僧史料,以及贵州各地方志,发掘出许多新鲜内容。在佛教史方面,注重法脉相传,把贵州佛教与全国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方法上,本书史论结合颇佳,难能可贵。读一本《贵州佛教史》,了解西南一方风俗民情,知道多民族社会的形成史,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6.
现行人文关怀体系普遍未对生命形成"全域性"认知,实践环节相对薄弱,且境界上有止步于主体观念之实。南传佛教"新人文"在上述几方面的深度视域、丰富内容和突出特征恰好可对现行人文关怀作出反思、补充和拓伸。从"新人文"的实现路径来看,核心在于主体的反思与超越,并最终从本心的深度来统摄、灌注整个实践系统。在此意义上,南传佛教新人文体系具备足够的理论与实践资源来促进纯粹之生命观照,成就终极之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武则天佛教居先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大规模翻译佛经,对许多著名高僧给以礼遇,有种种佞佛举动。在佛教居先之同时,武则天又给道教以合法地位,让它与佛教共存。之所以主张佛教居先,一是为了表示对李唐王朝的彻底否定,二是为了对佛教徒在以周代唐过程中的功绩表示回报,三是与武则天个人的佛教信仰及身世经历有关。给道教以合法地位,则是由宗教的性质及其对统治阶级的作用所决定的。唐中宗重新即位伊始,虽曾倡言中兴,有意抬高道教的地位,但不久又改变初衷,继承武则天宗教政策。中宗在佛教居先政策的同时,也给道教以合法地位,让它与佛教共存,则是由唐代君主(武则天除外)都攀附道祖老子为其始祖这个根本原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在<老子>诠释史中,佛教的诠释是其重要而独特的一翼.汉晋时期,佛教般若学借助玄学而得以流行,<老子>也在佛教的解读中被进一步本体化.晋唐时期,<老子>在佛、道互动中被以"重玄"的理论形态做了深度的义理开启,同时,在佛、道的互释中,<老子>的解读也逐渐出现心性化转向.宋明时期,在三教合一、归同心性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发展趋势下,佛教对<老子>的解读,不仅不离三教合一之旨,且<老子>也愈益被纳入心性论的思想轨道.  相似文献   

19.
《聊斋志异》的相关篇章表明:当时世俗社群在禅学的理解上的深浅之别,构成了该书之禅学思想的内部层次。《聊斋志异》中,禅学所处的外在层次,则是在佛教内其他宗派的题材和与佛教有关的民间信仰题材的衬托下凸显出来的。禅学思致在《聊斋志异》艺术结构里的布局,可依其存在形式大致分为全体式、部分式、点缀式三类。烛照《聊斋志异》的禅学思致,当有益于古代小说研究境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20.
旨在革新传统佛教的近代人间佛教运动的兴起,是由于传统中国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背离时代机缘、违背佛法根本精神的种种弊病.传统佛教在理论上片面强调出世精神、夸大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差别,佛教日益走上消极厌世的道路.在神、佛关系上,传统佛教日益死鬼化、天神化,成为鬼神化佛教,这种鬼神化的佛教与注重今世人生的近代人本主义思潮相对立.近代佛教僧尼素质普遍低劣,普遍无正信、无正见、无正行,严重违背大乘佛教的入世利众、慈悲济世的菩萨精神.在唯科学主义思潮的背景下,庙产兴学运动更是对传统佛教的重大打击.传统中国佛教从整体上无法适应崇尚科学理性和现实人生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