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桂娟 《视听纵横》2009,(5):112-113
电视编辑运用的手段比图书编辑、期刊编辑、报纸编辑、广播编辑丰富,要运用摄像、文学、音乐等综合手段进行创作,因此需要在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以提高作品的表现力、感染力,确保作品的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2.
编辑工程学是将自然科学原理应用到编辑实践,总结和概括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理论结构体系主要由编辑工程学基础和编辑过程二大部分组成。编辑工程学基础是数、理、化。编辑过程则是对编辑工作的诸单元,包括积累信息、选题、组稿、审稿、加工、发排、读样、收集和处理、及反馈信息,进行研究、探索其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从而改进和强化现有的编辑手段,开发和改进编辑过程中的技术手段和实现各单元的最优化设计和编辑全过程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科技编辑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远 《编辑学报》1990,2(2):77-82
本文对我国科技编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作了全程考察,并对科技编辑活动的原始形态、发展形态、科技编辑分工的萌芽,以及科技编著活动合一和文理编辑活动合一的势态进行了论证分析,提出科技编辑活动与科学技术同步发展互为促进的认识。本文还认为最早的科技编辑活动与天文历法的编制有关;最原始的编辑形态是在陶、甲骨、钟鼎、竹木简等载体上所进行的符号和文字安排和编连成策的工作;科技编辑从一般编辑活动中的分化,应始于西汉的医药学编辑李柱国和天文数学编辑尹咸。近代科技编辑的诞生则与西学东渐的思潮相关。  相似文献   

4.
文章指出,编辑规范和编辑创新是中国编辑学会2011年的工作要点,也是第15届年会的主题;阐述了中国编辑学会同仁围绕一条主线、两个主题、三大理念达成的九大共识;对三大理念及其与编辑规范和编辑创新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对强化编辑规范,推进编辑创新指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朱海龙 《编辑之友》2012,(3):103-104,107
新的全球社会正在迈入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化时代编辑工作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编辑主体多元化,编辑角色转化,编辑工作电子化,编辑工作艺术化.对这些变化进行探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数字化时代编辑与社会的复杂、多元的关系,并帮助我们指导新的编辑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6.
论图书编辑的基本任务和职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要了图书编辑的基本任务是编辑图书,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知识含表神产品,分析了编辑的主要职是对书稿进行思想政治把关、文化学术评判和编辑规范润色。  相似文献   

7.
视频编辑在现在的记者、编辑们看来,不过是两个编放编录机和一个编辑盘组合成的一套编辑磁带用的设备而已。其实最早的视频编辑起源于电影胶片的剪辑,其优点在于:可以按任何顺序、长短将不同素材的胶片粘贴在一起。这实际上就是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又称电子编辑,通常是指用电子手段按要求先用组合编辑将拍摄的素材按顺序编成新的连续画面,然后用插入编辑对某一段进行同样长度的替换,但是想要去除、编辑加长中间的某一段就不可能了,除非将那一段以后的画面全部重录。  相似文献   

8.
围绕中国编辑学会第15届年会的主题"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来自全国出版界、高校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聚首一堂,进行学术交流。会议探讨的主要问题和观点为以下四个方面:编辑创新是编辑工作永恒的主题,编辑规范是编辑工作质量的保证,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加强编辑规范与创新的关键是提高编辑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国编辑思想史研究的必要性、图书文献出版与编辑思想、作者作品与编辑、刻工与编辑等四个与编辑思想史研究有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指出各时期图书文献是编辑思想的载体和编辑思想研究的依据;编辑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编辑而不是作者、作品;过去书籍的刻工所从事的刻印布局谋篇、选材、选墨、选纸张等劳动也是在贯彻某种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10.
电视画面编辑是电视创作的后期工作,它是根据节目的要求对镜头进行选择,寻找最佳剪接点进行组合、排列的过程,目的是最彻底地传达出创作者的意图。基于此,围绕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的内容及其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期刊社转制后,编辑的角色能从单一的文字加工处理变成既从事专业出版叉要会经营管理,编辑队伍的培养和管理也要适应新的变化进行调整。四川《少年时代》杂志作了有益的尝试,实施了以编辑策划人制度来管理编辑.构建了素质较高的编辑团队,通过学习、跨媒体合作等提高了编辑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数字出版编辑动态、静态两个维度的双重内涵,划分数字出版内容编辑、技术编辑和运维编辑三种类型,提出数字出版编辑外延的扩展性和模糊性问题,并对数字出版编辑的基本素质数字化、出版服务数字增值性特征进行诠释;最后,详细阐述数字出版编辑素质、数字出版编辑类型、数字出版编辑机制这一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3.
新的世纪面对新的挑战。在报刊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组稿,作为新时期的编辑,显得尤为重要。出版界曾有人把编辑工作分解为制定、实施选题计划和案头文字编辑两个部分,把编辑人员分为策划组稿编辑和文字编辑两种,并且策划组稿编辑的待遇往往高于文字编辑。这样的安排并非全无道理。编辑的策划组稿能力是编辑的整体素质的综合显露,它既是编辑学识修养的外现,也是对编辑社交公关能力的考验。当然更是对编辑职业精神的测试。编辑的组稿能力及组稿效果必须建  相似文献   

14.
编辑意识是编辑主体在规划选题、组织稿件、联系作者、加工稿件、选择稿件以及编辑管理等一系列编辑工作中的思维表现。编辑意识一旦形成,便将影响和指导编辑的行为,使之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预见性。树立正确的编辑意识,会给编辑实践指明正确的方向和具体的前进道路。...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是中国编辑的典型代表,他在70多年的出版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编辑思想。文章从叶圣陶编辑思想的形成过程、背景、具体实践及内涵等方面,对叶圣陶编辑思想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以期为新时代编辑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新闻编辑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胜华 《新闻界》2007,(3):122-123
网络新闻编辑较之于报纸新闻编辑,虽有传承,却在内涵、工作性质、特点、要求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本文多角度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以明析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新闻编辑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当个明白编辑——关于编辑哲学意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编辑,难得明白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界对编辑活动与编辑主体的性质、特点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直到今天这种讨论仍在进行着.  相似文献   

18.
新闻编辑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以及高水平的编辑能力,这样才能够编辑出更受欢迎、质量更高的新闻信息,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也会因此提高。本文首先对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探讨了提高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的措施,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大编辑"理念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及文化发展、数字技术和社会分工三种力量作用下,媒体编辑面临重大变革,大编辑时代已经到来。大编辑理念的内涵包括编辑功能立体化、编辑资源网络化、编辑手段信息化、编辑能力一体化和编辑过程柔性化五个方面。为适应大编辑时代的发展,媒体应该改进编辑机制,构建开放的编辑文化,重构编辑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近年来网络编辑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从网络编辑概念的界定、特点以及对其职业素养的要求方面进行了总结梳理,同时提出目前我国网络编辑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一些空白。文章认为内容为王的网络时代对编辑主体及其工作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络编辑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保证促进网络环境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