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师生开展阅读活动的主要阵地,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与完善能够全方位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文章简述了单向街图书馆的由来,从服务性、现代性、参与性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理念,并提出了以单向街图书馆为蓝本的高校图书馆公共阅读空间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2.
孙宗伟 《兰台内外》2023,(26):61-63
现代公共图书馆精细化管理及精准化服务是指在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精细化、精准化的管理和服务。临沂市图书馆按照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坚持创新驱动,从建章立制、党建引领、压实责任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在打造精准化服务方面,通过构建“图书馆+品牌”模式、“互联网+阅读”模式,厚植特色化馆藏资源,推行智能化服务方式,丰富常态化文化活动,显著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管理运行效益和品牌影响力,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与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3.
试论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国会图书馆杰弗森馆区和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为例,分析了图书馆古典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特色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结合使用功能,尝试性分析了现代数字图书馆公共空间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揭示了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在三维空间设计上的特点及图书馆设计的最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是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可在知识服务、阅读推广、文化自信和文明养成等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是全民阅读活动的核心力量、主要阵地和重要组织者,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具备完备的组织机制,在实践中形成了思路方法,也产生了成效影响,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加快构建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必须抓住阵地、活动、机制“三要素”,提升服务网络的覆盖力,扩大阅读活动的影响力,发挥综合机制的推动力,重视核心顶层设计和整合发展,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重视数字基础设施和智慧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从“平台+资源”“组织+统筹”“基础保障+多层社会服务”三个方面推动全媒体阅读;从标准化建设、专业化服务、社会化合作三个方面拓展深化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5.
江阴市图书馆以“公共图书馆+咖啡馆”合作模式推出了“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其建设顺应党和政府重视全民阅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形势,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践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取得了政府、图书馆、读者和商家多赢的社会效益。根据“三味书咖”的建设经验,江阴市图书馆认为图书馆服务应走基层、接地气,积极开展模式、路径的实践探索,加强宣传推广工作,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6.
全民阅读是建设公共文化体系的需要,基层公共图书馆承担着县级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职能,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平台和便利场所。富平县图书馆注重内涵发展,在牢固阵地服务的同时,不断探索服务新路子,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功能。营造了浓郁的阅读氛围,推动了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图书馆学应增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本文从政策、理念、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行动路向:政策行动路向体现为明晰空间定位发展部署、鼓励空间功能跨界融合、呼吁空间主体协同联动和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理念行动路向体现为数字中国战略下趋向“数字空间”弥合城乡差距、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强化空间新型产品装备应用;实践行动路向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形成的四类代表性样态,包括服务文化生活场景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强化文化空间品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和数字技术赋能的图书馆智慧空间。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阅读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梅 《晋图学刊》2011,(5):69-71
图书馆是社会阅读的主要阵地,媒介形态的变革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促进了图书馆阅读的阅读载体、阅读环境、阅读服务与阅读心理变迁,这种呈现阅读方式从单一到多方式融合、阅读服务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阅读导向从以资源为主到以需求为主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促进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事业成绩斐然,突出表现在:①构建了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公共图书馆法治建设、标准化建设、总分馆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②扎实推动和服务全民阅读国家战略,特殊群体阅读权益得到明显保障,“图书馆+”和“互联网+”服务创新成为新常态,高品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城市阅读新场景,“图书馆之城”建设加快形成全球阅读典范城市;③数智赋能开创文化惠民工程新局面,公共数字文化融合发展工程深入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④古籍保护工作硕果累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效显著。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事业十年发展中显现出四个主要特征: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促进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增强公共图书馆发展持续动力;③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双轮驱动,打造创新发展“中国样板”;④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并示范引领国际发展,开启“中国经验”的世界化时期。面向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及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目标,我国公共图书馆应通过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城市图书馆建设,扎实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城乡一体建设,统筹推进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以开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新图景。参考文献56。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界》2014,(4):F0002-F0002
2014年7月3—5日,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牵头,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图书馆学会承办的2014“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提升计划”(广西站)培训活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相似文献   

11.
核心价值研究是图书馆服务转型过程中绕不开的热点问题。文化权利,知识自由,开放、平等、包容、隐私等主流观点更多倾向价值观念而非价值本身,难以达成行业共识。文章从价值哲学视角分析图书馆价值及其主要价值关系:馆员、读者与文献信息三者之间的推广关系与阅读关系共同构成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文献信息资源、读者资源和馆员队伍共同构成图书馆核心竞争力。阅读推广从“满足阅读”到“推进阅读”、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发挥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与引领作用,成为图书馆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作为国家层面体现政府责任的公共文化服务“底线标准”,将公共图书馆相关指标纳入其中,具有鲜明特色。各地分类制定的地方公共文化相关标准有诸多创新和发展,推动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能力,助推了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创新了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新近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在经费保障、硬件设施及服务活动方面与已出台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有所呼应。随着图书馆事业发展理念逐步向效能导向的全局观念转变,公共图书馆行业已有标准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参考。公共图书馆应顺势而为,通过标准化建设助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早日实现。参考文献52。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文旅融合发展迈入“十四五”时期,新型城乡公共阅读空间成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文章探讨我国新型城乡公共阅读空间研究与建设现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标准化建设、服务理念、服务网络、服务实效性四个方面,探索我国新型城乡公共阅读空间高质量发展道路,以期为全国各地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图书馆学应增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本文从政策、理念、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行动路向:政策行动路向体现为明晰空间定位发展部署、鼓励空间功能跨界融合、呼吁空间主体协同联动和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理念行动路向体现为数字中国战略下趋向“数字空间”弥合城乡差距、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强化空间新型产品装备应用;实践行动路向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形成的四类代表性样态,包括服务文化生活场景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强化文化空间品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和数字技术赋能的图书馆智慧空间。图3。表4。参考文献53。  相似文献   

15.
论文运用“报刊阅读史”视角,从微观叙事立场考察百年来在一定文化裹挟下共享着相似模式、又因个人所处时空环境和时代使命不同而呈现千姿万态的青年读者的报刊阅读审美变迁。在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论文分析高校学子面向报刊阅读的媒介接受、满足形态、实然困境与情怀本色,深入探究作为信息有生力量的高校图书馆,如何在优化情报服务链、创设微阵地、借力趣缘群体、呵护纸媒等路径中使青年学子超越“个人空间”而进入到“公共空间”,通过价值引领,公共情怀、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的涵育,助力其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6.
论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的开发与延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为宗旨,以延伸图书馆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为指导思想,从图书馆公共服务范畴吸纳“社会工作”职能和手段的重要意义,图书馆加强“文化形象”建设是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图书馆创办“文化活动”是开发公共信息空间新功能的重要举措,图书馆“文化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是增长社会效益的重要领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创新文化服务功能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十三五”时期,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政策环境、技术挑战、行业要求和时代机遇,其间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李国新认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是指导“十三五”时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公共图书馆事业“十三五”发展的重点任务主要是: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社会化发展;深化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加大公共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完善公共图书馆发展保障措施。刘炜指出“十三五”时期是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过渡、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必须能够全面应对从资源到空间、从业务到服务的各种挑战,支持阅读服务、空间服务、知识服务等特色化服务。关于“十三五”时期我国图书馆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王世伟从国内外发展环境、图书馆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我国图书馆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三个着力点,即“全面小康”目标、“顶天立地”和“面向国际”。针对我国图书馆界“十三五”时期的变革与转型,朱强基于数字时代的大环境,借鉴国外图书馆关于发展趋势和面临挑战的讨论,得出了八点启示:增强互联网思维,深化合作;强调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不断创新服务的形式,拓展服务的内容;支持开放获取、开放出版、开放教育、开放研究;发展特色资源、特色服务;在资源建设与服务上坚持数字优先;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开展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是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框架性、指导性文件,不仅对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以及中华文化数据库建设,而且对提升图书馆服务数字化水平,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知识服务新业态,都具有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为图书馆转型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标志着以数字转型为主导、以虚实融合为特征的“业态重塑”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图书馆要乘势而行,通过追求与现代技术的同步发展、追求与社会经济的同步发展和追求与国际图书馆事业的同步发展,开创图书馆“业态重塑”的新局面。第二,图书馆要开拓创新,建设开放、规范和互联的新一代共享知识库,并致力于实现从“以藏为主”到“以用为主”的转变、从专业本位到社会分享的转变和从数据孤岛到全球共建的转变。第三,提出学习贯彻《意见》的三点建议:深入学习和贯彻《意见》精神,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中凸显图书馆特有的资源优势和专业贡献;大力推进和提升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刻苦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在新一轮“业态重塑”中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9.
论文论述图书馆从传统模式经历现代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如今进化到智能化时代,图书馆将信息科技注入传统图书馆服务,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为读者提供更智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并促进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以及阅读体验,已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作为台湾首座数字公共图书馆,公共资讯图书馆在智能服务、技术应用和服务模式等方面取得极佳的经验和成果,并在智慧科技的应用上产生引领公共图书馆的作用。论文以公共资讯图书馆为例,分享在智慧服务的经验和成果,并述及图书馆智能服务的未来发展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转型发展是当代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乎能否顺利应对信息技术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更是公共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要回答的时代命题。文章旨在通过研究广州图书馆的实践案例,探讨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可行模式,探索公共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文章对广州图书馆新馆开放10年来系统开展文化服务、拓展公共交流功能、强化阅读推广服务、推动功能平台化和知识服务、强化管理支撑和管理变革的实践历程进行梳理,对“第三空间”、社会交流与信息交流等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从创造交流价值、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促进传统服务、强化传播与阅读推广、展现平台价值等5个方面对转型发展的成效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广州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实践形成了一个可行模式:方向是文化服务及更广义的交流服务;主要的理论基础是“第三空间”或公共空间理论;路径是充分利用新馆建筑设计,实施自由、平等、开放、包容的服务政策,通过服务拓展,强化交流功能;服务模式是通过引入文化交流、公共交流活动,丰富服务内容,提升公众的图书馆意识,促进图书馆传统服务,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使图书馆日益成为城市的公共文化中心和城市窗口。文章从构建以人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