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各类高新技术在图书馆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为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人文研究的进一步融合奠定了基础条件.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服务的重要机构,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迎接机遇和挑战,从开展数字人文研究成果传播应用服务、积极参与机构的数字人文研究、构筑信息化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图书馆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个方面入手,积极参与到数字人文发展的进程当中.  相似文献   

2.
智慧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物理世界和数字图书馆的数字世界之上进行“数实融合”的产物,而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也即“数实融合”;数实融合主要在于三元空间的交叉融通,从三元空间视角可以全面深刻地认识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本文首先从空间视角出发,解读元宇宙和智慧图书馆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阐述图书馆中智慧的起源以及智慧图书馆在元宇宙数实融合空间中体现出来的大成智慧;再次,分析元宇宙包含的三维、三元、三基,并通过数字经济的“四化”得以实现,以及元宇宙环境下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的技术实现;最后,探讨元宇宙环境中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空间的构建伦理与风险。通过元宇宙的技术体系,可以从网络连接、数据处理、确权认证、虚实交互和内容生产五个方面打造智慧图书馆的书、人、法,实现数实融合,但必须要遵循科技伦理,提升法律保障,同时还要避免隐私风险、产权风险和治理风险。图5。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3.
数字出版产业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科研图书馆的传统竞争优势。为促进科研图书馆与数字出版商协同发展,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打造了"全产业链"式融合共生策略:在产业链上游,开展面向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协议与专题特色数字资源库的内容合作;在产业链中游,开展面向参与OA出版与数字出版生产性服务外包的技术合作;在产业链下游,开展面向提供数字出版增值服务的市场合作。以其为范本,我国科研图书馆可通过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建设统一的数字资源开发与利用规范,建立旨在保障数字版权利益相关者权益的数字资源市场化交易模式,实现科研图书馆与数字出版商的包容联动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生态预测和管理技术不断发展及新型信息系统和工业智能的持续推动下,数字孪生理念应运而生。通过对现阶段图书馆运行存在的业务割裂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智慧图书馆业务分解和融合重构为切入点,融合数字孪生理论技术与图书馆业务,构建与智慧图书馆实体空间精准映射和实时交互的数字孪生体,利用敏捷高效的软件架构及高效计算与处理、多尺度动态建模、沉浸式交互等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业务融合方案,实现智慧图书馆业务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介绍了数字学术的概念以及数字学术视角下图书馆空间构造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数字学术在国外高校图书馆空间建构中的应用案例,并从利用数字设备开展素质教育、依靠数字学术完善馆藏信息、搭建智能平台实现师生互动和创新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四个层面提出了基于国外经验的我国高校图书馆空间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6.
试论图书馆复合型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走上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时代。但图书馆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仍有其发展的空间,如何将二者融合起来,即开展复合型参考咨询服务成为图书馆界应重视的问题。本文针对复合型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图书馆界能更好地将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和现代参考咨询服务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蔡尚思一生利用图书馆求学、治学、养学的学术生涯启示人们,在数字时代,图书馆基础性、保障性职能仍然重要;图书馆服务创新应紧随数字阅读主流模式开展;图书馆宣传应善于利用名人效应。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化网络化冲击下,基于图书馆物理空间的服务受到大范围压制,出现明显的“空化”现象。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阵地服务转型,经历了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研究共享空间的发展过程。阵地服务转型主要凸显了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转变和转化。在分析图书馆阵地服务转型挑战、转型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阵地服务转型的实践探索,阐述其开展科技创新与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宋家梅  闫娜 《图书馆》2023,(12):51-57
地理信息服务是大学图书馆数字人文实践创新的重要方向。文章采用典型案例分析与网络调查等方法,概述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地图与地理空间中心现状,梳理其地理信息服务发展模式与服务保障情况,总结其发展特征。在借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地理信息服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大学图书馆在规划与发展地理信息服务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审视自身服务,发现用户需求;评估自身实力,确定服务层次;注重跨学科合作,促进多领域协作;搭建数字资源门户,促进资源的长期保存与开放获取。  相似文献   

10.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在物理形态、价值定位、职能趋向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从未来数字时代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生存状态、经营理念等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未来数字时代图书馆价值定位的战略性思考,对未来数字时代图书馆职能趋向的战略性思考,对未来数字时代图书馆其他方面的战略性思考四方面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数字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本文重点介绍了天津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选题原则和选题结果以及应用清华同方TPI系统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的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12.
数字素养是数字化时代用户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整理、归纳与总结,深入剖析用户数字素养内涵,在对国外高校图书馆用户数字素养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用户数字素养研究框架模型,包括明确用户数字素养需求、界定数字素养概念范畴、量化数字素养能力评价体系、构建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模式,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具体的用户数字素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张琦  蒋冠 《北京档案》2015,(9):21-24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已成为档案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成果。对有关此热点问题的代表性研究进行综述,梳理其研究主题,总结其研究特点,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思考,以期对我国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后续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数字城市与数字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在阐述数字城市概念及国内外数字城市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情况基础上,论述数字图书馆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探讨在数字城市环境下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数字出版物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出版飞速发展,新的出版物形式如电子书、数字期刊、博客、手机出版物、维基等层出不穷且发展日新月异。从所利用的媒介形式、呈现方式和功能来看,它们都已不是文本和图片的简单数字化。本文梳理了2006—2010年国内外关于各类型数字出版物的研究,并指出研究方法论有独到之处或者富于洞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论数字馆藏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对数字馆藏的概念及构成重新作了分析,指出数字馆藏评价包括对馆藏数字资源和数字资源存储系统的评价,而对馆藏数字资源的评价又包括对数据库、网络资源导航和其它数字化文献的评价。进而对数字馆藏存储系统的评价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选题方案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应利用本校学科优势和馆藏优势建设特色数据库,以及特色数据库建设项目的选题原则和选题策略。同时介绍了天津大学图书馆利用清华同方TPI系统自建的特色数据库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图书馆进行数字资源建设中涉及到的数字版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应从法律的角度、技术保护、增强版权意识、积极参与今后的版权修订活动等方面采取措施,以逐步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徐丽芳  曾李 《出版科学》2016,(3):96-101
分析数字叙事(DS)和互动数字叙事(IDN)这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领域在发展历程、概念界定上的异同,梳理各自的实践取向和理论研究领域,并探讨其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研究领域、教学科目和专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试论面向数字书目控制和数字资源控制的数字目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数字目录学研究的进展,提出数字目录学的两大分支即数字化书目控制和数字资源控制,作为数字目录学的基本框架,并对数字目录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