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洁 《中华武术》2022,(7):64-66
体教融合的本质就是将竞技人才培养融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体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为提高国民健康素质,而第二大目标则是提高体育竞技水平。体教融合需要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形成合力,提高人才认识,转变育人观念,注重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中等体育运动学校,是为培养运动员后备人才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中等体育专业学校,是我国高水平体育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教师的重要来源。本文以山东省中等体育运动学校为例,针对现阶段存在的掣肘问题及如何通过深化体校改革实现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体教融合是转变理念的战略性决策,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体教融合是将学校体育与文化教育有机融合,旨在解决中国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培养及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小学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体育后备人才的发掘地。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体育教师对青少年体育教育乃至整个学校的体育教育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及从体教融合的八个方面出发,结合中小学办学目标、方式及特点,促进体育和教育在价值、功能和目的上充分融合,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发展。在体教融合视角下,中小学体育教师借助体教融合政策的全方位实施,能够获得发展的契机。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3.
体教融合进入中国学校体育研究领域以来,强调体育回归教育本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力求释放体育的育人功能与价值,并解决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已成为助力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研究认为:体教融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导向体现为推进“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正确贯彻;推进“教会、勤练、常赛”有效落实;推动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教融合视域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体育人文内涵流失,育人环境有待改善;课程内容缺乏特色,专业特点有待凸显;竞赛体系不完善,覆盖面有待提升;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合理性有待提高;退役运动员、教练员缺乏系统培训,教学能力有待增强。体教融合视域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路径选择为构建体育教学人文环境,增强以体育人实效性;打造强特色体育品牌课程,满足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完善竞赛体系,激发资源整合与协同育人活力;构建多维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建立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过渡期培训体系,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体教融合是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更是新时代体育和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其内容丰富、内涵深邃,是教育、体育融合发展的指导性纲要文件。但是,目前体教融合还面临着教育和体育发展的分离、主体内生动力缺失、体育功能单一功利化、家庭和社会体育缺失、后备人才培养不畅等问题。要通过全面落实体教融合制度设计,推进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体教融合主体责任,切实调动其发展内驱力;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融合体育教育的价值功能;落实“家-校-社”联动机制,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保证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等策略,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制定切实工作举措,有效配置资源,合力推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后奥运时代我国“体教结合”模式调整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京奥运会之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实施"举国体制"的培养模式,其指导思想表现出"重体轻教","体教结合"虽提出多年,但收效甚微;北京奥运会后,在继续坚持"举国体制"的同时,国家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运动员的身心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体教结合"模式必有很大的施展空闻,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将走向体育与教育有机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体教结合”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体教结合”是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下的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缺失而出现的,它符合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但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先体后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体教分离或者结合不畅;竞技体育体制下的后备人才培养受到严重挑战,运动员的退出机制没有有效建立起来;教育系统下的教练员队伍建设遭遇种种束缚,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教练员队伍无法有效对接.为加强“体教结合”,实现“体教融合”,一方面要强化政策导向,建立完备的竞技体育人才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更要重塑竞技体育的价值追求,实现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美国学生运动员的培养形式进行分析,旨在借鉴其实践经验、改进我国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进一步探索“体教融合”的发展路径与前景。研究表明,美国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其训练、参赛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与管理主要有多种政策法规制度、两大管理组织、三个培养阶段作为支撑及保障。本文提出我国应规范社会体育组织,探索“体教融合”路径;加强两大系统合作,创新学生运动员培养方式;强化体育教育政策保障,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8.
体育强国不单是指竞技体育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物化指标的实现,还包括竞技体育人文内涵的丰富和完善。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制度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探讨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学训矛盾"的尖锐性和"退役运动员安置"的长期性问题,从宏、微观角度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可行性对策。包括:树立"科学与人文"并举的体育发展观;加强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的协作互助;强化基层体育科学选材意识;继续深化"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练员进修培训政策提高训练效率;设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奖学金制度;完善体育竞赛体制,落实高校竞赛制度;引入家长干预机制提高运动员自我培养意识。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跨项选材是我国推进北京冬奥会、残奥会备战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国际上运动员跨项选材的发展经历了"无序化"和"规模化"两个阶段。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规模化跨项选材的经验表明:传统选材依旧是运动员成才的主要途径,跨项选材是传统选材的有益补充;跨项选材是运动员成才的关键环节,长期培养和全面保障的意义深远;现有的跨项以赛艇、自行车和跆拳道等夏奥项目以及俯式冰橇等冬奥项目为主。从短期备战角度来看,我国要遴选适合跨项的运动项目,加强备战保障工作,提高运动员成才效率;从长期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要注重运动员全面发展,强化政策引导、深化竞赛改革,进一步发挥竞技体育的综合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小伟 《体育教学》2011,(8):16-19,2
1987年,原国家教委和原国家体委在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这是教体结合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开始,按照两部委的意图,教体结合就是要建立一个除体育系统培养运动员渠道之外,以教育系统为主体,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条龙"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从那之后,高校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和中小学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成了我国竞技体育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体教融合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立足加强学校体育,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以中央深改委关于体教融合重要论述为依据,梳理传统体教融合演进脉络,从政策支撑和现实需求释读新时代体教融合内涵,对比新旧体教融合概念差异,研判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形势,总结现实困境并提出未来发展战略取向。认为新旧体教融合在概念内涵、培养主体、培养目标、关注对象和工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面临协同共治的社会环境、多元共识的体育功能和矛盾重重的培养现实;存在环境失真、制度失灵、机制失衡和模式失新的现实困境;未来发展应注重深化思想融合,营造发展环境;促进目标融合,破除制度壁垒;推动资源融合,畅通培养机制;加快措施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体教结合"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体教结合”产生背景入手,理性审视“体教结合”的成效,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对“体教结合”的内涵及定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体教结合”是竞技体育对教育的回归,它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人才,充分发挥全面教育功能为目标,是学校教育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视域探究小篮球运动的功能定位。小篮球运动具有情品双育的认同与激励功能、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能习相随的健身功能。从顶层设计层面,将小篮球运动纳入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从资源利用层面,借助高水平赛事资源助力小篮球运动融媒宣传;从体系建构层面,完善小篮球运动竞赛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从开放发展层面,以国际化视角加强小篮球运动的交流与研究,以推动小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持续化、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视域探究小篮球运动的功能定位。小篮球运动具有情品双育的认同与激励功能、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能习相随的健身功能。从顶层设计层面,将小篮球运动纳入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从资源利用层面,借助高水平赛事资源助力小篮球运动融媒宣传;从体系建构层面,完善小篮球运动竞赛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从开放发展层面,以国际化视角加强小篮球运动的交流与研究,以推动小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持续化、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发展和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基础部分业余体育训练中,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又占有重大比例,因此,它的数量和发展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基础部分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的情况。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临汾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基本现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在管理机制以及指导方向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发现临汾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政策落实、经费投入、场地设施配备、师资力量、选拔与培养渠道以及学训矛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临汾市体育与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合作,相互配合;加强体教结合,缓解学训矛盾;完善管理机制;加大经费的投入;改革现有的办学模式等符合临汾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的实际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产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体育产业性质来发展体育的经济能力,并反馈于体育本身,使其呈良性循环态势,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人们对体育需求的不断增长,是体育运作从福利型、公益型、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化的动态过程,其实质是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生态学"理论为支撑点,从影响校园足球发展的三个方面即自然、社会、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建议:消除认知差距,整合思路。须建立教育部门为主导,体育部门为辅的管理模式。须明确校园足球发展的第一要义是扩大足球人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此基础上宽口径的选拔运动苗子;在培养优秀运动苗子的过程中要树立"人本主义"培养观;各布点学校要积极开设足球特色"校本课程",教育部应组织专家编制全国校园足球统一训练大纲;加大对高水平教练员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对校园足球教师或教练员的培训进修力度;加大文化传媒对校园足球的宣传力度等发展路径,从而为我国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为研究体医融合发展的财税激励模式及其激励作用,运用理论分析、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政府财税宏观调控政策促进体医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对国外体医融合财税激励模式及其政策经验进行具体比较。研究表明,一方面,政府财税宏观政策与体医融合服务具有紧密的关联度。另一方面,在体医融合进程中,中国应积极借鉴国外体医融合财税激励模式的国际经验,立足中国体医融合的现实国情,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构建政府主导推进,市场供给为主,政府与企业协同合作的体医融合财税激励模式,走出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中国国情的体医融合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学训矛盾、投资主体单一、人才选拔及人才流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结合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优势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有效改革,建议我国后备人才培养在坚持"举国体制"下,形成政府主导下市场化培养机制,从而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对人才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观和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优势两方面,阐述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优势所在。高校拥有的强大的科研优势、文化教育优势有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竞技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