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000 m和800 m跑测试与台阶实验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今  杨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569-1571
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台阶实验和1 000 m、800 m跑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实验选取男女两组各100名在校大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经过分析,得出了台阶实验和1 000 m、800 m实验的测试评价结果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给<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台阶实验和体育达标中的男生1 000 m、女生800 m跑和两项测试的可替换性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轮椅竞速100 m速度特征和速度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国内优秀男女轮椅竞速运动员进行的100 m测试和获取的数据,初步探明了100 m的总体竞速特征;并采用聚类分析对100 m全程进行阶段划分;用偏相关分析对阶段速度、全程平均速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制定了不同成绩下阶段速度分配表为训练提供模式目标。结论:轮椅竞速100 m的总体速度特征为全程速度处于上升期;100 m全程有三个明显阶段:起动段、起动加速段、加速段;各阶段速度对总成绩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基于样本数据下的速度分配表在实践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法,对高校女生畏惧800m测试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女生畏惧800m测试的原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针对主、客观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有助于高校女生克服畏惧心理和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4.
对800m、1500m自由泳训练若干新问题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献、逻辑法,对800m、1500m自由泳的训练方法进行理论分析,结论表明,800m、1500m自由泳运动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无氧代谢能力;进行高强度短时训练并不会限制其有氧代谢能力的发展;速度是当今800m、1500m自由泳训练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旨在进行RAST测试,并与专项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其评价100 m短跑专项能力的可行性;对象:广西体工队和广西体育学校田径100 m专项男运动员,共计21名;方法:令运动员进行RAST测试和100 m专项能力测试;结果:疲劳指数与100 m成绩呈显著中度相关,|r|>0.5,P<0.01;RAST其他各指标与100 m成绩均成显著高度相关,|r|>0.8,P<0.01;结论:RAST测试作为一种场地测试方法,能用来评价100m短跑运动员的专项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4名大学生运动员400 m、800 m训练实践的总结分析,初步探讨了高校课余训练中短期内快速提高大学生400 m、800 m跑运动成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第七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m跑决赛的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起跑后加速跑和途中跑及冲刺跑各阶段的速度结构特征。并对影响男子100m跑技术的诸因素进行灰色侧度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最大速度和100m跑成绩相关性最高。影响男子100m跑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为:30m~50m的速度和最大速度是影响男子100m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从800m跑的能量供应入手,分析800m跑的能量代谢基本特征。并对800m运动员的速度能力、速度耐力能力及跑的基本技术进行了探讨,揭示800m跑项目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手段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提高800m跑运动员专项成绩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学的理论,针对800m跑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提高800m跑运动成绩的训练方法及其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市7~9年级女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实验研究等方法,构建广州市初中女生800m跑素质评价体系.结果显示:800m跑素质评价指标包括:三个一级指标、四个二级指标;指标权重中,速度耐力权重最大、绝对速度次之、一般耐力最小;另外,在广州市7~9年级女生800m跑素质评价体系中,虽然各年级评价指标单向评分标准不同,但对其综合评价时,各等级标准相差较小,年级间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1.
女大学生耐力素质下降,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现已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通过采用女大学生所喜爱的健身健美操锻炼来替代她们畏惧的长跑训练的方法,从而增强其心肺功能,改善女生呼吸系统状况,调节心理素质,为提高其800m跑的成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以太谷师范1982—1995年历届女生800m跑成绩最优者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为数据数列,分析影响中师女生800m跑成绩的因素,为教学和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影响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最大摄氧量的理论分析,充分说明了有氧能力对800m跑运动员的重要性。并从训练角度阐述了如何提高800m跑的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体教专业男子100m跑速度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韶关学院体育学院06、07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128名男生100m全程及各阶段步幅、频率、速度与运动成绩的各项数据测试处理后,经过研究分析,揭示出短跑速度变化的规律,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短跑教学和训练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100m跨栏跑的单元教学,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情况。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经SAS软件检验,认为栏间四步技术是普通高校女生100m跨栏跑的合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中跑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找到不同水平男子大学生800 m运动员之间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利用高速录像拍摄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等对我国不同水平男子大学生800 m运动员一个单步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不同水平男子大学生800 m运动员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步长上,这主要是由于他们之间支撑时间的显著性差异所造成;而前后支撑时间也就是缓冲与后蹬时间的显著性差异是造成他们之间支撑时间的显著性差异,最终影响步长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在今后的800 m训练乃至中跑的训练中,为了缩短前支撑时间,延长后支撑时间,发展800 m运动员髋关节的力量是当务之急,同时也要注意发展髋关节和踝关节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上我们一直将100 m跑全程速度结构划分为起跑阶段、起跑后的加速跑阶段、途中跑阶段和终点跑阶段,并以这种理论指导训练实践;然而,相关研究和实践表明,这种划分方式的合理性越来越遭到质疑.通过归纳、分析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将100 m跑全程速度结构划分为起跑阶段、起跑加速段、途中继续加速段、最大速度点、减速阶段可以更好地对100 m跑全程速度特征进行清晰的分析,而且,这种划分是符合100 m跑运动学特征的,同时有利于对100 m跑全程速度变化特征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决定百米成绩的主要因素是途中跑最大速度的快慢,依据"短跑跑速变化的数学模型"和"短跑速度优化模式的确定"的研究结果:优秀百米运动员的跑速优化控制系统模式及其运动方程可由运动员在整个赛程中何时(t')、何处(s')达到的最高速度(v')来确定.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采集法、现场拍摄及影片解析,对国内外23位男子优秀运动员建立了百米跑优化系统回归模型,并通过192个自变量数据建立了距离为55 m,60 m,65 m,70 m,75 m的五个段落的百米成绩优化控制系统模式.为高水平百米运动员的训练决策提供科学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