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珠三角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创新性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出现了多个数字图书馆,但受限于体制与版权法等诸多因素,造成了公共、高校、科技三大系统图书馆数字化资源购置重复,使用范围受限,利用率极为低下。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经费,在广东省文化厅、财政厅、教育厅、科技厅的领导下,广东省公共、教育、科技系统图书馆强强联合,建成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这一组织的成立,在六方面实现了创新,并且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改善了珠三角地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与使用现状,实现了建立联盟的初衷。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和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是目前国内区域性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的典范.文章从建设目标、管理体制、信息资源、服务方式、特色化功能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得到的启示是在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时必须创新管理体制,建设集成资源与服务的统一平台,建立务实的激励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与实体图书馆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联盟的一种类型,目的是促进地区内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信息资源的联合共建共享,以及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图书馆合作交流.文章根据宁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宁夏公共信息资源区域协作联盟的框架:一是建立实体图书馆联盟,包括构建公共图书馆系统内的实体联盟,构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三位一体的协作联盟;二是建立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议采用区域集中一分布式资源整合,在制度层面上推广图书馆联盟制,组建一个跨越不同系统的图书馆联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OGSADAI和动态联盟等相关技术的分析,提出基于网格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数字图书馆动态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该系统能提供数据访问和集成的统一接口,从而有效实现异构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异地协作,提高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是党和国家落实“十四五”规划的顶层设计再深化。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和公共文化管理的数字化,最终是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化、公共文化管理的标准化、公共文化权益的均等化。图书馆的现代化始终与信息化、数字化息息相关,从图书馆自动化到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再到目前的智慧化发展新阶段,图书馆一直是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未来,馆舍(建筑)、服务、业务和管理“四位一体”的智慧图书馆系统将是我国图书馆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必要路径。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伟 《图书馆论坛》2005,25(3):110-112
阐述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水平是地区信息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标志,地方高校图书馆是地方经济科技发展的资源基础;提出了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原则、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广东省以建立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为抓手,全面推进和实现全省跨系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经验以及今后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数字化进程中的人文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天津市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中心与天津图书馆为代表,说明了由于数字图书馆技术、设备的使用,部分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时产生困难,成为了图书馆现代信息资源使用中的弱势群体;这不仅使图书馆公共、公平程度得到大幅度地下降,还可能丧失图书馆的人文精神特性;阐述了为了构建和谐的图书馆,弥补数字图书馆技术化给图书馆人文方面带来的缺憾,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联盟”是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一种创新形式,针对企业技术联盟引入现代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进行分析;结合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建设现状,指出高校图书馆技术联盟的构建较好地解决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信息资源的互通共用问题,技术联盟已成为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新思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张兴 《河北科技图苑》2012,25(2):42-44,47
对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E源于Electronic,中文释义为“网络数字环境”.E环境不断形成并显现新的特点,数字图书馆功能的发挥也不断增强.有效整合和组织是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标准化建设是数字化资源拓展的有力手段,联盟合作是数字化资源建设和拓展的必由之路.E环境下,技术联姻必将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迈入技术力量整合与协作的新时期,是数字图书馆联盟合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图书情报机构信息服务的数字化与知识化,是未来数字图书馆提升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不可或缺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长、珠三角城市公共图书馆及其服务体系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了公共图书馆一体化的效益并引入对双三角图书馆一体化的研究和建设现状的论述,最后,通过比较指出珠三角实施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具有行政壁垒较小、城市数量较少和经济基础略好等诸多优势。参考文献27。  相似文献   

12.
在大中型高校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珠江三角洲一批地区中小型高等学校图书馆服务模式面临着转变, 这些图书馆有共同的特征, 面临的困难也相似。本文根椐作者所在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方案, 为这类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3.
提高数字馆藏利用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数字资源利用不尽如人意.文章分析了影响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徐玮婕  陈雅 《图书馆》2021,(2):29-35
文章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与服务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该区域公共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资源的特点与问题。在对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与服务的评价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数字化建设评估体系框架,包括四个一级指标、十五个二级指标以及若干个三级指标和四级指标,为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的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回顾海南省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和党校图书馆四大系统发展的基础上,分别从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海南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构想,并强调海南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应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提高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通过业务联动促进公共图书馆更好地适应评估定级的要求,推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跨界合作传承地方文化基因,助力文创发展及文旅融合。文章提出了加强资源数字化和馆际交流、加强主体间项目合作、通过总分馆体系统筹开展业务、跨行业协作传承城市文化基因等地方文献业务联动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校扩招、数字图书馆的利用使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文化差异与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国外图书馆界公认,增强图书馆行业及其从业人员文化胜任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有效的手段。研究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胜任力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8.
陈俊翘  巫倩  张滢 《图书馆论坛》2012,32(3):51-53,50
通过问卷调查了珠三角地区32个公共图书馆及访谈6个图书馆。结果表明22个图书馆有外包业务,出现外包读者活动等新内容和合作式外包等新模式;各馆能实施质量控制,但缺少效益评估环节。文章认为在新环境下公共馆应是社会资源整合者。  相似文献   

19.
As academic library functions and activities continue to evolve, libraries have broadened the traditional library model, which focuses on management of physical resources and activities, to include a digital library model, transforming resources and services into digital formats to support teaching, learning, and research. This transition has affected professionals' roles and activities due to new required skills. This study examines qualifications and skills required of professional positions involved in digital resources, services, and technologies as changing aspects in academic libraries.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job advertisements for digital library positions posted in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News during the nine years from 1999 to 2007. The study verifies shifts in staffing needs and required qualifications with digital focus on collections, services,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academic libraries.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a digital librarian is an emerging position in academic libraries. LIS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and further investigations to validate the result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