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五维度总体性理论"是一种特定的历史哲学框架与文学史哲学框架,这一理论框架是为了对人类社会文化史与文学史进行总体性分析与把握,立足于特定的"理想类型方法"而提出来的。"五维度总体性理论"的基本问题即是对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揭示与阐释,并通过相关的历史分期来把握人类社会文化的总体性特质及其流变。在"五维度总体性理论"中,原始时代、古典时代、近代、现代与后现代是依次相序的,但这并不是一种线性序列,于其中存有着复杂的相关社会文化形态、质素及其意向的斗争、更替、延留与创生。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中,理应确立20世纪中国文学总体性特质之混杂性、复杂性与阶段性的观念,通过"近代性历史叙事框架"、"现代性历史叙事框架"与"后现代性历史叙事框架"及其整合进而达成特定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作者通过主人公盖茨比理想的幻灭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全景图。对小说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其背后深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现代叙事诗艺术发展以至叙事文学的学术研究,是建立在对于中国古典叙事诗艺术传统及理论遗产的考察发现及价值重估之上的。中国古典叙事诗作品有三种基本叙事结构模式。中国古典叙事诗艺术所体现出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与纪事或感事型的叙事模式,质实的叙事诗论及美学原则,是中国古典叙事诗艺术及叙事美学与西方叙事诗学及创作的最根本差异。作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叙事诗对20世纪中国叙事诗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创造性转移,提供了必需的内在发展动因和基本的嬗变途径。  相似文献   

4.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被冤杀的地主西门闹经历6次转世投胎,分别以驴、牛、猪、狗、猴和大头婴儿的视角洞察了西门屯50年间的社会变化,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潮流的关联.小说采用章回体形式,运用荒诞主义叙事手法,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分析小说中荒诞性的表现,探析其原因所在,解读了荒诞背后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叙事与想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3 0年代文学格局中的三个主要文学流派都对都市有不同的文学想象。左翼对于都市的意识形态叙事 ,新感觉派对于都市的现代主义叙事 ,京派和老舍对于都市的文化叙事都是从不同层面呈现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驳杂景观 ,而其在致思途径、文学视野、表达方式等方面反映出的特质则标志着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成熟。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中国文学叙事进入了市场自由叙事,就进入了整一性现实意识控制,它们忽略了诗性、人性和历史叙事的更大可能。具有小农气息的市场化生存意识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叙事,狭窄意义上的现实控制着文学叙事正不断失去真诚和真实,我们制造出平庸化、日常化、个人化、身体化等来迷失自己。从21世纪中国文学叙事内外的历史与想象、人性与审美立场同时去观看它,与现实构成单方面一致的市场自由叙事就不具有唯一性。  相似文献   

7.
相比较于20世纪90年代来说,新世纪的女性文学写作无论是在题材、叙事视角还是叙事方式上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向,其中尤以一些跨越前后两个世纪的创作主将们和"70"后女作家的创作最具代表性,这一转向的原因可大概归结于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自身的缺陷和时代文化背景的影响两个方面。面临文化语境空前复杂的新形势,女性文学将在陷落与突围的反复中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性的悖论式语境,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悖论式的生存状态、价值理念和精神结构。这种悖论从近代、现代一直延续到当代知识分子的存在与写作中。“新时期”初期文学叙事的现代性追求从一开始就隐含着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匮乏,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尤其是90年代以后,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遭遇到更大的挑战,知识分子普遍产生了自我认同与阐释中国的双重焦虑。在全球化、世俗化语境中知识分子及其叙事亟需重建其公共性、反思性、独立性品格。  相似文献   

9.
明清长篇家族小说及其叙事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样态模塑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叙事视角。中国社会以家族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社会结构,是中国文学特别是明清家庭家族类小说戏曲创作形成的历史基础。宋元时期的家庭戏对明代家族小说具有很大影响。明代家族小说的开山之作是被笼统称为"世情小说"的《金瓶梅》,以西门一家而及天下,以家庭交际圈来展现社会人生,呈现出家庭—社会半网络式叙事模式。《红楼梦》比《金瓶梅》有所发展,成为家族—社会立体网络式叙事模式的典范之作。《林兰香》、《醒世姻缘传》、《歧路灯》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以家族兴衰或衰兴反映社会人生。明清家族小说不是特意寻找一种网状结构来超越线性结构,而是这种叙事结构与中国社会结构、人们的交际方式相一致,与小说内容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抒情小说与写实叙事小说相比较而言,为读者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情感与精神内容。抒情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与场面的营造以及叙事结构方面都与写实叙事小说有所不同,正是这种不同将抒情小说独有的那种“个人性”、“内倾性”、“主观性”、“幻想性”综合组建出一种“真,”并且将这种“真”以审美的方式传达给读者,不仅表现出20世纪中国抒情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也为国人在现代化进程中对重铸国民的精神世界这一命题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科学是影响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关键词。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科学"的认知发展历程,结果表明:中国古代亦有科学一词,然而这个词与现代汉语的科学一词并无关联,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一词,是假道日本进口而来的新词。尽管如此,现代汉语"科学"的义项与西方"science"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科学"所涵盖的范围比"science"要宽泛的多。这些义项的产生源自于国人对西方近代科学的先在预设和美好期待,也是国人借助西方自然科学实现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现代化的必然采取的语言策略。"科学"的认知发展折射出20世纪中国人对现代性认识曲折而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老舍、张恨水、金庸等作家作品的解析,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武侠退隐”现象进行了研究;作家对武术这一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有了不同的认识与反思;这一现象可以区分为文化反思、政治驱动以及历史解构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及新文学运动前后 ,是中国叙事诗艺术由古典向现代形态演进的关键时期。西方叙事诗学及其文学的影响与中国抒情文学中心地位的式微 ,使当时的”新体”叙事诗创作及其理论批评 ,呈现出新的创作形态与艺术追求。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白话叙事诗”及其创作形态的出现 ,为中国叙事诗艺术现代文体类型的确立与理论批评体系的重构 ,规定了基本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文本分析法对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运动训练学著作进行考察,力图从知识谱系的视角对运动训练学的学科起源问题做出新的探研。研究认为:1)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工作始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田径、拳击和皮划艇是当时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项目;2)在19世纪中后期,运动训练理论学者普遍具有医学知识背景,由此确立了运动训练学与医学密切的先天联系;3)研究者在19世纪中后期普遍将饮食、沐浴、睡眠、空气和着装视为运动训练的重要构成要素;4)英国在19世纪后半段始终占据着世界运动训练研究水平的制高点,至20世纪初逐渐被美国所赶超;5)20世纪头20年是运动训练理论的高速发展阶段,这时的运动训练学知识体系已具雏形,研究者以具有丰富训练和参赛经验的教练员和退役运动员为主;6)运动训练学在20世纪中叶已初步构成了一套成熟的学科知识体系,并延续至今。从知识体系演进的角度看,将哈雷的《训练学》视为运动训练学的形成标志是一种恰当的选择。有益于明确运动训练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正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自本世纪初以来美国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即以教师的个性特征为主要标准的评价阶段,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为主要标准的评价阶段和以综合的标准对教师教学进行全面评价的阶段.各阶段教学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妇女社会地位的日趋攀升与妇女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的现实使妇女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妇女社会地位的改善重点在于妇女成人教育,其潜在的社会功能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20世纪上半叶以来英国妇女成人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妇女讲习会(Women’s Institute)、城镇妇女基尔特会(Towns women’s Guild)和全国妇女俱乐部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Women’s Clubs)的出现增强了对妇女的教育作用。从史学的角度分析英国近代妇女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能够有效地把握妇女成人教育的发端、发展以及完善的脉络,充分挖掘历史经验,并更好地为当前妇女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7.
省域竞技体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搜集历届全运会各省得分(反映各省竞技体育实力)和近年来反映各省社会发展的相关指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ESDA)方法,采用OpenGeoDa和ArcGIS1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探索我国省域竞技体育实力的空间集聚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建国以来,我国省域竞技体育实力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集聚程度经历了“逐渐减弱、稳步增强、急速下降和迂回提高并趋于稳定”四个过程;LISA散点图显示,省域竞技体育实力正的空间关联性呈现出“高-高”“低-低”的集聚分布特点,其中“低—低”集聚特征更加突出;建国后至20世纪末,除“低-低”类型所在区域相对稳定外,“极化区”“冷点”“热点”的空间分布都出现较大变化,直到2005年以后,四种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8.
西方文艺理论界在20世纪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方面,由经典叙事学向后经典叙事学发展,开始关注以前忽略了的语境和读者。另一方面,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断调整自身往理论化方向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性别研究视角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叙事学也不例外。这两方面的转变呈现出理论与批评并行的趋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兰瑟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探索叙事形式和性别之间的关系,这既是基于前期叙事学理论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成果,也符合西方各种理论由各自建构向相互借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著名小说家福克纳的第一部成熟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对叙事手法的大胆创新,使他成为“二十世纪的小说家中,一位伟大的小说技巧的实验家”。多视角、时序倒错以及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的使用充分显示了他在语言操作,技巧运用和谋篇布局等方面非凡独特的艺术才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