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析了农村学生体育权利的内涵与实现保障、体育教育资源与资源配置的内涵和影响农村学校学生体育权利均等化实现的教育资源配置因素,提出了在教育公平化下实现农村学校学生体育权利均等化的路径,旨在促进城乡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发展,尽可能地避免因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而影响农村学校学生享有法律赋予的平等体育权利。  相似文献   

2.
以成渝两地统筹城乡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的367所城乡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对城乡学校体育的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资源、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等失衡现象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城乡社会经济差异、城乡二元结构、教育经费投入悬殊、学校体育地位及学校体育资源配置落差等是城乡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坚持落实以人为本的城乡学校体育发展理念、构建良性互动的城乡学校体育发展结构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学校体育均衡发展体制和铸造三位一体的城乡学校体育均衡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科学地制定城乡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城乡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顺利推进。根据我国国情,城乡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采取范围由小及大、质量由低到高、梯次推进的策略,实现路径主要有城乡一体模式、农村社区模式和龙头带动模式。  相似文献   

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一体化发展理念;建立城乡统一、平等、开放的人事管理体制;建立城乡教师福利待遇均等化制度;建立城乡同步一体的师资建设制度;建立城乡教育投入均等化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新格局;建立城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制度;建立城乡学生择校的区域化制度.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揭示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异化,农村学校体育面临的挑战,提出因地制宜,设计各具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加强城乡学校体育的交往,扩大互动维度,加大农村体育教育投入,促进城乡体育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体育文化,学校体育文化走现代和传统结合之路等应然抉择的方向,以期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必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总结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应探索建立科学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管理体制、学校干部教师交流机制、教育公平调节机制、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等,提高城乡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而实现城乡教育"良性互动"、"双赢共进"。  相似文献   

7.
全纳教育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构建的一种新颖的教育理念.为了促使学校的体育教育能够与全纳教育思想相融合适应,学校要重视体育教育,要不断提高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师的水平,注重构建学生体育教育的评价体系及构建符合全纳教育理念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模式选择和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运用公共资源,为满足公民体育健身的共同需要,为其提供大致相等的体育健身公共产品和服务。我国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中存在着基本标准缺失、城乡和区域之间不均等的现象。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保障体育权利的角度出发,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适宜选择最低公平模式。为了实现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应当对公共服务职能转变、服务内容标准确立、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和构建体系完善机制的相关路径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基于学校体育生命安全的视角,通过解读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论述了学校体育具备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健康、认识生命,发展和保持学生生命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生命特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等价值功能;学校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在理念和教学内容上都具有相融性,在体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合在体育课程中,主动承担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外当代教育思想和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教育的本质和现代体育价值等因素对学校体育观念的影响。结合现代社会对“全人”教育的发展要求,提出学校体育的“成长教育观”。从多方面论证了学校体育“成长教育观”的建立,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更全面、更积极的意义,探索性地提出实现学校体育“成长教育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