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现状出发,论述了学校体育对生命存在、生命安全、生命维护、生命发展的"源本性、应急性、生活化、健康性"诉求;提出了学校体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育思想理念、组织管理机制、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等方面有机契合的措施,阐明学生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危机考验下,学校生命安全与生存发展必须作为学生首要素质的基本体育活动能力发展,构建置身生存全部,面向生活细节,体验健康人生的生活化、情境化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摘要:生命安全教育是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体现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体育的本源为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从生命安全教育的视角审视体育产生过程和体育起源学说。旨在探索原始体育的价值取向和隐性功能,进而分析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本源地位和作用,阐释体育教育中的生命安全教育品性,体现个体生命发展的安全需求,以期回归体育教育的本真。其研究价值在于为学校体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论:体育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带有明显的生存技能及安全教育特征;生命安全教育是体育的本源要素;进入21世纪的现代文明社会,生命安全教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问题更是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于学校体育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目的具有相似性、作用也具有统一性,因此在学校体育中实施安全教育十分可行。希望达到引导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学会保护生命的技能、确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提高保护生命的能力等目的,从而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学校体育中实行生命安全教育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如何应对疫情是学校体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研究认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学校体育具有重要价值:是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物质基础;是激活家庭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维系国民体质健康的重要基石;是科学防控新冠疫情的辅助手段。学校体育要发挥特殊使命:重视生命安全价值,为生命安全护航;立足健康本位价值,为全民健康助力;延展医疗辅助价值,为体医融合赋能。学校体育要积极践行担当:完善在线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居家体育学习质量;开发疫情体育课程,实行疫情体育长期教育机制;发挥体育教师力量,助力推动国民体质健康促进;发挥体育科研优势,服务国家科学防控疫情需求。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文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应对疫情是学校体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研究认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学校体育具有重要价值:个体层面价值,是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物质基础;家庭层面价值,是激活家庭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层面价值,是维系国民体质健康的重要基石;国家层面价值,是科学防控新冠疫情的辅助手段。学校体育要发挥特殊使命:重视生命安全价值,为生命安全护航;立足健康本位价值,为全民健康助力;延展医疗辅助价值,为体医融合赋能。学校体育要积极践行担当: 完善在线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居家体育学习质量;开发疫情体育课程,实行疫情体育长期教育机制;发挥体育教师力量,助力推动国民体质健康促进;发挥体育科研优势,服务国家科学防控疫情需求。  相似文献   

6.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马克思主义人学存在论作为理论依据,探讨学校体育与人之存在的哲学向度,建立面向生存境况的体育观念,并使学生获得永恒的体育关怀。学校体育追求学生的健康体魄、运动技能和健全人格,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学校体育以人性关怀为出发点,是指向人类生命健康、活跃和勇敢的教育活动,它所营造地是生命的狂欢,而不是身体的束缚。人类主体的探索求知,身体技能的动感体验,生命活力的极限挑战,是学校体育的教育责任和本质诉求。在身体实践的技艺中,探讨学校体育的存在根基,学生在体育中感受生命的教育关怀;在生命培育的教学中,审视学校体育的人学归宿,学生在体育中获得生命的意义追求;在体育存在的占有中,考察学校体育的生命境况,学生在体育中走向生命的完整自由。学校体育是人生命知识的教育形态,是人主体生成----的时空场域,是生存境界中自我实现的自由之路。人学存在论是学校体育的理论路向。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进行研究,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存在学生体质健康下滑、体育课程设置不科学、学生科学健身知识和健康素养不够、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时间不足,不同层次的体育课程衔接不够、场地设施不足等现实困境。所以加强学生身体教育、健康教育和运动技能教育;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构建衔接紧密、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体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体育的联合机制,发挥学校体育在健康战略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校健康与体育教育联盟”(AAHPE)致力于学校体育工作者与卫生健康领域工作人员共同协作,合力提升美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养与运动能力。通过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AAHPE的组织特征与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宗旨与指向方面,AAHPE倡导为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实现学生健康福利提供服务,对新型体育与健康教育理念的形成提供指导,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立法提供咨询。在结构功能方面,AAHPE通过预设的健康教育计划来规范学校对学生健康问题的认识;通过举办专业研讨会、建立专业委员会等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探讨为学生提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所需的各类知识与技能。我国可以借鉴AAHPE的运行方式,在国家统一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延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包容性,优化学生的健康行为;通过有效课程与教学提升学生对健康风险的认识,使用个性化信息指导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探讨高职体育教学的生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职院校教学的过程中,生命教育的理念受到人们的关注。生命教学是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的方向,能够加强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高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生命教育,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促进学生生命价值的提高。文章中对现阶段高职体育生命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几点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体育文化在现代教育、生活、工作中影响力度的不断加大,体能、健康、绿色、生命化等开始成为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但是如何在大学体育中融入生命教育,如何在融入的过程中,应对并解决目前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类威胁生命安全的隐患,如何保障大学体育健康化教学改革的质量和进程等,却是目前生命教育理念与大学体育教学理念碰撞并实践尝试应用中,尤其需要预先解决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文中尝试分析生命教育对大学体育健康化教育改革的影响以及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运用健康及阳光体育的相关理念,结合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阳光体育"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策略,对学校体育特色教学模式进行了剖析和论述,并提出了特色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自体育课程研究进入中国学校体育研究领域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还是"运动技能教学",一直是中国学校体育研究领域争论的问题。为解决体育课程"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中国学校体育史上曾出现过许多不同的理论假说,包括"2-1=1"策略的"体质教育论"、"1+1=2"策略的"课课练"、"2-1=2"策略的"运动技术健身论"及"1+X=?"策略的"健康教育论"。上述理论假说在不同年代的中国学校体育理论研究中各有侧重,各有缺陷。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程不仅应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青少年学生在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中增强体质"作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的重点,还应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评价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指标。为使中国的体育课程教学实践能增强学生体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1)以精准监测、精准分析、精准干预的"体质提升三精准"作为体育课程的增强体质导向;2)开发有效的、有趣的"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游戏";3)普及"体育趣味课课练";4)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5)强化"学科融合""课内外结合"及"家校结合"。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把"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融入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试行"知识与技术,体质与健康,能力与品德"的培养。把推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适应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服务。融入体育课教学中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依据课程设计理论,对研究性教学视角下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体育学》课程设计进行探讨,认为:《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四个方面;课程内容体系分为学校体育基本概述、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和学校体育管理五个模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模块细化为基本知识和研究课题两大部分;应从学习态度、掌握知识和研究能力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学习,其中以学生研究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评价为主要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从生涯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生涯教育的概念引入,提出可结合两者之所长,将生涯体育教育融入我国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探讨生涯体育教学的实现方式,分析阻碍生涯体育在教学中应用的因素,提出在生涯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供运用的诸多举措,包括:用生涯体育来转变传统体育观、转变教师教学中的绝对主体角色及运用生涯体育的理念合理配置体育课程等。研究表明学校的生涯体育教育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协助个人体育能力终生发展、适应未来环境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通过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认知的调查,提出要把学生放到第一位,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做到取长补短,给大学体育课程以正确的定位,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将体育真正融人大学生们的生活中去。要让学生得到体育锻炼的同时,更加了解体育的历史、体育的文化、体育的价值,充分挖掘大学生们潜在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就要加强传承体育文化,培养他们终身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7.
2001年颁布实施的新大纲将终身体育列入了学校体育的教学任务与目标,这是对学校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但在对新大纲进行分析研究和对学校体育观察以及参阅相关学校体育文章,得出的结论是:现在学校体育对运动技能的重视程度在迅速下降。文章通过论证运动技能与终身体育的内在关联作用,说明新大纲对运动技能的弱化处理对终身体育目标完成的负面影响,指出新大纲在确定终身体育目标与完成目标手段万面的考虑欠妥之处,希望引起相关政策制定者和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其开展要依据生命体本身所具有的个性、多样性、自主性,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生命体的创新性和潜力等素质。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将生命教育逐步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不同生命体的个性发展,实现体育课程从"健康第一"向"生命为本"的逐步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