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金晓炜 《考试周刊》2015,(45):148-149
认知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启示我们鼓励学生学会探究学习,作者在教学中实践探究式学习法,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探究式学习法往往流于形式,因此针对如何提高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探索,结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课教学实践,从探究式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点追求更有效的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探究式学习受到教学理论界和课程改革实践领域的密切关注,甚至成为我国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作为西方最新的认知理论的建构主义可以说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不仅是一个哲学概念,更是一种教学观念,其知识观、学习观、师生观等方面的思想对探究式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来源于杜威的“做中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让学生面对复杂、真实问题,运用已有的学科认知角度,通过驱动性问题组织、引导、展开教学活动[1]。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的定位与功能也发生了改变。学生“学”的本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的本质强调以培养学生个体的能力为导向。项目式学习中“教”与“学”的核心是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在对真实问题的解决中由学生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2]。  相似文献   

4.
付红周 《物理教师》2008,29(6):62-63
抛锚式教学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与情境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弹性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林雄 《中小学电教》2011,(Z2):87-89
认知负荷理论(The Cognitive LoadTheory)主要从认知资源分配的角度考察学习和问题解决。认知负荷理论在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等复杂性学习领域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并逐渐从一个强烈关注呈现形式的教学信息设计理论发展成为一种全方位的教学设计模型,成为E-Learning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基础支持理论。  相似文献   

6.
探究式学习作为目前课程教学理论领域和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实践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热点和难点,正日益受到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密切关注。网络为信息社会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探究式学习的过程都可以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找到实践支点。  相似文献   

7.
探究式学习作为目前课程教学理论领域和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实践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热点和难点,正日益受到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密切关注。网络为信息社会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探究式学习的过程都可以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找到实践支点。  相似文献   

8.
黄友华 《快乐阅读》2011,(16):37-38
提出问题与解决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职业技术学校专业理论学科探究式教学课堂,教师必须努力创设学科问题情境,使学生不断在学科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认知心理学的现代研究促进了数学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认知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人们更加关注数学学习中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理解及数学问题解决。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理解是数学学习的关键;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浅析基于探究式学习的大学课堂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阐释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基于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内容为起点,分析了基于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的意义及其产生的理论基础,研究了基于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实施的内外部条件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的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1.
嵌入在工作情境的非正式学习、社会化学习是企业学习的最重要方式之一。社会化媒体是一个开放、协作的读写网络,天然具有支持企业非正式学习的能力,它为企业员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增强问题解决能力,促进企业知识分享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手段。社会化媒体支持的企业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生态环境,强调组织记忆与知识的积累,强调员工参与和问题解决。社会化媒体支持的企业学习应以社会化学习为核心,其设计需要从学习主体、内容生成方式、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从而构建有效的企业学习框架。  相似文献   

12.
梅耶的多媒体学习研究是由基本假设、学习科学、教学科学和应用领域构成的严谨科学体系,是一门扎根于理论的循证科学,其最终落脚点在于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和优化教学。数字化学习是多媒体学习科学研究重要的实验场和应用领域,梅耶及其同事紧紧抓住数字化学习的内涵,提出了基于信息获取的接受学习、基于反应强化的训练学习和基于知识建构的引导发现学习三种层次递进的学习方式。在这三种数字化学习的实践中,多媒体原则、一致性原则、接近原则、人性化原则、分段原则和前训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而辅助性示例原则和训练原则则非常适用于以程序性知识为焦点的训练型数字化学习。在以问题解决为焦点的引导发现型学习中,游戏与仿真型学习和网络在线协作学习最能体现问题解决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individual versus collaborative learning was investigated as a function of instructional format among 140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domain of biology. The instructional format either emphasized worked examples, which needed to be studied or the equivalent problems, which needed to be solved. Because problem solving imposes a higher cognitive load for novices than does studying worked examples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learning by solving problems would lead to better learning outcomes (effectiveness) and be more efficient for collaborative learners, whereas learning by studying worked examples would lead to better learning outcomes and be more efficient for individual learners. The results supported these crossover interaction hypothesis. Consequences of the findings for the design of individual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李强 《考试研究》2021,(2):3-13
浙江省2019年初中教育质量监测数据的再挖掘,揭示了初中学生学习品质的发展水平、结构特征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学生学习动力、一般领域学习策略以及数学问题解决策略和科学探究策略中等偏上,自主学习习惯及语文阅读策略相对薄弱。学习品质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性相关,学习动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特定学科的学习策略,再次是自主学习习惯。教师教学和家庭教育等因素能通过学生个性品质对其学习品质产生影响,也能通过对学生一般领域学习品质和特定学科学习策略的影响来影响学业成绩,这与2018年浙江省小学生学习品质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远程教育生源复杂,若不考虑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与需求,势必会降低远程教育的质量,因此如何为远程学习者提供差异化教学,是当前远程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起着导向作用,与学习活动及学习支持的设计息息相关,差异化教学目标设计是远程教育差异化教学的基础工作。在微观视角下,远程教学目标的差异化设计应以学习过程三阶段(即信息接收、信息组织与分化、问题解决)假设为基点,使用言语信息和智慧技能来解释行为目标,用问题解决来解释生成性目标。由于行为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有其各自的差异化设计要素,以及远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学习偏好,因此将教学目标的差异化设计要素与学习者的学习偏好相匹配,即可形成微观视角下远程教学目标的差异化设计流程。这一设计流程为如何设计差异化教学目标以及开发测量学习者特征差异的实践工具提供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学力问题已成为解决与克服学校教育问题的关键,而教师自身的素质缺陷正是制约学生学力提高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7.
工作场所的混合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5):121-124,135
文章以工作场所的混合学习为研究对象,给出了工作场所混合学习定义,即工作场所混合学习是指成人在工作场所内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或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进行的综合学习活动,包括工作活动混合、学习活动混合、学习技术混合和学习环境混合。阐述了工作场所混合学习构成要素和混合特性,并从学习角度和环境角度对混合学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编程课程的深度学习具有一定的领域特殊性,体现为学习者深度应用编程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程序设计策略构建与编程自我效能感培养。项目式编程学习不应局限于学习者对于领域知识的理解与配对应用,更需要关注学习者在项目驱动的编程问题解决过程中程序设计策略的构建与迁移。本研究以优化设计项目式编程学习为核心目标,融合编程领域深度学习的特殊性,构建项目式编程学习“四层”过程模型;基于编程方案生成与评估以及程序设计策略构建等过程,梳理编程项目设计原则;结合程序设计支持技术、阶段性结果及启发性问题,结构化地设计促进学习者有效完成程序设计的项目支架。学习者自我感知的程序设计策略水平和编程自我效能感在前测与后测中出现了显著性差异,验证了编程项目设计原则与项目支架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学习设计的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描述了一种研究活动,此项活动由参与澳洲大学教育委员会“AUTC”资助项目的研究者负责的。AUTC资助的项目为信息和传播技术及其在弹性学习中的作用。此项目旨在研究和开发通用型学习框架,以便为高等教育提供技术增强型高效能学习经验。鉴于此,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寻求通用型学习设计的处方,来促进建构知识解决问题。本文总结了所做的各项研究工作,并说明了研究过程中开发的通用学习框架。  相似文献   

20.
刘铭  武法提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87-92,114
为解决“互联网+”时代学习路径辨识难、个性化学习信息过滤难、学习碎片化等“富信息时代”典型学习问题,文章以构建学习服务模式作为问题解决的切入点,采用系统论方法以学习场景作为分析单位,探究了场景化理念的内涵,发现“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具有基于用户场景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特性和信息增值效用;构建了学习场景模型,由学习者、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和学习活动四要素及其各自构成元素组成;以场景化信息传播模式为基本框架推演出场景化学习服务模式的结构模型,由学习需求分析、学习资源推荐、潜在交互场景生成、学习场景切换、交互场景生成、学习服务效果评价以及修改七个模块构成;确立了场景化学习服务学习延续性、学习资源推荐强度和场景边界划分三项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