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出版介质的演进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先后出现过甲骨、简策、缣帛、纸张、磁带、光盘等介质;近年来,互联网和手机的出现,又为出版介质这个大家庭增添了新的成员.简策从发明到普及大概用了近千年的时间,纸张用了300年的时间,唱片用了30年的时间,磁带用了20年,互联网不到10年,手机作为出版物到今天不过几年的时间.这说明新介质的发明速度越来越快,普及的时间越来越短.从光盘开始,出版物已经进入到了数字出版领域,互联网的出现,更是使数字出版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相似文献   

2.
张立 《出版参考》2007,(7S):10-11
在中国,出版介质的演进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先后出现过甲骨、简策、缣帛、纸张、磁带、光盘等介质;近年来,互联网和手机的出现,又为出版介质这个大家庭增添了新的成员。简策从发明到普及大概用了近千年的时间,纸张用了300年的时间,唱片用了30年的时间,磁带用了20年,互联网不到10年,手机作为出版物到今天不过几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纵览出版业数千年历史,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信息载体的变化有着重要联系。从甲骨、竹简、帛到纸张,出版业经历着一次又一次激动人心的革命。 互联网作为一种革命性的生产力工具,在出版业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它与传统出版业的整合,必然结束一个传统出版时代。网络出版的出现,促使传统纸介质的分子书向比特介质的电子书转化,出版业将发生一场最彻底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陕西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 《今传媒》2009,(6):7-9
数字出版是指以互联网、手机及专属阅读器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支付为主要交易手段的出版和发行方式.其中由内容提供商、数字出版商、技术提供商、通讯渠道商及读者构成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主体.数字出版内容涵盖互联网出版、跨媒体出版、按需出版、数据库出版、电子出版、网络游戏动漫出版、艺术典藏数字出版、在线出版、手机出版和音像制品出版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3G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手机出版将成为数字出版的主流并最终将数字出版推向产业化和规模化.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手机出版业发展现状,接着又分析了我国手机出版业的发展困境,最后提出,手机出版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手机出版自身传播特点的优势,从产业链、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推广营销策略等方面来谋求手机出版业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和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催生了一种依托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新型出版形态--电子数字出版.传统出版载体纸张的垄断地位被打破,网络、计算机、手机、MP4、MP5等都成了数字出版物的内容载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数字出版正在迎来发展良机。由于电子纸兼具纸张的阅读体验和电子显示的高速、轻便、快捷,基于传统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统阅读将面临着千年未有的新变局。而《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也提出了推动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内容为王”应对数字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数字出版正在迎来发展良机。由于电子纸兼具纸张的阅读体验和电子显示的高速、轻便、快捷,基于传统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统阅读将面临着千年未有的新变局。而《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也提出了推动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传统出版该如何应对数字出版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数字出版正向我们席卷而来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传承人类知识、思想、信息的技术手段和介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今天,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支付为主要手段的数字出版的浪潮正在向我们席卷而来.纸张已经不再是书的唯一载体,不再是阅读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出版已成大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在全球普及,出版业从介质的更新、流程的再造,到内容的管理、阅读方式的改变,数字化已经渗透到出版业的每一个环节中.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业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延伸和扩展,这不仅丰富了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也改变了传统出版物的生产方式和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11.
李熙 《出版参考》2013,(15):18-19
2012年到2013年的手机出版产业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也算是亮点多多,除了继续领先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发展外,还有其他的助力因素在推动着手机出版的扩展壮大:全国手机用户已达到10亿,手机出版已成为部分出版社数字出版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智能手机得到普及,已成为最重要的阅读终端;更多的出版社和渠道商合作,优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和互联网的迅猛扩展,传统出版业日益加快从出版工艺到出版介质再到出版物传播与流通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出版成为继传统的纸介质出版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数字出版的新情况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识数字出版 经历了"电子出版"、"网络出版"、"跨媒体出版"等概念,新型数字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科技对于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新发展,最终可以用"数字出版"来概括.1.数字出版的内涵与外延"数字出版从广义上说,只要是用二进制这种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它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①在这个大范畴下涵盖了互联网期刊和多媒体网络互动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博客、在线音乐、手机出版、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等多种业务样态.  相似文献   

14.
移动阅读时代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预示着移动阅读时代的来临和数字出版产业的兴起。虽然数字出版的蛋糕越做越大,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本文从制度、技术、客户、产业链等方面分析了电信运营商、内容供应商与终端制造商合作的新商业模式并从内容和产业链价值整合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数字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金甦 《今传媒》2016,(7):114-115
对于全媒体时代而言,非核心类高校学报出版的发展已经充分地与互联网、手机网络等新型的媒体介质融合到一起.运用出版途径去寻找创新元素、利用媒体介质发展高校学报的出版路径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探索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萌 《出版广角》2015,(10):14-16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数字出版产品的基本形态已经基本显现.然而在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多种形态中,人们只是有限地接触了少数的几种,并没有出现出版人所预期的全民阅读局面.本文针对当前数字出版理论不足,以及数字出版普及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逐步推进数字出版全民普及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数字出版产业与数字出版趋势两方面对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剖析,对互联网手机热潮、教育出版社服务化转型、电子书产业链各环节进程、儿童出版数字化发展进行了详细梳理与点评;并就数字出版移动化、社会化阅读、科技创意数字出版三大数字出版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8.
2007年3月27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我国首个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05-200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首次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进行了全方位梳理与总结。内容涵盖了互联网出版、电子图书、游戏出版、手机出版、数码印刷、数字版权保护等诸多方面,范围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  相似文献   

19.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网络传播也渗透到各行各业.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互联网的传播对于中国出版业有什么样的影响,作为中国互联网的佼佼者--搜狐公司(以下称"搜狐")又是如何部署信息时代的数字出版战略的,本文将作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到2013年的手机出版产业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也算是亮点多多,除了继续领先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发展外,还有其他的助力因素在推动着手机出版的扩展壮大:全国手机用户已达到10亿,手机出版已成为部分出版社数字出版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智能手机得到普及,已成为最重要的阅读终端;更多的出版社和渠道商合作,优质内容资源不断进入中下游环节;"大数据"概念的兴起,使个性化推荐和专业化的服务等完善着手机出版的服务功能,等等.如果说互联网时代是以开放、免费、共享为基础的资讯内容时代,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是以收费为基础,以服务用户为目的的优质版权内容时代.手机出版前景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