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关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介质的演变看出版转型.在中国,出版介质的演进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先后出现过甲骨、简策、缣帛、纸张、磁带、光盘等介质,近些年来,互联网和手机的出现,又为出版介质这个大家庭增添了新的成员.简策从发明到普及大概用了近千年的时间,纸张用了300年的时间,唱片用了30年的时间,磁带用了20年的时间,互联网则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而手机作为出版媒介到今天也不过用了几年的时间.这说明新介质的发明速度越来越快,普及的时间越来越短.从光盘开始,出版物已经进入到了数字出版领域,互联网的出现,更是使数字出版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相似文献   

2.
张立 《出版参考》2007,(7S):10-11
在中国,出版介质的演进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先后出现过甲骨、简策、缣帛、纸张、磁带、光盘等介质;近年来,互联网和手机的出现,又为出版介质这个大家庭增添了新的成员。简策从发明到普及大概用了近千年的时间,纸张用了300年的时间,唱片用了30年的时间,磁带用了20年,互联网不到10年,手机作为出版物到今天不过几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传媒的迅猛发展和文化体制的深入改革,图书出版已进入"按需出版"、"跨媒体出版"和"市场营销"的时代."将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储存起来,并根据需要组合成各种内容的出版物,分别输出在纸张、磁带、光盘等介质上,实现一种资源多种开发、一次制作多种形态输出的信息资源传播方式"巳成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数字出版已成大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在全球普及,出版业从介质的更新、流程的再造,到内容的管理、阅读方式的改变,数字化已经渗透到出版业的每一个环节中.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业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延伸和扩展,这不仅丰富了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也改变了传统出版物的生产方式和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英国出版家说过:“我认为作为出版主要是传递信息,而这些信息就是商品。”确实,图书的出版与生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岁月。纸张的发明,活字印刷的发明,在出版史上起到过伟大的作用,直到今天出版的图书、画册等等,绝大多数还是以纸张作为出版印刷的原材料。但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更新,社会上的信息也更加丰富,这就要求出版物快速度、高质量地传递这些信息,如现在的磁带、录像、光盘等出版物,都是出版社在新形势下,采用新的信息载体。信息既是商品,图书则是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因此图书被  相似文献   

6.
李萌 《出版广角》2015,(10):14-16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数字出版产品的基本形态已经基本显现.然而在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多种形态中,人们只是有限地接触了少数的几种,并没有出现出版人所预期的全民阅读局面.本文针对当前数字出版理论不足,以及数字出版普及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逐步推进数字出版全民普及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和互联网的迅猛扩展,传统出版业日益加快从出版工艺到出版介质再到出版物传播与流通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出版成为继传统的纸介质出版  相似文献   

8.
出版网络化时代下编辑角色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溯及远古时代,结绳、甲骨、竹简、布帛等记载了人类古代文明.其后,纸张一直是我们传承文明的主要载体.公元105年,中国发明了造纸术,1000多年前发明了雕版印刷,1041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西欧在公元4世纪时就出现了抄本,1450年发明了铅字印刷机,至20世纪80年代,纸质出版物仍然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媒体.但是,随着网络传播的出现及其应用的快速普及,传统出版模式被打破,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出版网络化使传统出版形式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从而进入全新的出版时代.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和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催生了一种依托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新型出版形态--电子数字出版.传统出版载体纸张的垄断地位被打破,网络、计算机、手机、MP4、MP5等都成了数字出版物的内容载体.  相似文献   

10.
光盘的保护及维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献信息存储载体的发展是与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的,走过了从低级天然载体到人工载体的曲折历程。从甲骨、金石到简策、练昂和纸张,再到现代的胶质、磁性介质、光介质和光磁介质,都体现了信息存储载体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发起于60年代、发展于70年代、成熟于80年代、广泛应用于90年代的光盘,如今已经成为信息海量存储的主要载体。今天,以光盘形式存储的各种文献信息以迅猛的发展势头呈几何级增长。面对光盘数量日益增长的浪潮,作为文献信息集散地的图书馆收藏以光盘为载体的文献信息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然而,光盘作为现代信息…  相似文献   

11.
数字出版虽不断升温且渐成燎原之势,但对于它的理解却莫衷一是.严格意义上,数字出版与出版的数字化迥然有别.后者只是将传统出版物从纸介质转换为数字化形式(如光盘),前者作为一种崭新的出版理念和业态形式,指的是内容产业的数字化生产和经营.  相似文献   

12.
陕西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 《今传媒》2009,(6):7-9
数字出版是指以互联网、手机及专属阅读器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支付为主要交易手段的出版和发行方式.其中由内容提供商、数字出版商、技术提供商、通讯渠道商及读者构成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主体.数字出版内容涵盖互联网出版、跨媒体出版、按需出版、数据库出版、电子出版、网络游戏动漫出版、艺术典藏数字出版、在线出版、手机出版和音像制品出版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一千八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造纸法,一千三百年前发明了雕板印刷。在纸张发明之前,我国古代的人们曾用许多不同性质的材料,如:龟甲、兽骨、铜器、石头、竹签、木板、丝织品等,作为书写文字的材料。纸张发明之后,书籍改用纸张抄写。一般认为简策是中国最早的书籍,由于古代书籍使用的材料不同,书籍的形制各不相同。一在造纸技术发明之前,我国最早出现的正式书籍是写在竹木简上的简策,古人把竹木劈成狭长的细条,经过刮削整治后在上面书写文字。单独的竹  相似文献   

14.
馆藏出版物面临着纸张变黄发脆,磁带消磁,光盘制品机械划伤等问题,因此抢救这些濒危出版物意义重大.本文以中国版本图书馆样本资源抢救工程为例,讨论濒危出版物样本的界定标准,研究濒危出版物样本的抢救原则与抢救方式,分析抢救濒危出版物样本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数字时代电子阅读器界面设计思路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出版业日益加快了从出版工艺、出版介质乃至出版物传播与流通方式等方面向数字化转型的脚步,数字出版成为继传统的纸介质后的一种新型出版形态。以数字出版带动整个出版产业的现代化已成为当今出版业的发展趋势[1]。  相似文献   

16.
目前,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相结合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是以书、刊为主体,通过配套的光盘或网站,为书、刊提供内容更丰富、表现形式更形象直观、交互性更强的增值产品或服务,以提高纸介质出版物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能借助纸介质出版物的销售实现电子媒体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传承人类知识、思想、信息的技术手段和介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字出版应运而生.数字出版是指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并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到2013年的手机出版产业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也算是亮点多多,除了继续领先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发展外,还有其他的助力因素在推动着手机出版的扩展壮大:全国手机用户已达到10亿,手机出版已成为部分出版社数字出版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智能手机得到普及,已成为最重要的阅读终端;更多的出版社和渠道商合作,优质内容资源不断进入中下游环节;"大数据"概念的兴起,使个性化推荐和专业化的服务等完善着手机出版的服务功能,等等.如果说互联网时代是以开放、免费、共享为基础的资讯内容时代,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是以收费为基础,以服务用户为目的的优质版权内容时代.手机出版前景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9.
纵览出版业数千年历史,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信息载体的变化有着重要联系。从甲骨、竹简、帛到纸张,出版业经历着一次又一次激动人心的革命。 互联网作为一种革命性的生产力工具,在出版业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它与传统出版业的整合,必然结束一个传统出版时代。网络出版的出现,促使传统纸介质的分子书向比特介质的电子书转化,出版业将发生一场最彻底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2014年10月17日,由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主管,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主办的新疆网络手机出版平台(读读精品出版网)正式上线。这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互联网(手机)出版资质的新疆唯一以维吾尔、汉、哈萨克3种文字出版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及期刊的专业网络手机出版平台,互联网英文域名为www.dudubook365.com,中文域名为"读读精品出版网"。该网站由数字化制作平台、数字出版平台、网络营销平台和数字印刷平台4个子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