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多家长被孩子的"多动"所苦恼,其实许多孩子的"多动"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他的内心,他始终是一个剧作家,他的头脑就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一刻不停地转,我爸爸这一生从来感受不到"知足常乐"和"随遇而安"的心境。晚年的日子里,他一直为写不出东西而痛苦。这种痛苦不像"文革"时期的恐惧那样咄咄逼人,人人不可幸免。这种痛苦是只属于他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廖红平 《考试周刊》2011,(38):93-93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老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教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到目前为止,数学复习课还没有一个基本公认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我就如何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谈点自己的体会,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我却愿意“折腰”,这里的“折腰”,是指见到老师就恭恭敬敬地鞠一躬,然后礼貌地问候一声“:老师好!”说实话,以前我见到老师从来不问好。一是因为我紧张、害怕,见到老师就像老鼠撞上猫,不是用"隐身术"——躲在墙角,就是一溜烟地跑了。二是我在班上的成绩中等,既不像尖子生那样被老师视为"掌上明珠",也不像差生那样和老师"形影不离",所以我对老师怀有一种陌生感,这使我见到老师就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5.
给“灰色学生”多一些阳光——谈对中等生的关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班级管理中,我都一直沿用了"抓两头,带中间"这条成功经验,但是在实践中这条成功经验渐渐转变成了"抓两头,淡中间"这一现状.占班级多数"中等生"的成绩和表现平平,不像优等生那样鹤立鸡群,也不像后进生那样让人牵肠挂肚.  相似文献   

6.
"数学数学,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代数繁,几何难",这是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这也充分说明了数学是一门枯燥和繁琐的学科,数学不像化学、物理那样有"好玩"、"有趣"的实验课,也不像生物,地理那样贴近生活,所以在教学中,应积极进行愉快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高效率的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7.
顾永芬 《考试周刊》2009,(39):77-77
散文素以"形散而神不散"而为人所称道。散文不像小说那样有连贯的情节,不像诗歌那样有动人的节律,但它有本身的特点。阅读和学习散文一定要抓住其特点,课堂教学亦然。  相似文献   

8.
"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既不像媒体报道的那样逆反、迷茫,也不像社会群体下意识中的那样浮躁和贪图享乐,事实上,他们是在传统、经典和时代三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比之于前辈,身上更多了一些时代狂飙的影子,然而内心的渴望和向往,依然是正常的,遵循于传统的道德发展序列的。"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的成长,需...  相似文献   

9.
郑志军 《考试周刊》2012,(27):70-70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而是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效率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及听课的反思谈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0.
【教学现状】复习课低效或无效现象俯拾即是。复习课最难上,它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但复习课又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教研员的我,习惯性打开近年来课堂观察笔记进行梳理时发现:数学复习课依然普遍存在追求大容量、高"密度"的"狂轰滥炸"现象,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深怕漏教了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创作《史记》,既不像一般思想家那样通过立言进行思辨,也不像《资治通鉴》那样仅仅为统治者提供政治借鉴,他是要通过"一家之言"表达自己对天人关系的科学认识,从而探求社会历史的更替规律。本文从作家创作的科学意识入手,认识太史公的创作精神,包括家学渊源、创作宗旨、创作态度及原则等。  相似文献   

12.
学校年年订阅《教师博览》,可是杂志送来后就不知去向了。一开始以为是邮递员途中或被传达室弄丢了,后来才发现是被情有独钟的老师们抢着"珍藏"了。这成了阅览室管理员的一块心病。没办法,后来只有自掏腰包订阅品读了。汲取《教师博览》营养多年,发觉她不像其他教育杂志那样过于单调,就教育论教育,  相似文献   

13.
"非虚构"一般涉及文学性"非虚构"与非文学的"非虚构"两大类型。"非虚构"体现着一种时代精神。"非虚构"自身存在着一些深层悖论,远不像预想的那样简单。  相似文献   

14.
赵斌 《教师》2012,(1):47-48
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它要求文章: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而语文的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亦讲究凤头、猪肚、豹尾。  相似文献   

15.
中等生向来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他们既不像优秀生那样被班主任高看一眼,视为珍宝,也不像后进生那样被班主任倍加关注。可是,近年来,在一些初中毕业班中,“中等生”俨然成为班主任的“新宠”,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16.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他以"篡位者"、"阴谋家"、"虚伪阴险"的形象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历史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在这样一个"反面典型"身上,我们却看到了在他身上所闪现的人权思想光辉。无论是在他身为草莽之时,还是在他登极宝殿、君临天下之时,他都是一位人权思想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7.
马凤肖 《时代教育》2010,(1):211-211
如何改变小学生写作文总是写扶老奶奶过街,给老师送伞,借给同学橡皮之类的"套子"故事,笔者不像以往那样批评学生,而是经过反思,在教学上找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朱娅 《考试周刊》2011,(91):52-53
"现在的语文课,越上越不知道该怎么上。"这成了许多语文老师的经典独白。难怪,语文课不是像白开水那样乏味,就是像打翻五味瓶那样酸甜苦辣咸兼有。语文课到底该有哪些"味"?第一"味":净1.撕掉满课的"标签"。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老师们在不断探索,不断前行。但不得不承认,课堂上的"标签"越来越多了。仅举两例便可见一斑:(1)给尊重学生贴"标签"。表现在问题的探讨上,老师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梅清姿神韵,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梅花有傲雪抗寒的斗争精神,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又有孤高亮节,不同流合污之品格,所以又与兰、竹、菊一起被誉为"四君子"。但在中国的传统名花中,梅花是后起之秀,不像桃李、芍药、荷花那样显眼。"《离骚》遍携香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渐有赋咏,而偶然寄意,视之亦与诸花等。"到了两宋时梅花最终被推为"群芳之首",成为了崇高文化的象征。爱梅和咏梅已成为宋代社会的一种普遍风尚。  相似文献   

20.
梅清姿神韵,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梅花有傲雪抗寒的斗争精神,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又有孤高亮节,不同流合污之品格,所以又与兰、竹、菊一起被誉为"四君子"。但在中国的传统名花中,梅花是后起之秀,不像桃李、芍药、荷花那样显眼。"《离骚》遍携香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渐有赋咏,而偶然寄意,视之亦与诸花等。"到了两宋时梅花最终被推为"群芳之首",成为了崇高文化的象征。爱梅和咏梅已成为宋代社会的一种普遍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