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索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投掷技术,采用了高速摄影机与影片分析,对车荣祥等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过程中,身体水平速度和器械(标枪)速度、身体躯干角度的变量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从而,揭示了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秀标枪选手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结构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定点拍摄的方法拍摄了全国田径锦标赛选拔赛中我国优秀男标枪选手前6名、女选手前4名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的投掷技术动作,并进行了解析.获得了我国优秀标枪选手最后用力阶段技术模式,并据此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能反映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结构本质特征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投掷项目最后用力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对铅球、标枪、铁饼最后用力技术进行科学的研究,得出:铅球、标枪、铁饼三者最后用力时起点不同;器械的出手路线不同;三者最后用力动作决定成绩的因素相同;用力的顺序和目的相同;用力顺序中的"用力"是人为的用力过程,不是被动过程,是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从而为投掷运动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优秀标枪运动员比赛技术以及国内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技术图片的分析,结合自己多年来教学、训练体会,对投掷标枪左侧支撑技术在最后用力过程中的工作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右侧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时右侧技术 (右手投枪 )运作进行图像解析 ,获取相关运动参数并进行综合分析 ,分析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存在着最后用力准备阶段超越器械不充分 ,用力阶段发力顺序不合理等问题。分析研究可为一步改进技术 ,指导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的非投掷臂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物力学原理,运用现场技术统计,对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非投掷臂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投掷臂技术正确与否,对标枪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投掷项目最后用力阶段右腿技术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对我国部份男子铅球、标枪、铁饼运动员最后用力过程中右腿技术特征进行了运动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个项目最后用力过程中右腿工作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标枪投掷步教学重点难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并结合多年田径教学实践对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对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重、难点,应根据各步技术在投掷步阶段所起作用和最后用力发力的时机和发力的过程来确定,进而对抓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近些年出现的转体投掷标枪技术和传统的直拉引枪技术进行比较 ,发现其重要的特点是转体中完成引枪 ,转体程度圈套 ,最后用力阶段躯干同时绕垂直轴和水平轴转动 ,最后用力距离加大。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特征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函调教练员、运动员以及查阅文献资料,获得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某些技术和素质指标,并与国外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比较分析,发现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在灵巧性和最后满弓动作技术上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在最后用力时工作距离短,投掷臂另一侧支撑较弱等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的动作技术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交叉步右脚着地后,左膝水平速度与重心水平速度显著相关(γ=0.7302,P<0.01),加速左腿的前摆有助于重心水平速度的回升;影响标枪出手速度的灰色关联排序中首要因素是标枪离手时左膝角,说明左腿迅速而充分的蹬伸对出手速度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学术界出现的"伸直"派和"未完全伸直"派两大观点,作者对我国优秀男女标枪运动员在最后用力时相标枪出手瞬间肘关节所呈现的角度变化以及手腕控枪动作特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得出:(1)在标枪出手瞬间,手腕握枪的形态是掌心向上、引枪臂呈微曲(未完全伸直)状况;(2)从运动力学的角度讲,直臂引枪能增加最后用力时的工作距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手臂做鞭打动作时的生物学和技术形态学角度来看,它既不符合肌肉用力的生物学特点,也不符合技术形态学特点。  相似文献   

13.
对投掷手榴弹、标枪、铁饼、铅球器械的握持方法、预备姿势、助跑、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技术动作的共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一)肌肉用力特点分析掷标枪时,参予用力的肌群是很多的,它是按一定先后顺序作一次振幅较大的"爆发式"用力.从肌电图得知:熟练的标枪运动员的神经和肌肉的协调性特点是,投掷者的腿和投掷臂的生物电由预备阶段过渡到结束阶段不断提高,到最后用力时达到最大的活动.在超越器械时,三角肌因放松拉长暂时降低了活动范围,在最后用力时才作强有力的收缩.背阔肌和胸大肌在最后用力时活动范围不大,因而在投掷标枪中不起重要作用.最后用力时,左右股直肌的生物电活动更为强大,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掷标枪后备人才最后用力投掷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优秀青少年标枪运动员的技术进行分析,分析我国的青少年标枪运动员的掷标枪技术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最后用力时的右脚着地发力不积极;左膝关节弯曲过大,并在出手时没有充分伸展;投掷手臂没有明显的延迟动作。  相似文献   

16.
在投掷运动项目中,标枪是技术性较强的项目之一,而技术的关键又在纵轴用力。本文通过对影响纵轴用力因素的分析,旨在解决学生在标枪学习中难以掌握正确技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左侧支撑技术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左侧支撑技术是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其重要作用和意义已在标枪教学和训练中引起广泛关注和足够重视.为此,着重从左腿支撑、左肩制动和左腿蹬伸三个阶段七个方面,对影响左侧支撑技术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阐述,以期能为标枪教学和训练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院女标枪运动员唐国丽的情况:1.全面身体素质和标枪技术已有一定的基础(最高成绩49.56米).2.专门力量较弱(反映在原地投32.80米).3.技术上,由于交叉步过高过大,造成最后一步的降速,破坏了助跑最后用力的衔接动作.1979年的训练设想是:在继续进行全  相似文献   

19.
标枪纵轴用力技术教学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津体育学院本科生标枪技术教学的纵轴用力问题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促使学生掌握纵轴用力技术,并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教学实践,对标枪技术中沿纵轴用力的这一关键技术在教法手段上进行了探讨,力求探索出一条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较快、较好地掌握掷标枪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