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意义]研究网络环境中学术用户的探索式搜索行为特征,设计专业的信息服务策略,帮助馆员精准定位用户需求,提高服务的准确率。[研究设计/方法]以探索式信息搜索的3个不确定性为核心,整合探索式搜索行为的知识构建、问题情境与认知阶段,分析用户的领域知识和搜索技能对探索式搜索行为的影响。[结论/发现]根据先验知识集合将学术用户分为4种类型,结合用户搜索过程中的不确定种类与认知阶段,分别提供基础型、辅助型、辅导型和专业型服务。[创新/价值]围绕探索式搜索行为的不确定性,提出探索式搜索行为的认知过程框架及分类型分阶段信息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2.
学习团队协作信息搜索的共享心智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对协作信息搜索进行深入研究,为专业化协作信息搜索系统平台建设优化等提供启发和借鉴。[方法/过程] 聚焦于学习团队的信息搜索行为,以高校学生为研究样本,以共享心智模型为切入点,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讨协作信息搜索中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建构过程。[结果/结论] 识别出四大核心环节——个体感知与探索、团队任务解析、团队信息收集和团队信息整合,并理清各环节的认知活动与共享心智模型内容要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在科研工作者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不同任务情境下科研用户网络信息搜寻过程中认知理性和行为特征、学术信息的评判标准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为科研用户信息行为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过程]运用发声思维研究方法,从不同任务情境视角对科研用户信息搜寻过程中网络学术信息评判与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与分析科研用户网络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理性与其根源。[结果/结论]在不同任务情境下科研用户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选择与评判是多侧面维度、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存在共性与差异;任务情境是科研用户心智模式塑造和网络学术信息意义建构过程中的关键条件变量;网络环境中的科研用户网络学术信息搜寻行为与搜寻过程是有限理性的,任务情境是有限理性行为的关键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探究学习小组在线知识协作中的用户角色及其行为与分布特征。研究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小组在线知识协作中的用户角色特征,帮助信息服务提供方为不同角色的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方法/过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某课程在线学习协作平台的1096份协作日志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学习小组在线知识协作中,领导者起到带头和引导的作用,实质内容提供者专注于提供内容,存在内部微协作之外但较少与其他用户进行沟通交流,管理维护者纠正协作中其他角色的编辑漏洞和失序行为并与小组中的关键用户保持较为紧密的联系,社交连接者在协作中起到的沟通连接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旨在分析协同搜索用户在信息搜索任务过程中的交流内容与模式,从而理解协同搜索用户的关注重点与搜索过程。[研究设计/方法]基于书籍交互检索平台(CLEF-Social Book Search)设计实验,共招募18名被试完成两种搜索任务,通过录音记录对话并对其进行编码和分析,总结交流内容特征和模式。结合任务类型、认知类型组合、服务器记录的搜索交互行为日志以及问卷收集的搜索体验进行了探索分析。[结论/发现]从交流内容上看,协同搜索用户主要理解与评判书目信息、商讨搜索任务计划;比起认知类型不同的用户,相同认知类型的用户在操作交互方面交流更多,在评判决策方面交流较少。交流模式依据讨论内容比重可分为理解评判型、评判主导型、均衡交流型三种,评判主导型用户的任务完成满意度最高。[创新/价值]协同搜索用户的交流反映出搜索过程中需要与同伴商讨协同的焦点,也是需要系统提供协助的重点,给协同搜索系统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针对协同搜索的交流内容设计的编码系统对相关的协同交流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借鉴流理论及游戏挑战与技能平衡的原理和方法,提出并检验促进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挑战与技能平衡的策略。[方法/过程]分析挑战与技能的平衡如何促进或制约流体验的产生,总结实现挑战与技能静态与动态平衡的原理。提出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挑战与技能平衡的4个策略并运用于文献类型学习游戏《知识工厂》的挑战系统设计中,使用实验方法加以检验。[结果/结论]知识挑战主导策略有助于设计出符合学习内容特点的游戏任务,利用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能够建立与玩家技能水平动态平衡的挑战系统;游戏支架引导策略有助于降低挑战难度;学习内容分解策略有助于设计出符合循序渐进教学规律的信息素质教育游戏;交互操作简化策略有助于减轻认知负荷。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基于社交网络开展群组式阅读推广,有利于扩大社交网络对阅读的积极功效,实现读者系统性、深层次、有意义的阅读。[方法/过程] 对基于社交网络的群组式阅读推广的内涵意蕴、环境构成要素、实现策略进行论述,并在阅读推广过程中,对该模式进行实践应用。[结果/结论] 案例研究显示:基于社交网络开展群组式阅读推广具有提高读者阅读成绩与思维层次,增强阅读主体意识及交互激励行为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在顺应LAM整合领域国际潮流的同时,探索一条可以为相关各方共同接受又可以发挥图书馆优势的馆藏资源体系架构,保障LAM协作和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运用文献分析和网络调查研究方法,剖析LAM馆藏特征的异同,通过对基于LAM协作图书馆馆藏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剖析,探索LAM协作背景下图书馆馆藏发展策略。[结果/结论]基于LAM协作的图书馆馆藏发展必须创新协作机制,适应协作模式的需求,调整馆藏发展政策,推动LAM协作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搜索引擎是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重要入口,识别用户搜索策略有助于发现用户搜索的认知规律,让搜索引擎更好地理解用户搜索。[方法/过程] 采用Microsoft顺序分析与聚类分析算法对用户搜索日志中的搜索时间进行分析,识别用户利用搜索引擎时普遍采用的搜索策略,并概括不同类型搜索策略的特征。[结果/结论] 用户在搜索中存在“快速消费”策略、“试探”策略、“探索”策略和“终止与确认”策略,不同策略在搜索时间、浏览次数、用户认知过程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如何理解新手在与学术数据库交互过程中其心智模型的演进过程和学习模式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探究任务类型对学术数据库新手用户心智模型和学习模式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帮助用户使用学术数据库。[研究设计/方法]本研究通过77位新手用户参与完成三种不同类型的任务(事实型搜索、探索型搜索和干涉型搜索)前后分别绘制的中国知网概念图的实验,对概念图的结构差异和内容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任务情境下学术数据库新手心智模型的演进规律及学习模式。[结论/发现]研究表明用户信息搜索前后心智模型的演进模式受到任务类型的驱动,呈现出不同的概念图结构和维度内容;用户在不同任务的搜索前后均进行了学习行为,但学习模式存在差异,大多数新手用户在事实型任务和干涉型任务搜索后进行了有意义的学习,而在探索型任务搜索后用户进行了初步学习。[创新/价值]从任务类型的影响视角丰富了“搜索即学习”中的新手用户心智模型和学习模式的研究内容,有利于信息专业人员为新手开展信息检索技能培训和优化检索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网络游戏对部分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高校图书馆根据大学生网游现象及特点创新阅读推广对策,积极引导他们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自主性学习。[方法/过程] 以苏南地区5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调查范围,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统计分析大学生的网游状况及学习现状等,提出高校图书馆实施针对性阅读推广的具体措施。[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创新阅读推广理念,发挥馆员组织的力量,开展多管齐下的创新阅读推广活动,创新第三空间阅读模式,吸引网游学生走进图书馆,寻机引导他们多阅读,进而达到阅读推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关注乡村阅读服务协同治理,提高协同治理水平,进而提高乡村层面的基层阅读服务效能.[方法/过程]在湖北省范围内面向乡村居民和阅读服务提供者开展问卷调查,并基于K.Emerson和T.Nabatchi提出的协同治理整合框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乡村层面基层阅读服务协同治理的现状、存在问题.[结果/结论]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瀚  韩毅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9):86-92
[目的/意义] 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本质上是知识共享过程,刻画其动态演化过程是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方法/过程] 以知识存量、知识结构和知识质量为变量构建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中知识共享的位势判别函数Epk,并以Epk=50作为高低位势的划分阈值把合作群体划分为两个子群,从合作参与者自身因素、参与者间的相互影响及环境作用3个方面探讨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应用博弈论原理构建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应用2014版Matlab编写仿真程序,基于给定的初始参数值对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多次迭代仿真。[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群体参与策略经过多次博弈后趋于稳定;参与者的共享/学习能力与参与者关系对知识共享具有正向影响,成本因素对知识共享有负向影响;演化博弈模型收敛于(1,1),即高位势参与者选择知识共享策略、低位势参与者选择知识学习策略;通过合作过程中不断的知识共享与学习,参与各方的知识结构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是知识提供方的改善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探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有何变化、不同信息需求类型的重要程度及其被满足的程度(以下简称"满足度"),揭示满足度高和低的信息特征。[方法/过程] 首先通过初步调查,识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大学生的信息需求类型,包括与疾病相关、自身相关、社会相关和学校相关的信息。基于此开展问卷调查,收集556份有效问卷,厘清各层面信息需求所包含的类别。[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学生优先需要的信息主要涉及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发展、政府应对措施、事件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满足度高的信息类型具有数据量化、流程清晰、表述明确、信息源权威、采用声像信息源等特征;满足度低的信息类型多具有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复杂、信息笼统、缺乏权威信息源等特征。研究结果一方面有助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为政府在疫情信息管理和发布上提供参考,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探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有何变化、不同信息需求类型的重要程度及其被满足的程度(以下简称"满足度"),揭示满足度高和低的信息特征。[方法/过程] 首先通过初步调查,识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大学生的信息需求类型,包括与疾病相关、自身相关、社会相关和学校相关的信息。基于此开展问卷调查,收集556份有效问卷,厘清各层面信息需求所包含的类别。[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学生优先需要的信息主要涉及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发展、政府应对措施、事件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满足度高的信息类型具有数据量化、流程清晰、表述明确、信息源权威、采用声像信息源等特征;满足度低的信息类型多具有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复杂、信息笼统、缺乏权威信息源等特征。研究结果一方面有助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为政府在疫情信息管理和发布上提供参考,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了解华裔留学生的信息素养、偏好与倾向、对图书馆的认知及个性化需求,提出华裔留学生延伸服务的策略。[方法/过程]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两所"侨校"的华裔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376份有效问卷,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结论]华裔留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不高,对图书馆移动终端服务的关注程度较低,使用图书馆的频率总体偏低;华裔留学生偏好人际直接交流的方式、倾向于"实地"学习;华裔留学生对图书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高,其需求呈多样化特点。提出识别华裔留学生群体的需求和倾向,发掘后备人力资源,关注文化差异等高校图书馆对华裔留学生延伸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第二道数字鸿沟的表现和成因。[研究设计/方法]建构了互联网使用能力和互联网学习指数两个测度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收集和分析数据。[结论/发现]社会结构因素(如城乡户籍等)对当代大学生第二道数字鸿沟的影响有所减弱,内在心理情感因素(如网络自我效能等)、知识与学习能力更为关键。高校图书馆应在弥合第二道数字鸿沟中发挥重要作用。[创新/价值]研究建构了新的数字鸿沟测度指标,突出了将互联网应用于学习的动机和能力,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s in Hong Kong emphasize learning how to learn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The most recent reform introduces “Liberal Studies” as a mandatory school subject in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of the information searching process (ISP) among Form 6 (Grade 12) students in a Liberal Studies course. Researchers examined sources of information used by students, students'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during the ISP, and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llaborative groups.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Internet-based sources were predominant but that most students had difficulty completing the ISP. Work is needed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a theory of knowledge in which the meaning of information is contextual and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information requires effort. Such work is important if collaborative inquiry projects in Liberal Studies courses are to lead to deep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