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目的/意义]“搜索即学习”背景下,主要探讨认知风格和任务复杂度对移动端视频用户学习型搜索行为的影响机理,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用户视频搜索行为的本质,为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移动端视频信息搜索系统,提升视频搜索用户体验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采用实验法,以哔哩哔哩视频平台为测试系统,将用户完成学习型任务的搜索过程划分为知识获取阶段、知识学习阶段、互动反思阶段和知识整合阶段,以社会认知理论为指导,考察个体因素(认知风格)、环境因素(任务复杂度)对用户视频搜索行为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认知风格主要影响用户在学习型搜索任务下知识获取阶段、知识学习阶段和知识整合阶段的行为,任务复杂度对用户视频搜索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知识获取阶段。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视频信息搜索用户的交互体验与学习效能,并对优化视频信息搜索系统的交互设计与学习服务功能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探究健康信息用户探索式搜索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状态以及变化,厘清在探索式搜索过程中情感体验的变化路径,消极情绪的来源,情感应对技能对调节探索式搜索过程中消极情绪的作用。[方法/过程]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采用ACS指标测量被试的情感应对技能,采用日内瓦评估问卷测量用户的情感状态。[结果/结论]在搜索过程中,健康信息用户情感变化路径有三类,情感成分伴随着用户的搜索与学习阶段而变化,搜索过程中消极情绪主要来源于知识和经验、外界信息环境和认知能力三个方面,情感应对技能高低在用户搜索行为指标上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其作用主要反映在抑制消极情绪方面的努力程度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从元认知调控视角,探索用户信息搜索策略改变的特征规律,超越传统策略行为表征的分析,强调动态搜索进程中行为主体的能动性,揭示行为内在的触发动机,形成协调认知与行为活动的搜索策略监测和调整思路,为信息搜索系统感知策略的发展变化、激发用户策略的能动意识、支持策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方法/过程]通过观察法和刺激回忆法收集学生在学习型搜索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策略改变的自我意识和行为调整的相关数据,并采用扎根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识别出元认知调控视角下用户信息搜索策略改变的动机意识和行为操作两个特征维度,以及被动调整动机、主动调整动机、检索式调整、检索工具转换、系统功能帮助、任务内容改变6个特征要素,并进一步探索搜索策略改变的动机意识与行为操作之间对应的驱动关系。基于策略改变特征要素,聚类生成自驱型、适应型两类不同的搜索策略改变风格,并进一步发现,自驱型搜索策略改变风格的用户较适应型用户表现出更好的搜索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针对复杂多面的探索式搜索情境下高校学生用户的搜索元认知测评问题,设计一个可行有效的测评问卷。通过设定4类不同的探索式搜索情境,对被试在各规定情境下的元认知表现进行多维度分析与评价。[方法/过程]运用元认知理论设计"探索式搜索元认知测评问卷",在预试环节对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在正式测评环节,通过开展搜索测验的方式组织60名高校学生被试进行探索式任务搜索和问卷调查,使用"Camtasia Studio"录制被试的搜索画面,并进行事后访谈。综合问卷调查数据、搜索行为视频与访谈内容,分析在4种不同探索式搜索情境下被试对"搜索任务与个体认知"的认知、对"搜索过程监控"的认知、对"搜索过程与评估反思"的认知情况。[结果/结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可作为测评高校学生用户探索式搜索元认知水平(或表现)的有效工具。根据维度数据分析结果,高校学生用户对于决策型问题(评估决策搜索)和研究型问题(知识获取搜索)的个体能力认知、任务理解能力、搜索障碍监控等能力相对匮乏,针对该分析结果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搜商能力的培养和网络搜索系统人机交互功能设计三个方面,提出改善高校学生用户探索式搜索能力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探究先验知识差异水平不同的组别在搜索交互行为、协同体验以及学习效果方面的差异,以丰富对协同信息搜索行为的认知,并为现实情境下的协同搜索学习提供建议.[方法/过程]研究采用用户实验法,设计理解型与评价型两种搜索任务,通过录屏记录交互行为,结合问卷收集协同体验数据,思维导图记录协同搜索前后知识状态及改变.采用...  相似文献   

6.
袁红  李秋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5):94-105
[目的/意义] 探究用户搜索能力和任务类型对探索式搜索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深入认识探索式搜索,以期为建立和完善探索式搜索系统、构建探索式搜索行为模型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设计1 个提问应答式搜索任务和 2 个不同复杂度的探索式搜索任务,依据搜索能力对实验者进行分组,开展搜索实验。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浏览器日志分析和搜索过程视频分析,从搜索任务和搜索能力用户两个角度,对探索式搜索行为中的搜索工具、检索词、搜索动作、网页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搜索能力与任务类型对探索式搜索行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任务越复杂,探索行为越深入。搜索能力越高,搜索过程越活跃。此外,还归纳了探索式搜索的信息需求演进的动态性、搜索路径的波动前进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用户信息搜寻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新知识或完成某项任务,以往研究中学者主要关注搜索行为,但是对于用户如何使用搜索到的信息进行知识积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相关研究仍比较缺乏。对用户学习行为和过程加以探索,深入理解用户信息搜索过程中知识学习的发生、演进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支持用户学习任务下的信息搜索系统。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被试者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四个与学习相关的搜索任务,在搜索过程中要求被试者在电脑的记事本文件中记录和整理自己认为对完成任务有用的信息或答案。这种设计可使用户的学习过程通过其信息记录行为外显化,进而通过分析用户的信息记录行为特征,揭示用户的学习行为特征。在数据分析中,依据不同阶段用户记录完成度的推进情况,将他们的记录策略分为三种不同的模式:早期记录型、平均记录型、后期记录型。研究还探索了影响用户记录策略的因素,发现用户的自信程度、话题熟悉度、任务类型以及任务难度都会显著影响用户采取何种记录策略。在不同记录策略与搜索交互、任务产出的关系分析中发现,平均记录策略作为记录行为随搜索过程逐步推进的一般模式,学习产出的质量相对更好,因此相对而言更有效率。这些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和学习发生过程,启发支持学习相关搜索的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如何理解新手在与学术数据库交互过程中其心智模型的演进过程和学习模式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探究任务类型对学术数据库新手用户心智模型和学习模式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帮助用户使用学术数据库。[研究设计/方法]本研究通过77位新手用户参与完成三种不同类型的任务(事实型搜索、探索型搜索和干涉型搜索)前后分别绘制的中国知网概念图的实验,对概念图的结构差异和内容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任务情境下学术数据库新手心智模型的演进规律及学习模式。[结论/发现]研究表明用户信息搜索前后心智模型的演进模式受到任务类型的驱动,呈现出不同的概念图结构和维度内容;用户在不同任务的搜索前后均进行了学习行为,但学习模式存在差异,大多数新手用户在事实型任务和干涉型任务搜索后进行了有意义的学习,而在探索型任务搜索后用户进行了初步学习。[创新/价值]从任务类型的影响视角丰富了“搜索即学习”中的新手用户心智模型和学习模式的研究内容,有利于信息专业人员为新手开展信息检索技能培训和优化检索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搜索引擎是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重要入口,识别用户搜索策略有助于发现用户搜索的认知规律,让搜索引擎更好地理解用户搜索。[方法/过程] 采用Microsoft顺序分析与聚类分析算法对用户搜索日志中的搜索时间进行分析,识别用户利用搜索引擎时普遍采用的搜索策略,并概括不同类型搜索策略的特征。[结果/结论] 用户在搜索中存在“快速消费”策略、“试探”策略、“探索”策略和“终止与确认”策略,不同策略在搜索时间、浏览次数、用户认知过程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学习型搜索关注学习在搜索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建构信息行为与学习行为之间的桥梁,以期实现以学习为中心的信息搜索系统的资源优化和功能设计,支持用户更加深入和持久地学习,对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学习型搜索行为过程的元认知调控活动展开分析,刻画和揭示了用户信息行为和学习行为表征背后的控制调节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方法/过程]研究招募了来自北京大学的30名学生,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对他们完成真实自备的学习型搜索任务过程中的元认知调控活动进行了数据收集,并采用扎根理论对数据展开质性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识别了获取目标意识、获取操作策略、选择标准意识、选择判断依据、处理目标意识、处理操作策略6个元认知调控活动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学习型搜索行为过程中用户元认知调控的概念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从微观视角剖析学习型搜索行为过程各阶段的元认知调控活动特征;从宏观视角梳理了用户在学习型搜索全过程中发散式和收敛式两种不同的元认知调控特征模式。该模型的构建为后续元认知调控活动的相关探索提供了分析的框架,启发支持学习的搜索系统的功能优化与信息素养教育培训的设计和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回答不同探索式搜寻意图的用户如何表达信息需求,不同的需求表达倾向于采用哪种搜寻策略,以及该选择机制如何受用户预期绩效的影响。[方法/过程]通过理论研究探索用户搜寻意图的复杂性和搜寻策略的多元化,结合用户需求表达和用户预期绩效的分析,建立用户探索式搜寻意图对搜寻策略选择的影响机制的理论研究框架,通过情景模拟问卷获取搜寻行为数据,以揭示无向信息收集、有向信息收集、知识获取、建议咨询、社会联系5种探索式搜寻意图在选择综合搜索引擎、专业搜索引擎、个人空间SMQA、问答平台提问和短视频网站浏览策略时的策略偏好及其成因。[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探索式搜寻意图需求表达的差异受搜寻目标的性质和用户认知能力的影响;不同需求表达的搜寻策略选择具有显著差异;预期绩效的调节作用促进了探索式搜寻策略选择的多元化和策略转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回答不同探索式搜寻意图的用户如何表达信息需求,不同的需求表达倾向于采用哪种搜寻策略,以及该选择机制如何受用户预期绩效的影响。[方法/过程]通过理论研究探索用户搜寻意图的复杂性和搜寻策略的多元化,结合用户需求表达和用户预期绩效的分析,建立用户探索式搜寻意图对搜寻策略选择的影响机制的理论研究框架,通过情景模拟问卷获取搜寻行为数据,以揭示无向信息收集、有向信息收集、知识获取、建议咨询、社会联系5种探索式搜寻意图在选择综合搜索引擎、专业搜索引擎、个人空间SMQA、问答平台提问和短视频网站浏览策略时的策略偏好及其成因。[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探索式搜寻意图需求表达的差异受搜寻目标的性质和用户认知能力的影响;不同需求表达的搜寻策略选择具有显著差异;预期绩效的调节作用促进了探索式搜寻策略选择的多元化和策略转换。  相似文献   

13.
在线健康社区老年用户健康信息需求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意义] 目前老年用户在使用健康信息的过程中得不到满足,且有关老年用户健康信息需求的研究尚有待加强。探索老年用户健康信息需求的内容和模型并寻求相关解决途径,可丰富老年用户健康信息需求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在实践中指导老龄化社会智慧养老以及在线医疗平台服务等议题。[方法/过程] 本研究依托在线健康社区,利用先定性后定量的混合型方法开展探索性研究,首先通过访谈老年用户获取了37个健康信息需求的自由节点,继而通过问卷调研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使用操作、信息搜寻、隐私与安全、诊疗行为、交互与反馈、自我实现6大类健康信息需求的树节点并进一步归纳为物理、认知和情感3类主范畴。[结果/结论] 最终构建了老年用户健康信息需求模型,并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释老年用户健康信息需求模型的内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了解、分析和识别用户学术搜索时所表达的信息需求是优化查询结果、提高学术搜索引擎用户体验的首要步骤,而用户进行学术搜索时通过查询表达式所表达的用户表意信息需求及潜在信息需求可称之为学术查询意图。本文总结学术查询意图类目体系有助于学术查询意图识别和检索结果页面的呈现。[方法/过程]在A.Broder的查询意图类目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百度学术搜索查询日志中查询表达式实例,构建学术查询意图的类目体系。以此为基础,总结不同类别的学术查询意图,并分析不同类别学术查询意图下查询表达式的特点。[结果/结论]学术查询意图主要分为学术文献类、学术实体类、学术探索类、知识问答类和非学术文献类五大类;得出不同类别学术查询意图在学术搜索中的大致比例;给出每类学术查询意图的查询表达式特征、查询情景和查询结果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创客空间提供创新创业服务不足的现状,研究大学生创客服务需求,以期为创客空间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扎根理论为调研方法,通过初期访谈整理编码得到大学生创客服务需求模型。根据大学生创客服务需求模型设置问卷,通过发放网络问卷,验证模型是否合理。[结果/结论]大学生创客服务需求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核心服务需求,即信息知识情报服务需求和创新创业环境服务需求,前者具体包含双创基础知识、信息服务需求、知识服务需求、情报服务需求;后者则包含环境氛围、运行模式、宣传推广、保护机制和专业指导。对回收问卷数据进行整理,通过SPSS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验证该模型合理。  相似文献   

16.
张敏  刘盈  张艳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8):129-139
[目的/意义]对信息偶遇行为展开深入的系统综述分析,以推动本研究领域学术创新以及相关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方法/过程]以CNKI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41篇文献展开分析。在知识脉络研究部分,从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等视角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在前沿展望部分,将用户信息偶遇的过程分解为偶遇前、偶遇中、偶遇后3个阶段,并对偶遇后续行为的研究进行总结。[结果/结论]信息偶遇行为是信息、个体、技术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偶遇信息使用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而基于信息搜寻过程链的信息偶遇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偶遇研究、基于客观数据驱动的信息偶遇研究以及基于跨学科信息偶遇交叉研究等是未来可行的、具有较大研究价值的热点选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探究引起移动用户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内在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理论,构建合理的移动社交媒体倦怠用户服务和管理体系。[方法/过程]文章分析移动社交媒体倦怠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构建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机理模型,在因素联动的数据标签映射下,基于数据驱动管理决策理念的PAGE理论范式内核,提出移动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管理与发展策略。[结果/结论]有效解析移动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现象的因果关系,构建的机理模型能够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国内学科服务多以馆员主动服务、用户被动接受模式为主,存在用户参与不高,馆员成就感较低等问题,导致学科服务不能形成积极的长效机制。本研究从用户行为习惯角度出发,通过培养用户积极主动触发需求痛点行为,养成依赖学科服务习惯,增强用户黏度和忠诚度,为大学图书馆开展持续有效的学科服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依据钩状模型理论和信息交互模型,设计了学科服务用户资源获取和利用的行为习惯及需求调查问卷,通过调研不同用户群在获取和利用学术资源时的行为特点和规律,发现和定位用户的真实需求,由此构建三阶锚定学科服务策略架构。[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三阶服务策略遵循钩状模型理论,循环作用,互为融通,能够充分发挥各个馆员的特长和团队合作的优势,提升学科服务价值和用户忠诚度,由外部激发用户痛点,痛点由低到高,用户主动触发和完成痛点,由此馆员精准定位用户的需求痛点并提供有效的服务奖励,诱导用户重复投资或升级痛点,从而形成学科服务闭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