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苏 《阅读》2013,(7):64-64
在A Proud Swan《一只骄傲的天鹅》这则故事中,骄傲的天鹅认为她比其他动物都优秀。瞧!她多得意呀。  相似文献   

2.
《非诚勿扰》实际上是讲了一只癞蛤蟆如何吃了天鹅肉的故事。从谁是大家心目中的天鹅、癞蛤蟆差点没吃着天鹅肉、几处拿捏得恰到好处的精彩故事、绚丽风景与爱情故事的完美融合,字字珠玑的台词等方面评论了冯导的这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3.
周晓霞 《阅读》2013,(7):60-63
动物园里有一只美丽的天鹅,她认为自己各方面都比其他小动物优秀,因此她很骄傲。时间久了,天鹅就没有了朋友。天鹅满不在乎,觉得自己开心就行。可是,有一天这只天鹅很不开心,发生了什么事情?Let’s read the story.  相似文献   

4.
戴·赫·劳伦斯作为20世纪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在他诸多的作品中,被称为劳伦斯的天鹅绝唱的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出版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就是这部毁誉参半的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令今人瞩目的生态问题.通过生态女性主义来分析这部小说中体现的劳伦斯的生态观,对劳伦斯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1、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渊源分析 十九世纪初叶,美国作家兼词典编纂家韦伯斯特(Noah Webster),在他出版的《美国英语词典》的序言中写到“我国人民有一部美国英语词典,不仅是重要的,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是必需的。这是因为在我国的英语固然与在英国的英语相同,保持这种相同也是符合人们愿望的,但是又确定存在着某些差异。”当时,他还倡导英语单词拼读法方面的改革。英国20世纪著名作家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在小说《天鹅颂歌》(Swan song)中借一个人物的口说:“我们现在都用起你们的词语了”。我们知道颇有影响的英国语言学家高尔斯(Ernest Gowers)也在他的《现代语惯用法词典》(A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Usage)修订版中收进了不少已在英国“定居”的美国英语说法,而且直言不讳地承认:已有迹象表明年老力衰的竞争者向年轻力壮的投降了(symptoms of surrender by the older competitor tO the younger and more vigorour……),也就是说。英国英语已经不再否认美国英语的存在和它的日益旺盛的生命力了。由此,我们可以感悟到,世界上任何语言却不是一成不变的。语言作为传播的媒介,  相似文献   

6.
“丑小鸭”有时是“天鹅”,我想借用这句话,说明一些成绩不好、表现也不太令人满意的学生,有时也会有不俗的表现。我在教《皇帝的新装》一课时,首先告诉学生,这篇课文充分体现了作者天才的想象能力,然后要求学生紧紧抓住这一特点,边读课文边猜想,看看自己的想象和作者的想象是否有差别,从而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阅读》2005,(12)
请在这冬日的午后,趁着一点暖暖的阳光,翻开这本书吧!通过它黄绿色的书页,你将走进暖暖的满是奇迹的世界——这是一个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这是一张满是温情、感动与憧憬的大网,这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与忠诚的赞歌!这本童话经典已风行世界五十年,一直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它的作者就是《精灵鼠小弟》《吹小号的天鹅》的作者——美国大作家E·B·怀特。收集满满一筐阳光,充溢着温馨与快乐。读它吧——《夏洛的网》,在怀特奇异的想象中,有一种感动会让你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教育厅贺信《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值此《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发刊100期之际,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向编辑部全体成员致以亲切慰问!  相似文献   

9.
考溯《史记》八书,比较八书与《汉书》十志的序列,可见《史记》八书源于《尚书·八政》,《汉书》十志源于《史记》八书。八书、十志代表着不同时代的经济水平和思想认识。八书侧重当代承弊通变,忧国忧民,有肇起之功;十志侧重技术,丰富详赡,具发展之能,二者均为一代文化之大成。  相似文献   

10.
《在医院中》、《第四病室》和《蜕变》都是以抗战时期"医院"为题材的小说.《在医院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第四病室》从小小的"第四病室"管窥当时社会生活,《蜕变》则重在表现抗战时期全民族"蜕"旧"变"新的过程.三部作品各具特色,同时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也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1.
“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与“体育中国”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中国"理念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认为,在我国确立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战略以后,我国体育形象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建设具有独特中国特征和要素的"体育中国"。"体育中国"以民族性为典型特征,以属地精神和乡土气息为依托,以举国体制为体制保障,以中华体育精神为动力;是对我国独具特色的体育事业和发展模式的综合印象和描述,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2.
自张炎在《词源》中提出"清空"与"质实"之说,"清空"与"质实"分别被看成是姜夔与吴文英词的主导风格。从意象、结构方式和炼字造句的不同等方面,可以发现"清空"与"质实"风格有不同的表现,而人品与个性、创作主张、师法渊源等方面的不同,是这两种不同词风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云物”一词传承着中华上千年的文明礼俗。它的产生与上古社会君臣们在四时八节到来之时必筑高台“观云物”而预知人事的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全唐诗》中的“云物”反映了这一社会礼俗流传到唐代的情况。“云物”在《全唐诗》中使用达46次,有三个义项。不能简单地把《全唐诗》中的“云物”一词解释为“景物”。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文学的审美范畴,<诗品>的"雄浑"与西方的"崇高"既相似又有所不同.两者在关于主体心质和对象特征的见解上非常接近,都强调审美主体高尚心灵和高昂激情的突出特色,都强调审美对象、审美境界时空数量的"大"和力量气势的"猛"两个侧面的形态特征;而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的心物关系上,由于哲学文化根源不同,二者存在着巨大差异,西方的"崇高"强调主客体之间激烈的对立冲突,表现为由痛感到快感的心理过程;<诗品>的"雄浑"具有物我同构、神与物游、物大我亦大的特征,主客体之间是和谐、同体、共生的.  相似文献   

15.
主要采用历史回顾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和实践应用法等,对"健康"与"健康第一"思想作综合考察,研究认为:"健康"是产生传统养生思想的动因,主要包括动静规律、形神兼备、均衡发展、阴阳合气."健康"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概念,今天世界所认同的健康观是生物、心理、社会三维的.在学校领域中两次提出"健康第一"的思想是以学生体质下降为社会背景的,新的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也是以此为基础所构建的,并成为今后学校体育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将“百姓”释作“百官”并非确解.“百姓”作为社会学术语,它的词义由专指贵族特权阶级变为群众的泛称,正是当时社会形态变挚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简要概括了"直引结构"的语言结构特征,探讨了"直引结构"中转述分句和引语间貌合神离的句法关系并指出其根本原因是"直引结构"所使用的独特的"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叙述手段造成的.认为对处于边缘地位的"超语句"结构进行语法分析需要一种新的语法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了“粗陋的共产主义”女性观,扬弃了“无神论者”最初的博爱观,提出了他的“共产主义的博爱观”及“激情本体论”。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宝黛钗云”这些典型人物表征了他的自发的“人性论”和“博爱观”。以至虚构了一个“太虚幻境”创立了一个类似费尔巴哈的“爱教”,这对国人当有重大的博爱启蒙价值。  相似文献   

19.
"原生态"价值取向与高校体育的"善本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最高教育机构,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引领文化是高校的重要功能.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民族传统体育,是高校体育的责任,也是高校体育的优势,体现着高校引领文化的应有之义.由于民族"原生态"体育具有自然性、内生性、地方性、民间性、永恒性等基本特性,是我国高校体育"再造"的"善本"资源,当代高校体育的再造不宜模式化,迅速模式化之后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文化多元的泯灭,文化生命力的消失."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再造应重在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而创新至少应当循着两种发展思路与方向:一个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融入更多的现代科技与人文理念,反映体育运动和体育科学的复杂性;另一个则是以原生态的赤子之心,还原生态的赤子之体.如果将这两种思路与方向融为一体, "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善本再造",将促使我国高校体育呈现中西体育文化珠联璧合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从马克思哲学的高度解读"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催生各种"拜物教",导致道德滑坡;官商勾结;"以物为本"的"拜物教唯物主义"的经济增长战略,是我国生态破坏的哲学思想根源."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的纠偏,践行这一发展观就是把人当作目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人的"精神力量"视为人的"内在本质",并把人的"实践力量"视为人的"外在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