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以海峡两岸五届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论述集为依据,对论文集中有关图书资讯学教育的文章进行了数量和内容两个方面的统计,总结和比较了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教育研究状况,分析了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有关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2000-2022年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数字化转型研究的发文量分布、核心作者分布和作者、机构合作情况,从高被引文献、关键词词频和关键词聚类3个层面分析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脉络,并指出未来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数字化转型研究应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情境等方面实现转变和突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博硕士论文内容的分析,梳理其图书资讯学研究历程,把握研究现状,预测未来发展方向。利用主题分类编码表,对 “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所收录的1982—2013年间的1 216篇博硕士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和计量分析。将30年来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研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982—1993年为奠基阶段,1994—2005年为转型阶段,2006年至今为突破阶段;图书资讯学研究的重点仍是资讯服务与使用者研究,图书资讯学与现代信息科技发展亦步亦趋,渐呈与社会及相关领域或学科融合之势;其未来的研究重点在基础理论、学科融合、数位技术、社会交融四个方面。图1。表3。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4.
汪曼 《情报工程》2016,2(5):075-085
本文以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1985-2016年,主题词为社会网络分析的四千多篇文献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计量分析从文献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和学科分布三个角度探讨了国内社会网络分析的主要应用情况。之后将研究的焦点聚集在社会网络分析应用最为广泛的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通过CiteSpace构建了核心作者合作网络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并通过作者合作团体分析和关键词聚类及节点中心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社会网络分析在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鉴于异质网络能够揭示数据的多重关系,引入合作网络,构建2-模异质网络,并基于此异质网络,进行作者潜在合作空间的测度与识别,增加作者间合作机会,促进学科知识的交流与融合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2004-2013年间的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定义作者-作者-关键词2模异质网络,挖掘网络中的多重关系;定义潜在合作空间的相关概念及测度公式,并运用共现分析、耦合分析及编译VBA, 程序,对2-模异质网络的作者潜在合作空间进行测度与识别。[结果/结论] 发现图书情报学领域的47位核心潜在合作者;某一研究主题的作者潜在合作空间相同或相近,重叠部分形成了该研究领域的潜在合作团队,这一发现为研究人员寻求潜在合作者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基于万方收录的数字图书馆领域研究论文,对2005—2009年数字图书馆研究领域的文献、研究机构、作者和关键词进行网络分析。重点分析了该领域文献的机构合作、作者合著、关键词共现情况,得到了三个网络的社群分布图,对核心机构和作者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元数据、本体、个性化服务、数字版权和资源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台湾图书情报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教育自1955年在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成立图书馆组以来,迄今已发展成十个相关图书资讯学系所(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淡江大学资讯与图书馆学系、辅仁大学图书资讯学系、世新大学资讯传播学系、政治大学图书资讯与档案学研究所、师范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台湾中华图书资讯教育学会、大陆图书情报学院系和图书馆界自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酝酿和共同发起“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相互了解 ,加强图书资讯学学术交流 ,台湾中华图书资讯学教育学会与大陆图书馆学信息学界自 90年代初至今已共同举办四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历届研讨会已建立海峡两岸图书资讯界的学术交流渠道 ,并奠立良好的关系和共识。为巩固已取得的学术交流成果 ,持续推进海峡两岸图书资讯界学术的交流与合作 ,以进一步迎接新世纪学科发展和图书馆事业建设的趋势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台湾中华图书资讯学教育学会将于 2 0 0 0年 8月 2 8- 3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 ,举办“海峡两岸第五届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图书馆、图书资讯服务与图书资讯学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图情档学科认为博物馆是文化信息数字资源整合的主体之一。博物馆中以其展品为代表的文化信息资源对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借助Citespace分析软件,通过对作者、机构、关键词可视化图谱的绘制,识别出我国图情档学科下以博物馆为主题词的科研文献成果概况、科研机构分布及研究热点词与其研究发展趋势。经分析得知,该学科下以博物馆为主题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6-2008年)主要是博物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博物馆与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博物馆古籍保护管理工作以及古籍文献等主题。第二阶段(2009-2019年)主要探讨三馆馆际合作的资源整合路径、数字资源整合理论模式与合作机制等的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内容,深入探讨以博物馆为主题的研究重点,基于此,我国图情档学科应以博物馆中丰富多样的文化信息资源为视角,开展涵盖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的全种类、全范围的全文化信息数字资源整合。最后,本文围绕数字资源整合这一具有影响力的研究热点,探讨如何从图情档学科的角度出发,有效地涵盖博物馆,构建以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三馆为主体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与机制,建立为公众文化精神需求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知网18种图书情报领域核心期刊近40年的文献数据信息,通过领域专家构建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研究的重要关键词,以作者提供的关键词为主,同时利用知识图谱工具从题目和摘要中抽取重要关键词作为补充,绘制该领域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并以技术发展脉络为主要依据,结合国家发展大局,将40年划分为4个不同时期,对每个时期的热点研究主题、主要发文机构以及作者等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总结该领域近40年来的研究规律,并对领域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以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在图书情报研究领域的发文作者及其发文数量为研究对象,识别两机构内部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差异,挖掘合作潜力,为增强作者之间的合作交流提供借鉴,以期帮助该领域更好地发展。[方法/过程] 建立次作者与第一作者之间的有向合作网络,统计两机构的合作构成,通过社会网络分析Pajek软件将合作网络关系可视化,同时进行三方关系组的特征分析。[结果/结论] 经分析发现武汉大学更倾向双人合作发文,次作者多与高产作者合作,网络有汇聚倾向,缺乏次作者之间的合作;南京大学该领域学者倾向于独立发文,更多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加入合作网络,使网络向外部扩张,第一作者之间缺乏合作。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ofessionals during 2003–2012 by using Web of Science databases from 40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ore journals. Data was interpreted by using two open-source software Vantage point (powerful text-mining tool for discovering meaningful result from raw data) and CiteSpace II to visualize 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growth and trends. Underlyin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ainstream of authors (12,847, 69.9%) published their article as a single author from 2003–2009, this trend has declined and collaborativ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trend has inclined during the last 3 years.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produced 95 (0.52%) of the total publications and stands at the leading position. The maximum number of publications was carried out by universities rather than non-academic institutions. This article identified that Asian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Taiwan, India, and Iran, are still in its infancy stage. The present study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useful tool for effective allocation of research funds in the research community and academic world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to enhance the research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信息资源共享与粤港台资讯服务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LASSNUMBERG250以计算机、数据库和电信技术为核心的电子资讯产业的发展,为图书馆提供资讯服务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和简易性。图书馆资讯服务合作内容,从传统的馆际互借为主转变为网络资讯服务合作和数据交互传输为主的新时代。数字技术使信息资...  相似文献   

16.
选取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各4种核心期刊,构建近30年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引入学科隶属度和G-N聚类算法,对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知识地图进行共时和历时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符合复杂网络的基本特征。共时分析发现:可将该领域划分为10个板块;属于情报学的5个(信息组织、信息检索、文献计量学、用户研究与服务、网络技术);属于图书馆学的4个(信息资源建设、文献学、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事业);两学科关注度相当的1个(开放存取)。历时分析发现:1990年以前图书馆学研究的体系性更强;1990-2000年,情报学的发展态势强于图书馆学;2000年后图书馆学则强于情报学。  相似文献   

17.
苏新宁 《情报学报》2007,26(3):373-383
本文是对2000~2004年间CSSCI所收录的21400多篇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论文标引的关键词以及这些论文引用频率较高的论著的分析成果。通过对五年中高被引论著的主题分析,以及论文高频关键词统计分析,总结了该学科研究热点,通过对各年度关键词数量上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本学科的研究热点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 1980~1992 年的《图书情报工作》为样本,统计分析了论文作者群的发展趋势、核心论文作者的阵容,论文作者合作度以及论文作者单位类型。结果表明,该刊已经形成了连续、稳定、素质较高的论文作者群,且有力量雄厚的核心作者;论文作者合作度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中名列前茅;论文作者单位分布范围宽。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学研究的机构共被引、关键词共被引和文献共被引网络聚类图谱表明:1993~2010年国际上图书馆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力量为美国、英国、加拿大和中国等,而国内主要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等;国际上图书馆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数字图书馆、信息科学、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而国内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学、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通过对国内外图书馆学的比较研究,为国内图书馆学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莹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124-124
阐述图书馆学专业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内涵,认为其核心因素是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笔者本科期间的实习经历为基础,介绍中山大学图书馆学本科教育中以提高职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实习体制,它包括课程实习、课外活动与毕业实习三部分。指出图书馆学本科实习需要注意的问题:加强与图书情报机构的合作,合理选用和组合实习方式,注重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