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是一例由于术后恢复不理想并伴有焦虑引发的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通过实施合理情绪疗法,咨询师帮助求助者打消了不合理信念,重新形成合理信念,让求助者焦虑抑郁情绪大大减轻,饮食睡眠状况得到改善,拟定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的人格和心理更加健全、健康。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一例因进入大学两月以来睡眠质量下降,学习兴趣下降而引起情绪困扰的求助者进行咨询。咨询师通过收集一般资料,有针对性地做心理测验,与求助者商定了阶段性的咨询目标。咨询师主要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支持求助者面对现实,分析不合理信念,帮助他认清问题的原因。通过五次咨询,咨询师协助求助者逐步改变不合理信念,学习新的合理的思维方式,求助者情绪困扰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3.
专业调剂导致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文是一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因服从调剂进入所在专业,在入校后不久出现适应不良等焦虑情绪,经评估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通过合理情绪疗法结合放松训练和适当职业指导,改善了求助者的认知偏差,帮助其重新适应了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4.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创立的,该疗法是以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来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观念,从而帮助求助者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原则与方法多种多样,以适应当前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强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认知行为治疗大学生睡眠障碍的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理性情绪疗法、睡眠控制训练和放松训练对一大学生失眠患(男性,21岁)进行治疗。通过一个疗程(半年,每周一次)的咨询治疗,效果显,患不但在认知层面上矫正了不良的睡眠理念,而且睡眠行为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恢复了正常的睡眠状态,相伴随的负性情绪基本消失。随访观察显示患睡眠情况正常,情绪平稳,疗效巩固。因此,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的失眠,认知行为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治愈失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对吉首大学健美操运动员进行测试,发现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比赛准备焦虑、失败焦虑、对方实力焦虑因子上得分高于常模,并在社会评价焦虑、失败焦虑因子上出现显著差异,在对方实力焦虑因子上出现非常显著差异。根据测试结果,运用合理情绪疗法(RET)对健美操运动员在大赛前存在的过度焦虑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结果表明:心理咨询提高了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焦虑调控能力,为其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馆务拖沓是一种"集行为、认知和情绪于一体的复杂现象",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可以被描述为"该做的事(刺激)和不应该的延迟行为(反应)之间的稳定联接",缘自于馆员心理及外在压力等多个方面,预防和干预也要从内在心理和外在工作环境、工作待遇两方面进行,如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减缓馆员焦虑,设置合理的工作目标和激励任务完成的成功感等。  相似文献   

8.
考试焦虑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理学的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考试焦虑心理现象。分析认为引起考试焦虑的原因主要体现在认知因素、动机水平和意志品质方面。由此提出了预防和消除考试焦虑的途径和方法,即调整认知、进行合理归因;端正动机,保持适度心态;磨炼意志,提高自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生中常见的不良情绪的管理与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绪管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区分等能力和对他人情绪认识与适度的反应能力。由于学生不合理的认知而引起抑郁、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原则,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人际交往障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通过对一位人际交往障碍求助者的会谈,发现她存在新生适应不良和人际交往障碍,运用行为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放松训练和人际关系训练,通过为期近一个月的咨询和两个月的自我调整,在回访过程中发现求助者的人际关系问题和适应不良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苏北地区部分中学学校管理者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认知、态度及管理措施情况。结果显示:1)大部分的学校领导认为校园体育文化对学校教育具有积极作用的,只是迫于升学压力,暂时不得已将其置于次要位置;2)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和学生组内,认为有必要进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分别达到了89.4%、96.9%和87%,必要性认知度趋同4)学校年体育经费平均到每个学生人头很少,学校对体育工作的投入不足。  相似文献   

12.
林徽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除去个人创作外,也是一位文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其在20世纪30年代推动新月派、"京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中国社团流派史上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不同锻炼承诺和日常锻炼行为水平对身体锻炼短期情绪效益的影响。方法:招募62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在跑台上完成1次30 min变化负荷的走跑运动锻炼,锻炼前采集锻炼承诺和日常锻炼行为数据,并将日常锻炼行为划分为高、低两个水平,锻炼前、期间和锻炼后监测情绪状态并对组均频次进行卡方检验,同时兼顾实验末访谈核实。结果:锻炼承诺水平高,锻炼期间、之后的愉悦、活力、流畅体验更佳,前、后、期间焦虑感受更强;锻炼承诺水平低,锻炼之前活力体验更佳,期间疲劳感受更强;日常锻炼行为水平高,锻炼之前愉悦体验更佳,期间抑郁感受更为频繁、之后焦虑感受更强;日常锻炼行为水平低,锻炼期间活力、流畅体验更佳,之后愉悦、流畅体验更佳,之前焦虑、抑郁感受以及期间、之后疲劳感受更强。结论:不同锻炼承诺、日常锻炼行为水平对身体锻炼前后、期间的积极情绪体验和消极情绪感受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对各种情绪状态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克服散打实战教学中学生的焦虑心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高校专项武术散打教学中,发现高校学生既想学习武术散打,但又普遍存在一种“怕打”的心理焦虑;本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并提出在教学中调节的方法;使学生对中国武术散打有正确的认识,促进高校体育专项选项课改革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中职学生体育认知水平及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浙江省12所中职院校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锻炼行为和影响的客观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中职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处于良好略偏下水平。在体育锻炼行为方面,参加的时间,频率,负荷等都处于良好到中等之间,而影响其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主要是场地、器材和设施问题。并由此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通过对江苏省184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江苏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情绪衰竭较为突出,女性教师情绪衰竭程度较高,男性教师表现出较低的个人成就感。随着教龄的延长,职业倦怠呈逐渐升高然后逐渐下降的趋势,6-10年教龄的教师职业倦怠最为严重,本科学历和小学中级职称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贫困生问题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是:自卑、抑郁、人际交往困难;忧虑、沮丧、心身疾病突出;嫉妒、怨恨、苦恼;虚伪、狡诈、不诚实;品行不轨;性心理变态。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个人认知态度和认知方式的影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微环境的影响;对贫困生资助方式不当的影响。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是:物质上给予资助;精神上给予鼓励;大力优化育人环境;助困与育人有机结合;做好贫困生心理咨询与指导工作;做好贫困生心理障碍的治疗与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18.
扬州市高中生体育锻炼情绪效应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体育锻炼对高中学生情绪效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Gauvin和Rejeski编制的锻炼诱导情绪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对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后男女学生在情绪效应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男生优于女生;情绪效应四维度在不同年级的比较中无差异(P〉0.05);情绪效应的活力激发、身心平静和生理疲劳三个维度在持续时间的比较中无差异(P〉0.05),积极投入有显著性差异(P〈0.05);积极投入在持续时间的比较中发现,高一和高三年级有差异(均差值为-2.586,P〈0.05),且高三年级优于高一年级。因此结论是:体育锻炼对情绪效应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增强学生体质是当前学校体育的主要和首位目标。身体素质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纠正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错误认识,采用更为多样和有效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