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文结合国内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主要情况。对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梳理,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对策:一是构筑多元主体共生治理制度框架;二是构建多层次的公共文化人才体系;三是建立有效的公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2.
唐义 《图书与情报》2014,(1):111-116
信息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纷纷构建数字化馆藏,通过网络为社会公众提供数字文化服务。这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立的网络虚拟文化信息服务系统就是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该系统生态主体是公共数字文化信息人,包括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产者、组织与传递者、消费者、监管者;该系统生态因子包括公共数字文化信息本体、信息技术、信息制度以及信息时空。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这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3.
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应当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间存在着同类合作、竞争合作和协调合作的关系.公共图书馆在合作中应注意遵循独立性、公益性、主动性及追求共赢的原则.表1.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者(图书馆)、消费者(读者)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一起组成了图书馆文化生态系统。从文化生态学角度研究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遗传性和变异性,分析少年儿童图书馆与文化生产者、读者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文化生态视域下思考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和建设,对促进少儿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当前,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制度供应不足、制度的专业性缺失、制度的发展性及竞争力缺乏问题。图书馆应致力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建设,加强制度设计的专业性;引入竞争机制,区分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加强图书馆职业准入制度建设,提升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实体书店文化空间与城市文化之间呈现出一种共生关系.两者之间既存在互惠共生关系,也存在偏利共生模式和负面环境影响;两者由共生关系走向共生发展的实现路径体现在:从实体书店文化空间维度来看,它与城市文化共生发展的主要路径有书店外部建筑设计契合城市文化风格、书店内部空间设计呼应城市文化特色、书店主题文化活动涵化城市文化品牌、以实体书店人文关怀滋养城市文化内涵、将书店文化融入到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中、以科技手段赋能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体验.从城市文化维度来看,它与实体书店文化空间实现共生发展的主要路径有优化城市文化环境,涵化市民文化阅读习惯;培育城市文化品牌,发挥城市文化“容器”功能;完善城市文化政策,营造良好的文化共生环境;推进城市文化教育,提升校园书店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形成,一种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形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应运而生,并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与数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政府公共财政为支撑,以数字化资源为依托,以网络化传播为载体,向全体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马剑 《新闻世界》2009,(11):66-6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广播宣传,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载体,广播宣传与文化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文化“软实力”的强大与发展迅速的广播产业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9.
陈铭 《兰台内外》2020,(5):51-52
本文首先阐释档案文化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分析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档案文化服务与产品,整合档案管理系统的优质文化资源,与科研和教育机构以及社会组织之间进行广泛互动和合作,构建形式与内容多元化的档案文化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大众媒介是公共领域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文化产品的生产主体。然而,在文化工业滋长的当下,尤其是在媒介技术迷信、媒介娱乐化、传媒集团惟利是图的消费主义导向使得公共领域空间逐渐衰弱和消解。该文探讨以大众媒介为主的公共领域与文化工业之间的关系,即当代语境下,文化工业仍然对公共领域的衰弱和消解具有催化作用,而公共领域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则有利于文化工业制造下的文化产品真正为公众和社会服务,成为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1.
崔萌 《图书馆学刊》2010,32(6):15-17
公共图书馆是由政府投资兴办的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精神产品,使全体公民自由、免费和共同享用的公益性事业。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公益性原则仍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目标和发展方向。脱离公益性原则,公共图书馆就不再是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12.
公共图书馆公共关系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关系被称为信息社会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公共图书馆也需要借助公共关系来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公共图书馆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可以增加经费、增进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了解、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塑造与改善公共图书馆的形象。公共图书馆为了进一步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必须加强危机公关、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加强行业宣传、形象宣传及网络宣传等。  相似文献   

13.
当代德国著名思想家尤根·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在其经典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公共领域这一概念,并且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理想状态和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公共产品角度出发,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存在的体制僵化、经费不足、无法可依和观念落后等现实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对公共图书馆实现全面公益性服务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5.
把公共还给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了公共图书馆公共精神与公共职能缺失、复归的历程,认为城市图书馆回归公共可以有力地促进公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6.
新公共管理与公共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蕾 《图书馆》2008,(3):88-89
本文以新公共管理为切入点,探讨公共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谈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益性是公共图书馆的根本属性。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及其任务,要求它必须实行公益性服务。坚持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要从强化公益观念、争取资金来源和拓展服务着手。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8.
公共图书馆讲座是公共领域(公共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从公共领域(公共空间)的视角对公共图书馆讲座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作了剖析,并对良性构建公共图书馆讲座空间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文分析了公共图书馆讲坛的实质,从形象品牌化,内容多样化、系列化、精品化,形式经常化、通俗化,主讲人队伍高端化,参与对象大众化,传播立体化六个方面总结了其特点,并从把握正确导向、争取政府资金投入、构建讲座服务网络、加大宣传和传播力度等四个方面就发展图书馆讲坛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村民借助移动互联网从私人领域走向网络公共空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商讨和行动,实现从“村民”到“网民”再到“公民”的转化.村民通过网络公共生活复兴,使分散在不同时空中的个体再聚合,密切社会交往,重构社会连接,实现“网络共在”.村民通过网络公共参与重建乡土舆论,重构乡约民规,重兴乡土精神,达成“舆论共识”.村民通过网络动员、组织共同参与乡村公共事务,促进“共同行动”.网络公共空间建构了新型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和机制,经由传播实现了村民从“共”到“公”的转化,在讨论和行动中拓展了“公”的边界,再生产了乡土公共性.传播构成了网络公共交往,传播生成了网络公共舆论,传播促成了网络公共行动,因此传播生成公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