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王安忆《长恨歌》被称为当代的“上海叙事”。在《长恨歌》中,王安忆以环境元素的张力,激活了小说的主题:用一个女人的一生演绎一个城市的历史命运。透过以弄堂为象征的诸多环境描写,我们感悟到了王安忆那挥之不去的“上海情结”,同时也从环境和人物的相互烘托中品味到了一种难以忘怀的“上海精神”。  相似文献   

2.
王安忆新作《考工记》被直接称为"《长恨歌》后又一部低回慢转的上海别转。"两部小说通过"一人一城"的模式,描绘了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末上海的生活图景,展示上海近现代都市化进程,但《考工记》几乎从《长恨歌》的对立面结构文本,转变叙述视点、性别视域和叙述重心。采用男性视角切入文本,以动态的目光作为观看城市的视点,将叙述重心转向器物,以呈现不同的市民性格和生活细节。《考工记》超越读者阅读期待,打破上海的刻板印象,并在人/宅的坚守故事中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王安忆上海书写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的《长恨歌》及张爱玲的部分作品分别描绘了不同时代的上海里弄里发生的是是非非,讲述平凡人的人生际遇与酸甜苦辣,在描述小人物的文字里,都透出一股悲剧意识,并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高度。通过对《长恨歌》及张爱玲作品中题材的选取,叙事手法的运用,切入点的选择等方面的比较,显示出她们笔下的上海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把“流言”为解读《长恨歌》的一扇“门”,通过对王安忆创作过程的疏理及对其创作理念的考察,发现“传奇”才是王安忆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是隐藏于“流言”之后的主题。“流言”与“传奇”的相承相悖是《长恨歌》贯穿始终的叙述张力,反映在阅读体验的层面上是作者不自主的叙述视角地变化。与张爱玲的“传奇”相比,王安忆遵守自已的写作理念,“刻意”选择一条别样的路,书写自己心目中“王安忆式的传奇”。  相似文献   

5.
王安忆《长恨歌》的零聚焦叙事对叙事内容有选择的"偏爱",以及叙述者对话语和结构进行的"控制情绪"的干预,使文本获得一种对女性生活描写的客观化效果,由此也获得了女性作家作品在主流社会的话语权,同时也为女性小说创作提出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加缪通过西西弗这个形象展示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存在意识与存在方式,表现了他对人类生存的深刻思考,而这种哲学意识也深刻地渗透在王安忆的《长恨歌》中,透过对上海百年历史的世俗化描写,折射出王安忆对人类生存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的《长恨歌》在她个人的创作中有里程碑的意义,小说在内在结构、语言、叙事、题 材等各方面都有独特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8.
《旧约·撒母耳记》的家庭悲剧为《押沙龙,押沙龙!》和《雷雨》的家族叙事提供了原型。两部作品运用截然不同的叙事艺术,对《圣经》叙事加以“移位转型”,形成了两对相似并相互关联的“乱伦三角”叙事结构,显示了各自的精神价值诉求和文化传统底蕴,彰显出以基督教文化传统为基础的美国家族文化和以儒教为基础的中国家族文化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分析《简·爱》和《呼啸山庄》在题材、主题、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声音、意象创造以及女性独立意识等方面的差异,指出两部作品在创作风格上的区别,正确认识这些差异,对于理解该作品以及文学创造规律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围城》是钱锺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一九一四年在上海初版,这部长篇小说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它的内容和语言特色上,更体现在作者在探索小说叙事技巧的形式上。《围城》的叙事策略,主要从叙述视角(第三人称有限的全知视角),叙事时间(叙事节奏),叙事结构(单线缀段式结构)和叙事语言(反讽的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来营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备战奥运会国家队训练基地运动员餐厅食品供应和营养状况,掌握营养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运动员餐厅优化膳食结构,有效保障国家队运动员的奥运备战工作提供合理解决方案。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称重法,分别对在运动员餐厅就餐的运动员、科研人员和教练员进行现场调查及其餐厅食物供应比例的构成进行计算。结果:运动员餐厅就餐环境及卫生状况良好,食物供应在主食、杂粮、奶制品和水果商供应比例适宜;导致运动员膳食营养不均衡的主要构成要素为:烹调用油和肉类供应过多状况;运动队没有配备专业运动营养师;运动员在训练中无加餐习惯及其餐厅无提供加餐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学习动机不仅在一般学习活动而且在外语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历史的方法考察了外语/二语学习/习得理论并运用普通语言学、实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对外语学习动机进行剖析后,认为在外语学习中,语言环境仅构成外语学习动机的外在部分,外语学习动机由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外部刺激两因素构成,从而揭示了语言环境并不必然引起语言习得,成功的外语学习取决于两部分:语言环境(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与学习者的学习情感态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教育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学科教学的实践,我们设计了发现式探究学习模式的基本程序:目标问题的确立——情境的创设与体验——问题的研讨与交流——结果的测评与反思。通过发现式探究的学习,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创新、探究、合作精神与能力也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王仁紡《刊谬补缺切韵》第一种,即敦煌本王韵,世称"王一".因其残缺较甚,195个韵中只有53个韵小韵字没有残缺.本文通过歌韵和去声部分对"王一"残卷和"王三"反切进行比较,得出王一和王三大体相合.并对姜亮夫先生提出的"王一"反切用字与《广韵》合者十之九提出质疑,通过去声"王一"、《唐韵》和《广韵》的比较,可以看出《广韵》的反切用字并非与"王一"合者十之九,而与《唐韵》相合者甚多.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价值,指出其生产力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和健康价值,实质是利益问题;在体育价值观、体育教育观和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的新形势下,应实现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和重新给体育教师定位.  相似文献   

16.
贵州六盘水市成年女性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和掌握六盘水地区成年女性体育锻炼现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六盘水地区869名成年女性体育锻炼活动的目的、内容、时间、场所、频率、方式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六盘水地区体育近年来发展较快,但还存在经费匮乏、场地不足、体育健身活动缺乏医务监督和指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校报的生存与发展已经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清醒地认识自身发展的优势与瓶颈,成为影响高校校报创新发展的紧迫问题,只有不断强化版面创新、开展深度报道、提升编辑水平,形成与网络的优势互补与整合,高校校报才能最终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色彩成为一门必不可少的设计基础课程,色彩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为了使设计基础教学更有效地为专业课学习服务,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色彩教学内容作了合理的调整,努力使其更有效地发挥基础作用。认为在色彩教学中,应准确理解和把握色彩,使学生摆脱传统绘画模式,从教学思想创新和教学方法创新两方面进行了阐述,从九个方面论述了教学方法创新,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发射独立的信号,使用多个天线接收回波信号,对回波信号进行分离,相当于形成一个大的虚拟阵列。Walsh编码与伪随机编码构造方法简单,但具有较高的互相关和自相关旁瓣。复正交互补编码序列有着良好的相关特性,其距离旁瓣较低,可以降低旁瓣干扰影响,可用于对目标成像。  相似文献   

20.
断裂性是新历史主义批评的核心范畴之一。作为一种复合存在体,它既是批评的对象,又是批评的方法。断裂性对貌似平顺统一的文本提出质疑,意在完成对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历史的重新阐释,从而对现代社会意识形态控制的真实给予反思性批判。它拓展了研究空间,为更好地理解新历史主义批评的理论内核提供了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