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创编出一套适合中老年低骨密度者进行练习的"健身健骨操",并对其健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设计编制适合骨质疏松人群的健身健骨操,通过实验对其健身效果进行评价。实验选取成都市40~65岁城市居民52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24周的健身健骨操练习,在运动干预前后,检测BUA、T值、Z值、体脂及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同时在进行健身操运动的过程中,采用遥测心率表对其心率进行实时监控。结果:BUA、T值、Z值、体脂实验前后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余指标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骨密度者通过健身健骨操练习,可以明显改善受试者的骨密度。提示,有规律的从事该操可以起到健骨的作用,同时对健康的其它指标也有改善作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人群运动锻炼的心率应控制在(120±10)次/min、不超过140次/min为宜。  相似文献   

2.
体力活动不足是引起多种慢性病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发现,有规律体力活动的人群比例为28.26%,未养成规律体力活动的人群比例为71.74%。体力活动阶段分布分别为:维持期11.59%,行动期16.67%,准备期31.16%,意图期22.46%,无意图期18.12%。体成分中综合得分女教职工的平均值为77.00±2.40,男教工的平均值为06.39±9.38,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调查可知社会对高校教职工的期望值及其生活方式是影响这个群体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女子手球能量代谢特点,以中国队正式比赛为研究对象,分析6名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能量代谢特征。在实验室测试了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最大心率、体重,在比赛现场测试比赛时的心率变化、血乳酸。结果:场上队员比赛平均时间为46.25 min;比赛最大心率平均为181.6次/min(177~188次/min),达到99.6%(98.9%~100.6%)HRmax,比赛平均心率为(154±10)次/min,102%(97.9~107.3%)HR-AT;心率变化振幅平均为16.8次/min;场上运动员在MHI心率区间运动时间比例最高,为47.6%,MAX区间达到17.68%,LMI区间达到16.9%,LI区间达到15.14%,L区间达到2.62%。全场赛后乳酸(3.7±1.4)mmol/L。守门员比赛最大心率158次/分,达83.6%HRmax,全场比赛平均心率125次/min,达83.3%HR-AT,全场结束乳酸1.9 mmol/L。结论:手球比赛是混氧运动,场上队员平均强度在无氧阈强度上下,运动员赛后乳酸水平较低,主要进行有氧运动,但无氧运动占一定比例,负荷强度可达自身极限。守门员比赛时心率与场上队员相比较低。研究认为,优秀手球运动员须具备高水平无氧爆发力和较强的有氧能力。无氧供能水平低,可能限制队员水平发挥。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了解和深入剖析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男子篮球队整体表现,进一步促进我国男子篮球的快速发展。通过对我国男子篮球队参加的五场伦敦奥运会比赛进行详细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球员身体形态和特征主要表现为"年轻、体轻、身材高、克托莱指数低",不利在国际篮球赛场上高速度、高强度的激烈对抗。前锋和中锋得分占全队得分的比例都低于对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后卫的得分占全队得分比例为51.99%,高于对手,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中国队前锋和中锋得分能力差,后卫控制球、支配球过多,全队进攻配合体系不合理。总得分、总投篮次数、总篮板球、投中数、投中率,两分球投篮数、两分球投中率、三分球命中率、助攻、抢断的指标上都低于对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总失分、失误的指标高于对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中国队在比赛中整体的攻防技战术受到对手全面限制,中国队缺乏在强对抗的激烈比赛中完成进攻和防守技战术的能力,整体水平出现滑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高原训练期间坐姿残疾人冬季两项男子运动员机能状态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以10名坐姿残疾人冬季两项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亚高原训练期第1至4周的赛前训练阶段,第5至6周的赛中阶段和第7至8周的赛后调整阶段的每周休息日,使用美国Omega wave竞技状态综合诊断系统进行仰卧位状态身体机能测试,测试指标包括自主神经指标(Avag、Asym、TI、LF/HF)、心电变异及脑直流电位指标(ASI、ANSI、RP)和心脏系统状态指标(SI、FI、ARI)。结果:亚高原环境训练期间Avag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Asym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赛中与赛前阶段相比Avag、Asym和TI分别下降0.03%、0.09%和0.23%,LF/HF升高0.53%;赛后调整阶段相较于赛中Avag明显下降0.34%(p<0.05),Asym、TI分别升高0.15%、0.03%;LF/HF升高1.07%,显著高于赛前训练阶段(p<0.05)。ASI出现下降趋势,ANSI、RP指标呈现上升趋势;与赛前训练阶段相比,赛中阶段ASI下降0.03%,ANSI、RP分别上升0.02%和2.10%(p<0.01);赛后调整阶段相较于赛前ASI下降0.05%(p<0.05),ANSI、RP分别上升0.02%、2.33%(p<0.01)。SI、FI均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ARI在赛后调整阶段有所下降;与赛前训练阶段相比,赛中阶段SI和FI分别上升0.02%和0.15%;赛后调整阶段SI、ARI分别降低0.20%、0.09%,FI指标与赛中阶段相比下降0.21%(p<0.05)。结论:1)8周亚高原训练坐姿残疾人冬季两项男子运动员自主神经变化特点主要受到低氧环境和训练负荷刺激,低氧环境刺激更倾向于影响初上亚高原时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而中后期主要受训练比赛安排的影响;2)8周亚高原训练对坐姿残疾人冬季两项男子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对增强运动员抗应激能力和适应能力有所帮助。3)8周亚高原训练结合高强度比赛造成运动员赛后调整阶段的迷走神经功能紊乱、有氧能力指数下降、疲劳恢复效率降低。应科学调整亚高原训练的时间和负荷强度,上高原前应强化坐姿残疾人冬季两项男子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注重监控心脏系统状态和保护残肢末端微循环,保证残疾人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适应与疲劳恢复。  相似文献   

6.
模拟水球比赛参数研究不同负重条件下,不同游泳时间、不同训练次数对SD大鼠BHL、MHL、肌糖元、肝糖元变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在SD大鼠12%负重游泳1-2分钟的运动训练中,递增负荷运动后A、B、C组血清BHL含量与前一组相比上升明显,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该运动的能量代谢以乳酸增加为代表,并随着运动次数的不断增加,血乳酸与肌乳酸值不断增加。(2)在SD大鼠6%负重游泳16分钟的运动训练中,随着运动次数的增加,血乳酸逐步上升(p<0.05),肌糖原逐步减少(p<0.01),肝糖原没有明显变化,血糖呈下降趋势。表明该运动的能量代谢以糖有氧供能为主,并随着运动次数的不断增加,能量代谢逐步转化为以有氧为基础,糖酵解逐步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遵循运动处方原理和模式,以太极拳运动防治"肝肾阴虚证"高血压病为例,探讨其临床实效性,实验结果表明:1)16周实验后,实验组C-反应蛋白(CRP)浓度降低与实验前相比有差异。而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变化。2)实验组收缩压较实验前有显著性降低,而舒张压有极其显著性降低。且实验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有显著差异,舒张压有极其显著性差异。3)运动后受试者感觉心情愉悦、平衡能力增强、头脑清醒、身体轻松、精力充沛、无不适感等情况,实验组为95.15%,对照组为76.08%,差异显著。受试者自觉失眠、多梦、头晕、耳鸣、乏力、烦燥等不适症状得到改善,其中实验组为90.33%,对照组为87.53%;实验组在医生指导下减少用药量,感觉轻松自如、精力充沛,自觉症状改善,血压呈下降和稳定状态,实验组无自觉症状者为41.68%,而对照组无自觉症状者为31.83%,有显著差异,表明太极拳运动处方防治高血压病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探讨低氧训练中糖——电解质饮料补充血液氧运输能力的影响,为低氧训练中的合理补液提供参考依据.以8名健康的体育学院学生为被试在常氧和低氧环境(低氧帐篷模拟2500米海拔,氧浓度为15.4%)下以70% VO2max负荷进行不补液和补充佳得乐运动饮料运动至力竭,测定受试者运动前、运动后和运动后30分钟心率、血压、裸重、Hb和Hct,并记录运动过程中每5分钟的心率变化和运动至力竭的时间.结果显示:1)运动后即刻,NF组体重丢失程度显著低于NC组(P<0.05),HF体重丢失程度显著低于HE组(P<0.05),运动中NF组和HF组心率上升缓慢,运动时间显著长于对应的NC组和HE组(P<0.05).2)运动后即刻,各组Hct、Hb均升高,但只有NC组、HE组的Hct和NF、HF组的Hb浓度升高具有显著意义(P<0.05),运动后30min,各组Hct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仍明显高于运动前(P>0.05),而Hb浓度均基本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结论:低氧训练中糖——电解质饮料补充能有效降低运动中Hct升高幅度和体重丢失程度,使Hb浓度适度增加,有利于血液氧的运输,提高有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供氧能力实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于探究21天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的供氧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12名专业男篮球运动员,随机被分为低氧(H)组和对照(C)组,每组各6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低氧组在模拟2500m的海拔低氧环境下进行间歇性的低氧训练,而对照组则在正常氧气含量下进行训练。除此之外,两组的训练方法完全一致,并且两组的测试指标一致。结果:实验统计数据表明低氧训练会显著增加运动员跑台测试的总距离(起始速度为0,每分钟1km线性地增加,直到被测运动员心率达到180下/min以上)10%,并且,低氧组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显著升高了6.5%和7.8%(p<0.001)。结果显示,在模拟低氧条件下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是提高篮球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水平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0.
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有氧运动肘力的影响,以女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为测试对象,测试2 000 m高原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身体成分、血尿素、血清睾酮、功率、心率、乳酸、乳酸阈功率变化。结果:1)高原训练期间,血红蛋白浓度呈现波浪性变化并呈整体态势逐渐升高。下高原后与上高原前相比,运动员血红蛋白浓度明显升高(p<0.01)。2)高原训练中,体重虽明显下降,但平均体脂%和平均去脂体重变化甚微。3)高原训练初期平均功率-心率曲线对比上高原前出现略微左移,而高原训练后进入平原地带的测试结果对比高原训练初期出现一个较大幅度的右移。4)相对于上山前运动员的乳酸-功率曲线明显右移,显示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提高。结论:高原训练后,Hb含量明显升高,多级测试表明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得以提高,说明前者可能是后者提高的生理基础;高原缺氧期间体内蛋白质分解加速,故训练期间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由此引起的运动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亚住高训"交替训练实验,对12分钟极限跑运动中动态心率、血氧饱和度、"极点"等指标进行研究,探讨"亚住高训"模式对"极点"等指标的影响及其提高中长跑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及运动成绩的新途径.方法:对8名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进行6周"亚住高训"实验研究.测试实验前、中、后期的12分钟极限跑、运动中心率、运动中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根据运动生理学原理划分12分钟极限跑中机能变化相对应的"极点"等指标及其持续时间.结果:(1)"亚住高训"交替训练前、中、后,12分钟极限跑成绩、最大摄氧量、运动中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呈现有利于有氧工作能力提高的趋势,部分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亚住高训"实验后,运动员赛前训练12分钟极限跑的"极点"及其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第二次呼吸"时间延长、"终点冲刺"时间增加,部分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亚住高训"交替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12分钟极限跑成绩,对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有积极影响.(2)运动中通过心率、血氧饱和度实时检测,能够反映运动中"极点""第二次呼吸""终点冲刺"等指标的变化规律.(3)"亚住高训"交替训练能对12分钟极限跑过程中"极点""第二次呼吸""终点冲刺"及其持续时间的分配进行干预,有助于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氧浓度环境下的个体乳酸阈血乳酸值,个体乳酸阈时间,个体乳酸阈速度的变化,为低氧训练和低氧健身的强度监控提供生化学依据.对象与方法 以广州体育学院19名男生为研究对象,广州体育学院常压低氧房为实验场所,分别在常氧和三个急性低氧(氧浓度为18.5%,16.5%,14.5%)环境下,利用prince-100H血氧饱和分析仪和EKF-c-line GP型号乳酸盐仪和Max-Ⅱ心肺功能系统仪等仪器,以逐级递增负荷的方式分别测定受试者在常氧的最大摄氧量、常氧和三个急性低氧环境下与时间对应的血乳酸值,最后利用个体乳酸阈得出个体乳酸阈曲线、个体乳酸阈血乳酸值、个体乳酸阈速度及个体乳酸阈时间,比较不同环境下个体乳酸阈的变化.结果 受试者在本次实验以递增负荷方式,在急性低氧和常氧环境下:个体乳酸阈都随着氧浓度的下降而发生相应的下降,其中个体乳酸阈血乳酸值分别是(4.61±1.07,4.59±0.89,4.69±1.09,3.78±1.21)mmol/L,对应的个体乳酸阈时间分别是(10.09±2.27,10.31±3.09,9.92±2.73,8.02±2.98) min,对应的个体乳酸阈速度分别是(8.82±1.08,8.67±0.95,8.42±1.11,8.1±0.79) km/h.且在14.5%氧浓度环境与常氧环境相比,发现个体乳酸阈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实验建立急性低氧环境下个体乳酸阈测试的模型、推算个体乳酸阈,发现了个体乳酸阈与氧浓度的规律;为急性低氧训练和运动健身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生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社区环境体医融合运动干预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聚集现象的影响。方法:选取合肥市庐阳区四里河街道具有肥胖(含超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四类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中两类以上聚集的中老年志愿者103名,实施30周,每周两次,每次90分钟健身舞蹈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有组织运动干预结合有监控和反馈的自主体育锻炼,观察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踝臂指数(ABI)、动脉血压、身体成分、血糖、血脂、血浆葡萄糖甘油三酯乘积指数(TyG)等指标。结果: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后中老年男性和女性体脂率、腰臀比均降低(P<0.05),肌肉比无显著变化(P>0.05),实验后中老年男性和女性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后中老年人空腹血糖(G)、TyG显著降低(P<0.05),实验后中老年人baPWV和ABI显著降低(P<0.05)。结论:社区体医融合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中老年人血脂环境、优化体成分、降低葡萄糖甘油三酯指数,进而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动脉血压、维持动脉血管弹性,抑制中老年人心血管病聚集危险因子,对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显著的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鼠游泳运动的最大乳酸稳态负荷的确定—乳酸最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用血乳酸来确定大鼠进行游泳训练的最大有氧运动负荷强度可行性,以期为今后的大鼠运动负荷的确定提供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雄性SD大鼠15只,在一周适应性喂养和一周适应性无负重游泳训练,进行乳酸最小试验,测定大鼠最大乳酸稳态负荷。结果:大鼠以50%负重完成6 min间歇游泳运动,运动后第9 min达血乳酸值达到峰值(12.86±2.21)mmol/L,之后下降,但各时间点的乳酸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鼠经50%负重的6 min间歇运动后,第9 min进行负重4%体重~7%体重的逐级递增负荷游泳实验,当负荷为4.5%体重时,测得的血乳酸值最低(10.38±2.48)mmol/L,之后升高,但各级负荷的乳酸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结:Voltarelli等设计的大鼠最小乳酸实验是可重复的。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目的主要探索采用跑步经济性测量相关指标基于乔治预测法评估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可靠性。研究思路通过Bland-Altman方法来比较VO2max乔治预测法和实验室测试法的一致性。研究对象选择8名受过良好中长跑训练的运动系学生,受试者的基本情况:年龄(21.50±0.53)岁、身高(172.2±3.89)cm、体重(63.2±3.72)kg。第一天测试VO2max,隔日在跑台以次最大强度下测试跑步经济性相关指标(摄氧量、心率、体重等)。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乔治预测法估算获得8名受试者的VO2max值比实验测试值略高,但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306(0.05),8个差值均位于95%一致性界限以内。研究结论认为,VO2max乔治预测法和实验室测试法一致性较好,采用跑步经济性测量相关指标基于乔治预测法测量评估VO2max比较可靠,评估结果可以达到实验室测试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采用高住(氧浓度为11.3%相当于海拔高度5000m)低练对大鼠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ic)、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s,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等的影响.将5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天高住低练组置氧浓度为11.3%低氧舱中3小时,每周6天,运动持续时间为2周,并常氧下为跑台训练,运动负荷由18×30m/min递增至28×60m/min,坡度始终保持10%.最后得出两周实验后,网织红细胞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是RBC和HGB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结果显示低氧刺激了骨髓的造血功能;②通过高住低练可以提高机体的载氧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运动处方对矫正大学生心理障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经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选出5名患有较为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以"(220-年龄±10) 60%~80%"为适宜的靶心率范围,采用健身12 min跑的方法练习10周.实验结果显示强迫因子、人际敏感因子、抑郁因子以及痛苦水平的得分比练习前有显著性降低,表明运动处方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腰鼓舞活动对中老年女性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腰鼓舞活动对中老年女性体质的影响,为中老年女性选择有效的健身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参加腰鼓舞活动一年以上的46名中老年女性为实验组,对照组为47名无规律运动的中老年女性,年龄在47-69岁之间.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老年女性进行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方面的测试,采用比较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照BMI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8.7%和19.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台阶指数分别为69.7 ±10.3和61.2±7.0,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测试指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腰鼓舞活动对中老年女性减轻肥胖有较好的作用,对提高身体素质作用不大.对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非常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模拟高原环境下急性骑行对自行车驴友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受试对象为7名华南农业大学一年级男性学生,平均年龄19.80±0.83岁,为自行车驴友,没有高原旅行经历。受试者分别在常氧环境和模拟常压低氧环境(氧含量16.8%)进行踏功率自行车运动,强度从50W(50rpm)开始,每3min递增50W至250W,然后要求受试者以最大能力运动至力竭,测试指标包括运动前、每级负荷后即刻和运动后心率、RPE、血乳酸及力竭时间。结果:两种环境下的心率与RPE均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在模拟高原环境下从150W至250W以及力竭后心率上升幅度高于常氧,而RPE从150W后至运动结束时也高于常氧环境,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力竭时间非常显著性缩短(P<0.01)。结论:高原环境下自行车驴友骑行能力有一定下降,提示自行车驴友初入高原时要适当降低骑行强度及作适当的休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2(ALAS2)基因复合重复多态性与高住高训低练(HiHiLo)训练后左心室结构功能的关联性。方法:选取72名中国北方汉族男性健康受试者进行4周高住高练低训(Hi-HiLo),方案为每日在低氧环境(O2浓度为14.5%~14.8%,相当于海拔3000 m)中休息10 h,每周进行3次低氧下(O2浓度为15.4%,相当于海拔2500 m)75%.VO2max强度蹬功率自行车训练,其余时间在常氧下训练;测定受试者HiHiLo前后不同状态下左心室结构功能等指标。使用GeneScan和测序方法分析该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进行该多态与HiHiLo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性分析。结果:HiHiLo后,≤166bp组在安静及不同运动负荷下每博输出量的增加幅度(△b-SV、△b-SVI、△100W-SV、△100W-SVI)显著性低于166 bp组(P0.05);≤166 bp组在安静及不同运动负荷下心输出量的下降幅度(△b-CO、△50W-CO、△100W-CO、△150W-CO、△b-COI、△50W-COI、△150W-COI)、射血分数的下降幅度(△100W-EF)、心率的下降幅度(b-△HR、50W-△HR、100W-△HR、150W-△HR)均显著性高于166bp组(P0.05)。结论:ALAS2基因复合重复多态中≤166bp基因型在心脏功能指标中HiHiLo训练敏感性最高,可作为预测HiHiLo训练后左心室功能变化的分子遗传学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