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1.按照新课程标准,结合水平五要求的总目标,选择田径必修模块,挺身式跳远教学单元,第4次课:挺身式跳远的腾空与落地技术为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挺身式跳远是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挺身式跳远技术性强,对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等素质要求高,短时间内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难度较大。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训练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能使初学者快速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的教学方法——"落差"教学法。所谓"落差"教学法,就是利用起跳点与落地区高度的差距,以完整技术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年教学-实践和比赛时观察,中学和中师的学生大多只掌握蹲踞式跳远技术,能够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的只是极少数。究其原因,一是教师不重视,或教师本身未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故没有教学生,或是教不得法,没有教会学生;二是挺身式跳远比蹲踞式跳远技术难度大;再次是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起  相似文献   

4.
先挺身式跳远后背越式跳高的教学顺序对学生掌握正确技术动作、减少错误动作发生率,明显优于先背越式跳高后挺身跳远的教学顺序。  相似文献   

5.
学习挺身式跳远,可以培养学生的速度、弹跳力和灵巧性,并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一是学生的自身素质。跳远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有的学生因速度不快或弹跳力不好,给练习带来了困难,甚至不敢试跳。二是挺身式跳远教学模式所限。一般教学模式是先介绍挺身式跳远的基本技术动作,然后学习助跑和起跳、腾空挺身和落地等技术动作。这种教学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易出现起跳不挺身或起跳与挺身技术动作衔接不上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绝大多数选手采用的是蹲踞式跳远技术.如果这些中小学生选手能够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则能明显地提高运动成绩.然而,中小学田径队往往是在田径运动会前不久临时组建的,在短时间内尽快掌握好挺身式跳远技术,是我们大家所期望的.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向大家介绍简单易行,快速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7.
回顾田径运动的发展史,从十九世纪末就开始出现了走步式跳远技术,美国人 M·普林斯坦在 1898年首次采用“两步半走步式”跳远技术。现今,几乎所有世界一流的女子跳远运动员都采用两步半走步式跳远技术,而男子跳远运动员则采用三步半走步式跳远技术。   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十分重视跳远的空中技术动作,目前绝大多数的青少年跳远运动员采用的是蹲踞式、挺身式或半蹲踞半挺身式的动作技术。这也可能是造成我国的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很少有人掌握三步半走步式跳远技术,女子跳远运动员中的很多人采用的半蹲踞半挺身式技…  相似文献   

8.
张青  谢平 《体育师友》2001,(6):18-18
在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绝大多数选手采用的是蹲踞式跳远技术。如果这些中小学生选手能够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则能明显地提高运动成绩。然而,中小学田径队往往是在田径运动会前不久临时组建的,在短时间内尽快掌握好挺身式跳远技术,是我们大家所期望的。在此,笔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向大家介绍简单易行,快速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9.
<正> 中学生挺身式跳远的教学一般是安排在蹲踞跳远教学之后。因此,学生在起跳技术上已有一定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挺身式跳远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空中姿势上。从空中姿势来看,挺身式跳远有三种方式:单臂上举挺身、双臂上举挺身和单臂绕环挺身。单臂上举挺身式的动作要领: 起跳后身体腾起至接近最高点时,摆动腿以大腿带动小腿向下后放摆,同时摆动腿侧的手臂经前向上后摆,异侧手臂掌心向前、经前向下、后放摆,当摆动腿大腿后摆过垂直面、同侧臂上摆过垂直面、另侧臂下摆过垂直面时,形成挺身动作。双臂上举挺身式的动作要领: 起跳后身体腾起至接近最高点时,摆动腿以大腿带动小腿向下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挺身式跳远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合理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体育教育专业挺身式跳远的教学进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实验研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课外作业、课外练习、课外辅导、  相似文献   

11.
挺身式跳远是中学田径教材之一,它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在教学和训练中有一定的难度,但如能合理地应用辅助练习,将有助于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并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挺身式跳远技术易于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与掌握,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将挺腹收腿当成是挺身式技术,这是一个误区。挺身式跳远技术要领是:完成腾空步后,积极下放摆动腿,使摆动腿与起跳腿并行,两腿好像拖曳在空中,这时抬头挺胸,使身体形成反弓形,两臂在体侧后的上方斜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在跳远学习过程中,较普遍采用的是挺身式跳远技术。该技术难度处于蹲踞式和走步式技术之间。目前的跳远技术,正向着更快速的助跑与更加有效的起跳方向发展,运动员必须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学生在学习挺身式跳远技术时,  相似文献   

14.
挺身式跳远和蹲距式跳远在起跳腾空后,起跳腿与摆动腿在靠拢并腿时的动作正好相反,前者是“前腿后靠”(即摆动腿下放后摆与起跳腿靠拢),后者是“后腿前靠”(即起跳腿屈膝向前上提拉与摆动腿靠拢).由于挺身式跳远的教学一般安排在蹲距式跳远教学之后,因此,学生在学习挺身式“前腿后  相似文献   

15.
<正>在挺身式跳远的教学与训练中,怎样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快速掌握腾空后展体、送髋的技术动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深入研究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挺身式跳远的技术录像和跳远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经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挺身式跳远是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教学内容之一,由于技术复杂、技术学习难度大,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不易掌握,在此通过分析挺身式跳远动作技术要领,深入剖析技术构成要素,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目的在于给体育教练员和广大教师提供练习方法,该项目使学生训练成绩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挺身式跳远是中学阶段急行跳远的主要教材,技术复杂难度大,学生往往不易掌握,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问题。但每个教材都有它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只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得当的教学方法,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指导学生学习跳远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助跑和起跳上。但也有人认为,跳远技术首先是腾空阶段的技术(剪式或挺身式)。从表面上来看,腾空阶段的技术比助跑和起跳重要。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有两种:其一,有关体育文献在跳远教学上主要介绍腾空阶段技术(剪式和挺身式)。而且在提高这些技术的方法上谈得颇为详细,忽视了对  相似文献   

19.
走步式跳远是当代跳远技术中比较合理的空中姿势,目前,国际上多数优秀运动员都采用这种姿势。但多年来我国青少年跳远运动员采用的空中姿势,绝大多数是蹲踞式和挺身式。如1980年8月在张店举行的山东省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参加跳远比赛的共65人(包括各地、市中心业余体校和业余体校队员),空中姿势采用蹲踞式占64.61%,挺身式占33.84%,走步式占1.53%。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探讨技能迁移在田径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作者在4个班的跳远教学中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先教挺身式后教蹲踞式能更好地利用正迁移规律,效果显著。建议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对引导思维,辅导练习等方法和手段的选择都要注意利用技能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