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应用北京地区地面气象观测站1990-2004年1月的气温资料,分析了近15年北京冬季城市热岛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也分析了城市热岛强度与地面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夜间城市热岛要强于白天,近15年夜间城市热岛具有增强趋势,而白天这样的趋势不明显。夜间月平均城市热岛强度与月平均气温正相关,气温高的年份,热岛强度相对也大,白天这种相关不明显。此外,对比分析了冬季强热岛和弱热岛的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强热岛出现于夜间,白天热岛不明显;夜间强热岛出现和维持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白天日照充足的晴夜北京城郊地面风场很弱(≤2.0m/s),多个测站甚至出现静风,同时城区垂直方向近地大气层持续存在很弱(≤2.0m/s)的风场,甚至静风,城区320m高度以下持续存在大气逆温,有利于冬季强热岛的形成和维持。晴朗白天即使近地层大气风速维持在2.5m/s以下,城市热岛也会减弱消失,太阳辐射的加热作用所引起的郊区地面大气升温速率和幅度大于城区地面大气、大气稳定度的变弱以及城区大气逆温的消失是城市强热岛减弱并最终消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来自于西北非洲的沙尘粒子经常被输送到北大西洋(50°W~20°W,10°N~25°N)区域,夏季7月份最为明显,沙尘输送带位于两逆温层之间.沙尘的辐射效应主要体现在冷却海表面而加热低对流层,因此沙尘有可能通过影响大气垂直稳定度从而影响海洋层云.试图通过分析1984年至1989年共6年的7月份沙尘气溶胶、云观测资料来揭示沙尘气溶胶与大气稳定度以及层云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沙尘气溶胶能够通过影响大气稳定度而对层云产生影响,尽管该信号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不容易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北京 32 5米气象塔风温观测资料,研究了大风天气条件下北京城市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发现在大风天气条件下北京城市大气边界层阵风结构存在如下规律:(1 )大风条件下,对数风廓线规律可适用到 1 5 0m的高度,主要是因为城市下垫面的地面粗糙度较大,使得大风与地面粗糙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2 )阵风系数在地面附近较大,随高度呈负指数函数形式递减;(3)阵风强度随高度也呈负指数函数形式递减,但其递减率要小于阵风系数的递减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保山城区2005-2008年的大气污染物监测资料,采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ARIMA模型,探讨保山城区空气污染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空气质量状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就《大气边界层物理学》课程本身的特色,本科与硕士教学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及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及方法的差异进行了探讨,并对科学研究及气象业务发展对该课程的需求进行了总结,从而指明了该门课程当前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城区北护城河为例,探讨具有不同物理结构的河岸带对交通污染物扩散特征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不同物理结构的河岸带对应不同的ρ分布和最大质量浓度落地点xρmax,表现出不同的影响. 其中,与线源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对xρmax的影响最大,但需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分析xρmax在河岸带或河流中的相对位置;与线源垂直方向上的高度H对ρ和xρmax均有影响. 同时,线源源强和气象参数(如大气稳定度和风速)对交通污染物的扩散特征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于2008年春季采用粒径谱仪和自动气象站等高分辨率仪器对广州城区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能见度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0.5~20μm粒径范围的颗粒物数浓度随粒径增大而逐渐减小;质量浓度谱分布呈双峰型,分别在0.7μm和2.5μm出现峰值;而降雨对粗颗粒物的去除作用显著.0.5~2.5μm粒子浓度增加是大气能见度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域大气模拟系统,采用网格嵌套方法,发展了由区域尺度气象模式 (R αM )和城市尺度气象模式 (C βM )组成的嵌套模式预报系统,为空气污染预报提供必需的气象要素场。共进行了 5组预报实验,并分别与对应区域和城市尺度的两类静力平衡预报模式 :Eta模式 (区域尺度 )和M βM (城市尺度 )的预报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R αM和C βM预报结果更能准确合理地反映天气系统的实际变化规律,其预报效果明显好于Eta模式和M βM。建立的嵌套模式预报系统可为空气污染业务预报提供一个好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9.
广州城区大气颗粒物中典型生物质燃烧示踪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州城区夏秋两季采集分粒径颗粒物样品,通过分析获得其中多种典型生物质燃烧示踪物(左旋葡聚糖(LG)、甘露聚糖(MN)和水溶性钾离子(K+))以及有机碳(OC)等含碳组分资料,进而探讨广州城区生物质燃烧颗粒类型及生物质燃烧源对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中生物质燃烧示踪物均在0.44~1.00 μm粒径区间占比最高。细颗粒中呈现出高LG/MN和K+/LG比值特征,与农作物残余物燃烧源颗粒物的排放特征一致。广州秋季LG/OC比值与国内其他城市在生物质燃烧影响严重季节的水平相当。利用受体模型估算出生物质燃烧源对广州夏季和秋季OC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0.8%和28.1%,说明秋收时期周边区域农作物残余物燃烧是广州城区不可忽视的大气污染源。据此,提供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成都城区颗粒物消光系数特征及其与PM2.5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成都城区霾天气成因,收集2011年成都城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以及同步的颗粒物散射系数(bsp)和颗粒物吸收系数(bap)资料,探讨bsp和bap季节和日变化特征,以及大气消光系数(bext=bsp+bap)与PM2.5之间关系.结果发现,成都城区bsp和bap年均值分别为(456±237) Mm-1和(96±73) Mm-1,其中bsp日变化主要受到气象条件和郊区污染源输送的影响,bap日变化主要受到气象条件和本地移动源的影响.PM2.5与bext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2),表明PM2.5是导致成都霾天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造成的城市空气污染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作者以大气中的PM10 和PM2.5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冬季在北京市范围内设立了5个功能区(9个采样点)进行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市PM10 和PM2.5污染比较严重,不同区域的PM10 和PM2.5的污染程度为:交通干道区>工业区,郊区>商业区>居民区,且PM2.5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并不完全同于PM10;气象条件稳定时,PM10 和PM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时间变化的特征主要取决于所在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变化情况;PM10 和PM2.5的污染程度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颗粒物质量浓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风力的增强而降低,随逆温层的生成及增强而增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GC-MS等仪器分析手段对北京市各主要品牌的燃油进行质量分析,并建立以静稳天气下单位体积中的污染物日均变化为相对参照标准计算各污染物贡献率的新思路。首先研究机动车尾气各主要污染物(CO、HC、NO2和SO2)在单位体积的日均排放量,然后分别统计北京市两年(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大气中各对应污染物实测的单位体积的日均变化量,再分别计算出汽车尾气对大气各污染物的贡献率。结果如下。1)北京市燃油普遍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硫含量超标,不饱和芳烃含量超标,氮含量偏高(无国标制约)等问题。2)在供暖季,北京市汽车尾气排放的CO、NO2和SO2分别占总CO、NO2和SO2排放的30.1%、72.4%和6.6%;在非供暖季,汽车尾气排放的CO、NO2和SO2分别占总CO、NO2和SO2排放的53.3%、74.3%和20.3%;北京市汽车HC排放全年平均分担率约为67.8%。研究结果表明,燃油是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的有效治理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选择2003年1月21日、2月18日和2月20日三个晚上为研究个例观测了台北大气气溶胶中的可溶性阴离子的浓度变化,并利用后推气流轨迹模型结合离子质量分数和离子间相关性分析,研究了不同长距离输送过程对台北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台北大气气溶胶中可溶性阴离子主要由Cl-、NO2-、NO3-和SO42-组成,其中SO42-占可溶性阴离子质量浓度的60-90%,NO3-次之,占9-22%,两者具有较强同源性;Cl-和NO2-所占比例较小,NO2-浓度不容忽视;海盐源气溶胶的长距离输送可以降低台北市大气污染,沿海大陆地区气溶胶的长距离输送可能增加台北市大气污染,沙尘气溶胶的输送不一定加重台北市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中有机质的污染水平及其来源,作者对2005年夏季北京市PM10 和PM2.5中有机物的浓度、族组成及其饱和烃组分的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运用分子地球化学参数对污染源进行了示踪研究;同时分析了正构烷烃单分子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夏季北京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各个采样点的饱和烃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高等植物等现代生物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种来源的影响;藿烷的分布表明其受汽油燃烧产物的影响比较大,而甾烷的分布表明燃煤和发动机润滑油的排放对它的影响大致相当;低碳数部分正构烷烃δ13C值呈现出清洁区<交通干道区<商业区<工业区这一趋势,表现出各个功能区所受到的污染源影响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1999年2月、3月、11月和12月, 在北京北三环外的325m气象塔院内进行了大气颗粒物采样, 获得24组192个分级样品.样品用质子激发X荧光(PIXE)方法进行了分析, 得到大气颗粒物化学元素浓度及其谱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北京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和来源正在发生变化.由于采暖期间煤炭使用量的大量减少, 大气中S, As, Se, K的浓度大幅度降低, S和K比采暖前低25%;由于北京冬季采暖大量使用重油替代煤炭作为取暖燃料, 大气中Cu的含量比采暖期前增加了1倍.此外, 由于无铅汽油的推广使用, 目前北京大气颗粒物中的Pb含量已大幅度降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污染控制措施,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在回顾我国城市路跑赛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跑步运动具有自身具备的便利性与时尚性、社会群体的广泛参与性、赛事的公平性、赛事活动组织的社会性、赛事设计的人文化等特性,认为城市路跑赛事能够促进全民健身、推动产业发展、打造城市品牌,对于我国城市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是我国城市路跑赛事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应对恐怖主义的安全威胁、空气污染、赛事同质化等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兰州市2004年旅游生态足迹计算及其对生态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生态影响评估.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计算分析了2004年兰州市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2004年兰州市的人均本底生态足迹为1.97965hm2,生态承载力为0.28677hm2,人均本底生态赤字为1.69288hm2.叠加旅游生态足迹0.1062189hm2,生态赤字达1.7991hm2,其中旅游生态足迹的生态赤字"贡献"为5.904%.对兰州市生态赤字的"贡献"不大.但是.旅游者的跨区域流动引起旅游生态足迹的区际转移与交换.使兰州市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中有一部分转移至区外.  相似文献   

18.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重工业基地,研究其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恶化的现状,促进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利用鞍山、抚顺和本溪的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数据,采用Daniel的趋势检验方法分析了鞍山、抚顺和本溪2001~2006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1~2006年,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市区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月降尘、PM10全部年份超标严重,SO2部分年份超标,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鞍山市区各类污染物变化不显著,除SO2略呈上升趋势,其余污染物均呈下降趋势;抚顺市区除PM10呈显著下降趋势(p<0.1),其余污染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NO2呈显著上升趋势(p<0.1);本溪市市区各类污染物均呈下降趋势.空气污染季节和空间差异显著,冬春季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夏秋季,工业区、交通区显著高于居民区、清洁区.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需求压力、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以及各个市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是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市区空气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需要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从区域整体上提高大气环境容量,从而改善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沈阳市城乡结合部土壤中铅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市城乡结合部耕作层土壤铅含量范围值为 72.0 63- 381.5 0 2mg/kg,已经普遍受到较严重的铅污染。铅大部分存在于表层土壤,由于深翻土地,耕地 1m深以内的土层均受到较为严重的铅污染。不同作物类型的土壤铅含量不同,污染顺序为菜地 >水稻田 >玉米田 >葡萄园。  相似文献   

20.
利用自行研制的空气动力学粒谱仪(APS:aerodynamic particle sizer)和颗粒物质量监测器振荡天平(tapered element oscillating microbalance TEOM)测量了合肥市郊大气气溶胶的粒子数浓度与质量浓度。在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得出了利用粒子数浓度谱获取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谱的经验公式。同时分析了合肥市初夏PM2.5的质量浓度在PM10的质量浓度中所占比例,以及PM10的数浓度和质量浓度的日变化特征,以期对合肥市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