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我们的视角锁定在"概念-观念-理念"的链上,我们可以捕捉到我国20多年来的学校体育改革的走向轮廓,而学校体育改革的实践又引领着人们使用热点词语的变化.我们要反思"概念",重视"观念",善用"理念".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剧烈的转型期,这一背景下的学校体育话语呈现出了多元多变的特征,体现为:充塞着强烈的"改革"意识、挥之难去的"政治化"话语惯习、"生活世界"话语的缺失、理论话语与实践日益疏离等,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暴露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困顿与迷失.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时期我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国内不同阶级出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从日本引入了军国民教育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学校体育教育中,形成了当时我具有中国特点的、以兵操教学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军国民体育。这对当时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和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近代学校体育正规化进程;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的作用,影响了学校体育的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依据中国、英国两个国家的近20余年来学校体育的发展变化,以中国、英国两国学校体育现状分析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历史研究和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研究与分析产生中国和英国两国学校体育现状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从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课程目标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英国中学体育课程的必修课充分体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原则",其多样化的体育课程设置,对我国体育课程的类型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英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强调向所有学生提供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并在实践操作层次,进行"个别差异化课程"的开发和推广,这一点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学校艺术体育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梳理和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溯源了我国学校艺术体育的历史形成脉络,认为:我国艺术体育起源于"舞",先后出现有舞体动作、舞蹈样态、舞武式身体训练的多种萌发状态.其中,乐舞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艺术体育向学校教育领域逐步渗透的最初样式;而我国学校艺术体育形成时的历史现象,主要表现为一种"体操文化兴行"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6.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把握"少、宽、柔"的基本原则,不但要重视"核心课程",也要重视"边缘课程",课程内容是课程构建的基本环节之一,教材内容的更新,特别是加强新时期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是今后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课程实施是课程构建的重要环节,课程规划者与课程实施者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有一致性,对计划的目标与意义理解的清晰程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全人教育"学说体现出的体育思想与我国著名教育家杨贤江"全人生指导"中体现的体育思想在各自的国内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长期以来,他们体育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没有得到体育学界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小原国芳与杨贤江的体育思想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发现:虽然因哲学基础的不同,小原国芳在宗教观指导下的体育思想有一定消极成分,而杨贤江的体育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表现得更加积极和上进,但在相近的时代背景下,他们2人都重视体育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并着力于学校体育改革;他们都比较深刻理解了竞技体育的价值内涵,强调正视竞技体育的作用;他们都注重体育的对外学习与交流.他们这些优秀的体育理念和实践对当前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学校体育工作及全面健身运动的开展仍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希望藉此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     
开展体育活动的重点在青少年,青少年绝大部分在学校,所以学校的体育教育(特别是中学体育教育)十分重要.而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师(尤其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从专业学校毕业的很少,大部分是"半路出家",因此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想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开展好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必须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为此,我们特开辟"学校体育"专栏,希望得到全国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踊跃投稿,互相交流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开展课外活动方面的体会和经验.来稿采用后即付稿酬.下面我们摘编了几个体育先进单位的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委最近几年陆续颁布、实施了大学生、中学生及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这一举措在世界各国尚无先例.本文对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成因、意义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侧重对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效呆进行了分析、讨论.作者认为通过实施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在较大范围内促进了广大学校领导、教师、学生重视体育,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校体育的条件,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但是,也有一些学校不能严格执行体育合格标准,影响了体育合格标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完善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新体育——快乐体育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其中令人注意的一点是明确提出了"通过合理的运动经验使学生们热爱运动…"的目标.随着日本的社会变化,全民自发地、自主地、直至终生的参加运动(生涯体育)日益变得重要起来.在这种状况下,学校体育也被要求在目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转换.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快乐体育"的新的学校体育理论产生了.最近日本的"快乐体育"的理论已渐渐被介绍到国内.引起了学校体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的注意.在这里就自己在日本的学习和理解,将日本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快乐体育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以快乐体育的一些理论进行简单的综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社会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学课堂内的"社会化"模式,社会区域文化背景对学校体育的渗透,学校体育的科学优势向社会幅射等等是社会文化与学校文化连锁互动的体现,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学校体育改革起步较早,其演进体现出了注重社会需求和注重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等特征。研究认为,日本的学校体育改革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积极的启示意义:重视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突出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目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体育培养健全人格;重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等。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学校体育功能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学校体育功能研究的热潮始于1980年代中后期"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兴起.当前,在我国学校体育功能的研究中存在着对学校体育功能的泛化、在本质功能上与教育的本质功能相混同、注重理论呈现,忽视功能在实践中生成的条件机制等问题.在此反思的基础上,以"学校体育系统的结构特性"为认识起点,对学校体育的功能进行了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不公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热点问题,不仅引起了政府、社会科学界的重视,也引起了体育界的关注.在描述当前我国主要社会公平问题的基础上,从社会公平的视角透视了当代中国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体育产业领域存在的社会公平问题,并从宏观、中现和微观层面提出了维护与实现中国体育社会公平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中考加试体育工作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这一规定使学校体育工作得到重视,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精神和要求,加强了学生们的体育锻炼行为。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我国中考加试体育工作存在的利弊进行了评述和综合分析。旨在更好地指导我们积极开展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德国的学校体育改革起步较早,其演进体现出了注重社会需求和注重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等特征。研究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德国的学校体育改革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有积极的启示意义:重视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突出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目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体育培养健全人格;重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等。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体育观的转变给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要转轨,首先应是观念上的转轨,即由手段论体育观向目的论体育观的转化,实现体育的社会、政治需要转向人类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根本需要,它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也是体育最本质功能的回归.目的论体育观的提出,是和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提法相一致的,因而在我国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中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品牌和品牌活动概念进行界定。并通过宏观社会、中观学校与企业和微观三个层面对构建高校体育公司品牌活动集聚地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高校构建著名体育公司品牌活动集聚地顺应了社会体育大格局的发展潮流,于学校、于公司都是有利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体育公司和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形成了共赢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城市作为相对于乡村而言的社会形态或社区,本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比之农村,城市的体育活动更为繁荣,其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相对优于农村人口.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新兴的工矿区、卫星城和一系列工业城市及诸多小城镇的建立,使许多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并与城市居民一样,共享城市体育文化。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每一进程,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体育差距,扩大了我国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数量.当前,我们应借助我国城镇化发展势头和方针,扬长避短,采取相应对策,探索和组织城市——集镇——农村混为一体的全社会体育系统网络,促进我国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体育发展战略与我国未来体育发展趋势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体育的发展同社会的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为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一定社会发展条件下产生的,其满足的程度自然是受社会发展所能达到的水平制约的,我们依据此观点,根据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联系体育运动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观察、研究分析我国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奥运争光计划”是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之一。虽然我们在奥运会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在高水平上再求得发展,其难度比在低水平上求得发展要大得多。新局面要求人们具有新思维,其中战略性思考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