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与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非遗保护法律框架基本从公法逻辑出发,属行政法。非遗商业化活动主体通常既是承载非遗私权的"实践者",也是肩负非遗保护公法义务的"实施者",其权利和义务具备公法目标和私法目标的双重性。中国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和一般民商事制度为非遗实践、传承者的商业活动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从公法保护目标出发明确了非遗实践、传承者的在商业活动中的基本法定义务;现有司法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非遗实践、传承者的合法权益。然而,上述制度始终失于零散,缺乏系统性,法定义务也较为松散,这应归因于来源社群的法律地位这个元问题的未决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互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非遗产业化层次较低、非遗开发路径较为单一、对非遗资源重开发轻保护、机械化生产方式消解非遗产品文化个性及非遗与文化产业良性互动保障机制不健全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有效促进和保障我国非遗与文化产业良性互动、共赢共荣,必须正确处理好宜产型非遗保护与非宜产型非遗保护的关系、非遗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关系、非遗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非遗产业化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生产性保护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一种重要模式。以宣纸为例,依托在泾县的田野调查,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内涵,呈现出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诸如现代工业技术的影响、标准化的冲击以及传承人才的匮乏等。对非遗生产性保护进行学理反思,认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核心在于传统技艺传承而非商业化与利益化,在尊重文化本源基础上适当进行技术革新、实施带徒传艺的师徒传承模式等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兼有普查登记和彰显可见度两种功能。有的非遗项目名称使用不规范,有的因扩展项目列入标准不明确,导致同一项目申报行政区出现重复、重叠的问题。为此,建议出台《中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指南》,建立非遗名录项目定期报告制度、非遗登录制度、非遗传承单位名录制度,使四级非遗名录自下而上的层层包含关系转变为晋级式关系,把非遗项目传承、保护成效作为列入非遗名录和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名录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5.
陈竟 《文化遗产》2016,(5):12-15
笔者根椐自已多年来从事中国民间美术教育的经验教训和体会,对当前一些高校开办"中国非遗人群培训与研习班"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笔者认为,抓教育是传承与发展非遗的关键;非遗进校园,应该请非遗传承人进入高校给师生当老师,传授非遗文化与技艺,而不是由高校教师将非遗传承人当学生。笔者对非遗人群培训班与研习班进行了调研,提出了三个探讨的问题:一、是抡救保护非遗,还是经营开发非遗;二、是民间传承非遗,还是学院传承非遗;三、是培养中国非遗人,还是培养西洋画家。笔者根椐不少专家学者的意见,对当下一些高校开办的"中国非遗人群培训班与研习班"提出了质疑,并希望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听取不同意见,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青 《山西档案》2015,(2):72-75
非遗档案是开展非遗保护和研究的一手资料,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山西省作为非遗大省,建立完善的非遗档案管理体系,是对该地区的非遗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介绍山西非遗普查情况及其与科学化档案管理的关系、非遗档案建立的过程中取得成就、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几方面的内容,确保山西非遗能够长久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7.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奠定了国际层面非遗保护的基本框架,国际合作是非遗保护的基本要求。作为非遗保护国际合作最常见的模式,联合申遗符合《公约》以社区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强调了非遗保护的整体性原则,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依然面临诸多挑战。研究发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有的非遗保护机制的约束力不足,同时不少缔约国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理解与实施不到位。出于经济利益和文化外交层面的考虑,一些缔约国将申遗工具化。针对上述问题,缔约国需要在联合申遗的过程中加强沟通与交流,有关的社会组织也可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形态的改变对非遗保护制度提出了时代要求,非遗在个人生活领域和社会经济领域的交叉发展是现代社会非遗的全新样态,合理的制度构建是实现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前提。基于非遗的社会性和公共性特征,开明利己主义指导下的非遗财产权保护符合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的双重要求。以利益平衡为前提,在非遗类型化的条件下对适配市场化发展的非遗进行财产权保护,在为其提供经济秩序保障的同时还能激发其内生性发展动力,以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研究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关注,如何让非遗在文旅视域下保护和传播?一方面加强文旅视域下非遗保护生态圈培育、立法保障和文旅深度融合的三个层次进行非遗保护;另一方面在新技术、新语境和新文化的背景下,采用"非遗+多业态"模式,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坚守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非遗与社会各个领域的黏合度,激活非遗内在潜能,创新非遗的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10.
宋俊华 《文化遗产》2016,(4):57-64,158
可持续发展是非遗保护的核心难题。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源头上创新非遗保护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非遗供给的保守、僵化及与需求的错位,导致了非遗生产与供给活力不足、流通不畅,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导致了非遗保护政策边际效应的递减态势。因此,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非遗供给的结构、内容与机制,把非遗保护纳入社区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等文化供给体系中,创新非遗保护机制,激发非遗生产活力,打通供给与需求联系的"最后一公里",是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气连枝,共生互赏,文化习俗相似,艺术呈现形式相通,文化心理相合。但从现实层面看,其协同发展存在联合申报的非遗项目数量少、非遗资源共享系统不完善、保护模式相对独立的问题,并且湾区内也面临经济发展不平衡、非遗系统化管理制度缺失、协同保护理念欠缺、小众非遗协同保护力度不够的困境。为此,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工作需统筹规划,考虑非遗资源的互补性,减少保护阻力。政府应在税收政策、资金投入、人才智库建设、搭建非遗联合展示平台等方面统筹发展,并加强湾区非遗协同保护专门性法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也需在市场、资源、信息、人才等方面进行业态化整合,同时对接新媒体,借鉴国外优秀经验。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既呼应大湾区一体化国家战略,也是深化湾区文化共同体理念、加强国家文化认同、推动人文湾区建设、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非遗时代的民俗学似乎正在进入疲软期,民俗学对于非遗保护现状的研究和反思未能有效推动学科理论与方法论的更新。非遗本身是国际话语与当下中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需求互动的结果,然而,国内的非遗研究却很少进行国际比较,也较少借鉴国外前沿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国非遗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缺乏总体把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遗研究和非遗保护的新思路的展开。在这种情形下,借鉴国外的批判性遗产研究成果,可能成为非遗时代民俗学走出瓶颈的必要步骤。另一方面,借鉴国际学界关于批判性遗产研究的基本理论,并不等于脱离当代中国的语境来思考问题。恰恰相反,批判性遗产研究的基本理论有助于我们将研究对象相对化,不再纠结在"遗产好不好",或者"遗产保护好不好"的问题上,而是更清醒地认知遗产政治当中不同主体的行动逻辑,更好地思考作为文化实践过程的遗产与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16年,《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业务指南》新增"在国家层面保护非遗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从"包容性社会发展""包容性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平与安全"四个方面将非遗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鼓励各国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制定非遗保护政策和措施。从非遗国家级名录项目评审标准、名录代表性、保护实践方面看,我国非遗保护还未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起来。为此,开展相关研究,修订国家级非遗名录评审标准,增强非遗名录在可持续发展主题方面的代表性,调整非遗保护实践,才能推动我国非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物种的传承处境堪忧,文化传承的老龄化、断代化以及文化流变等诸多问题不利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进程,为了应对非遗此种发展趋势,文化部、教育部推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大学与非遗的文化传承联系了起来,调动大学的力量并介入非遗,激发其在国家非遗传承保护事业中发挥应有作用。大学与社区间的交流互动是一个文化互益的过程,非遗进校园,给大学提供了来自非遗社区的宝贵的文化资源;研培进社区,对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记录,在保证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推进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对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的回访,也是高校与社区互动互益、互惠共生的过程。大学与社区间的互动模式,既有助于促进非遗教育传承、连结非遗与现代生活,也给大学学科体系、教学与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国家的现代化开启了新时代,电话和网络普及、农民工大潮、城乡差距缩小……种种因素造就了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冲击着传统乡村生活.与此同时,我们国家迎来了文化遗产时代,非遗保护逐渐进入常态化.互联网时代与文化遗产时代的相遇产生了一系列文化现象:文化物流、文化流变、文化融合、文化同质、文化衍生、文化功利……这些为非遗传承带来挑战.国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不断实施新政策、新方案,尤其是文化部与教育部自2015年起开展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成为近几年非遗传承工作的重要举措.非遗传承与保护实践工作的推进,让我们思考互联网时代的传承该如何由文化自发转向文化自觉.大学非遗、社区非遗、少年非遗、海外非遗等传承的关键词,应当在这个传统与现代不断碰撞的时代引发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地理标志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也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地理标志与非遗通过人文因素这一纽带联系在一起。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地理标志这一知识产权。地理标志保护方式多样,灵活简便,大量的与非遗相关的产品获得了此种保护。其中,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以特定产品为载体,与地理标志保护关系密切。目前,非遗的地理标志保护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法律失调,融合不深入,发展不平衡现象。地理标志作为非遗的有效保护方式,既要科学立法,实现自身的协调发展,也要在司法过程中努力做到标准统一。基于我国非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地理标志不仅要拓展对传统美术的保护范围,实现对剪纸等非遗的直接保护,也要在传统技艺、传统医药领域内强化生产标准,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生产特性源自对生产概念的如下理解:把生产仅看作将资源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技术性过程;而生产特性,即在此技术性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特点。文本将非遗档案资源建设区分为“非遗建档”和“非遗档案保存”两类工作,将非遗档案区分为“非遗本体”与“非遗保护工作”两类档案,对非遗档案资源建设的具体工作内容及其生产特性进行了细致考察,并以考察结果为依据,从有效生产制度安排层面深入分析了非遗本体建档、非遗保护工作建档与非遗档案保存三者各自的治理需求。  相似文献   

18.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完善不仅是制度问题,也是文化问题。该制度虽然从身份界定、权利与义务、社会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制度层面的意义设定,但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意义在商品消费文化领域却被重新阐释,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本。传承人根据身份认同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意义进行策略性地接受,其中部分传承人更重视商人的身份,利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品牌价值满足自己盈利的欲望,忽视了官方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社会责任,这导致了非遗传承效果大打折扣。基于此,综合运用培训、财政与监督等方式,强化传承人对官方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认同,是改善制度实践效果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世界各地掀起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数字化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热潮,我国也积极加入其中。数字化技术使非遗得到全面保护并实现快速传播,但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具体的标准,且在权利保护、责任承担、法律纠纷解决等方面存在立法空白,使非遗数字化成果面临更多风险。由于知识产权制度固有的弊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能对非遗数字化成果形成全面的保护,这种矛盾只有通过立法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体系创新。在当前的实践背景下,加强非遗数字化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非遗有效传承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智妍  郭枫 《东南传播》2021,(1):100-102
新媒体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若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性保护,必须重视非遗在新媒体上的叙事表现。新媒介叙事系统相较传统叙事有所变化,非遗文化在新媒体中的叙事表现也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在三个方面分析在新媒介环境下非遗叙事的"年轻化"策略:传承人媒介形象的年轻化;叙事话语的年轻化;媒介叙事载体的年轻化。为此,搜集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上的相关叙事案例,从媒介叙事的角度来阐释非遗年轻化形象的建构,并针对现有的媒介叙事情况提出问题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