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现象学     
《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14,(5):F0002-F0002
教育现象学 是源于二十世纪前期的现象学运动。现象学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二十世纪初建立的一个哲学流派,其基本主张是“通过回到原始的意识现象,描述和分析观念的构成过程,以获得有关规定性的实在性的明证。”而教育现象学是以理论现象学为哲学基础,以实践现象学为研究方法,以回到“事实本身”与“生活世界”为理论基点和研究背景,最终以运用现象学方法解决教育问题的一门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郭莹 《中学教育》2013,(1):19-25
教育现象学以现象学为哲学基础,植根于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从胡塞尔的"本质直观"和"生活世界"到范梅南将"悬置"这种现象学方法运用于教育现象实践研究,教育现象学经历了从内在理论生发到实践应用的发展历程。作为当前国内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理论研究者和实践研究者对教育现象学关注的焦点存在着一些差异。教育现象学属于实践哲学的范畴,也必将实现于教育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教育现象学是立足于现象学精神的教育追问。通达现象学精神的教育现象学有理论教育现象学和实践教育现象学两种范式。理论教育现象学旨在教育现象学理论与知识的建构,它在汲取、吸纳现象学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超验现象学、存在现象学、解释现象学和伦理现象学四种取向。实践教育现象学则直面现实生活世界提出的问题,它并非现象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简单运用,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有其独特的认识论、方法论、意义来源、研究方法与程序。理论教育现象学与实践教育现象学共同构成了教育现象学的整体取向。  相似文献   

4.
现象学的基本精神和方法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我国教育学界受到现象学的影响后,出现了三种学术形态:学科学形态、教育学形态、哲学形态。"学科学"意义上的研究只是介绍"现象学教育学"或"教育现象学"的内涵、特征、方法、范围等,并不直接利用现象学资源开展具体的教育研究;教育学形态的研究是接受现象学的基本结论,以此为前提开展教育研究,可以命名为"现象学教育学";哲学形态的研究是直接操持现象学的方法开展教育研究,可以命名为"教育现象学"。  相似文献   

5.
受现象学哲学思想以及北美教育现象学的影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采取现象学态度和方法面对教育生活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取向。现象学为教育学提供了思想资源与思维方式。为了在教育现象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们首先需要考察我国教育现象学的发展,然后回到现象学哲学的思想资源中,从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和致思路径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明确教育现象学的基本问题,规范教育现象学的致思路径,提升教育现象学的理论追求。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一个教育命题的现象学反思探讨教育的实践本性,以胡塞尔"回到事情本身"的严格科学态度追问教育是什么的本体论意蕴.以"实践一意义"取向回到教育本身,在直观体验中直接把握教育的"前概念之真",以纠科学主义笼罩下的教育理论之偏,脚踏实地,践履亲证,在实践中展开证明.实践现象学之思以哲学活动的当下生成维持着"思"之活力,它本身就可以直接体验为一种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者的意识敏感性和体知能力,使教育实践充盈而有活力.实践现象学是一种直接将方法性融入活动性之中的体知之学,它不过多地纠缠于概念、范畴的确定性和现象学理论的建构,而直接投入到行动之中不断生成、不断显现,从而阐释和守护世界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哲学精神,更是一种有指导意义的全新理论。在现象学视域中,意义先于概念,存在大于本质。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的宣言将教育引向体验之源,引向意义发生之处。同时,本文也展现了现象学的实践品性与教育实践性的契合。教育改革关键在于观念的变革,现象学对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超越教育知识的积累,实现教育智慧的生成。教育学应摆脱传统教育的偏差,以便确立新的研究方向,用体验和智慧来探索教育之真。只有回到教育本身才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此理论是教育诗意地栖居和诗意地言说的结晶,是教育智慧的自然流溢。  相似文献   

8.
现象学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哲学理论的现象学;二是作为研究方法的现象学。作为方法的现象学表达的是一种研究的"思维态度"或"思维方式"。现象学作为方法首先被应用于教育研究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现象学方法被引入比较教育研究领域,打破了比较教育研究一直以来实证论独占鳌头的局面,为比较教育研究范式走向多元融合的开放道路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由于近代现代主客二分的认识论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科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影响,教师教育过于重视理论的普适性和工具性,而忽视教师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鲜活性。现象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如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的精神、"生活世界"理论以及"本质直观"、"悬置"、"还原"方法等为教师教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然而,不可否认,现象学视域的教师教育思想除了现象学自身固有的艰深、晦涩的局限性外,其自身也有一定的局限。然而,现象学视域的教师教育面向教育本身,回归教师的生活世界,在当今教师教育越来越程式化、规范化的今天,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0.
教育现象学有两种涵义,一种是现象学教育学,它是现象学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这类研究试图通过现象学还原和现象学直观的方法研究教育实践中的个体体验,解释其中的本质意义。我们通过分析现象学方法自身的缺陷,论证了现象学教育学研究不可能是现象学的。教育实践需要另一种涵义的教育现象学,它是一门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内容的科学。这里教育系统被定义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多个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网络;教育现象被界定为教育系统内部的信息流及其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1.
过程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是事物运动变化的集合。现象学用"回到实事本身"和"生活世界"理论构建了实践的、注重过程的哲学致思旨趣,启示教育学要关注教育展开的过程。教育的过程现象学以意向的开启,情境中的生成为教育活动的核心,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自我建构与发展,形成过程论教育实践观。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与国外教育现象学研究存在路径上的差异,国内多为理论研究,国外多为实践应用.不同的发展路径源自于对教育现象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认识.教育现象学应归属于现象学还是教育学?教育现象学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方法?教育现象学是思辨的还是实践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澄明教育现象学的本真,进而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搭建一个对话与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实践哲学——现象学教育学理论建构的一个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胡塞尔用"回到事情本身"和"生活世界"理论为现象学奠基的时候,它所蕴涵的"前概念的"追求已经开启了超越概念、走向实践的路向。在后续的现象学哲学家那里,这一路向被继续深刻地推进着。由此可以看到现象学走向实践哲学的学理联系和历史轨迹。从实践哲学视角探索现象学教育学的理论建构,其主要特点在于以意义为单元,以实践的思维方式为线索,把意义这个开放的、没有边界规定的单元组织在一起,形成其理论建构。这样一种理论建构,能够始终朝向事情本身的原初、直接、丰富和生动的样态,能够真实地参与教育本身,获得教育本身应有的效果,在实践中实现自身。  相似文献   

14.
"回到事情本身""理论悬置"是现象学方法的基本精神, "体验-表达-理解"是其方法论基础,在当今强调科学发展观和人的主体性,各种教学探索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创立于20世纪初的现象学又逐渐开始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将其运用于教学的并不多见.对其运用情况的简要分析,将为我们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教育现象学追问生活世界中具体的教育现象,是对教育问题的直观和审视.高等教育研究在形成多学科研究观点的过程中,其研究方法也可以从教育现象学中吸取养料.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从教育现象学的视角,应注重研究回到实事本身,回到生活世界,进行问题反思.  相似文献   

16.
目前,教育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反思沉淀期。一切反思行为都是需要以普遍哲学原理作理论基础的,作为一种普遍哲学原理的现象学也有可能成为开展教育技术反思的理论基础。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而存在的特性.使其在理论上具有成为教育技术反思性研究方法论基础的可能性,而胡塞尔对现象学方法作出的详细论述,对教育技术反思性研究的指导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另外,现象学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更为其与教育技术的结合提供了现实依据。因此,将现象学方法的两种还原结合在一起开展教育技术反思性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意蕴是以现象学的态度--"回到事物本身"来研究数学,追求"数学思想"的敞亮和儿童"数学之思"的显发与弘扬.实践中,通过儿童"生命·实践"的数学化活动--儿童的生命实践活动体验、生命实践活动建构、生命实践活动创造、生命实践活动表达,达成"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旨趣--"面向思的事情".由此,现象学所带给"儿童数学"的绝不仅仅是某种特定的教育实践与研究方法,而是一种"儿童数学"的现象学精神--回归儿童"生命·实践"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透视教育现象学——论教育现象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及其运动给当代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学研究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它所开拓的研究领域以及它带来的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的变化。教育现象学是受现象学运动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教育研究新取向,它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都有别于传统教育研究。教育现象学以具体情境中的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赋予生命体验以本体论地位;它努力克服传统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客观认识论,突出一种实践的认识论,即强调教育及其研究不可脱离情感意向、他人意识以及对践行的追求;在方法论上,它强调在反思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本质直观直接把握现象的本质。教育现象学理论的新颖性给教育研究带来了新气象。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哲学思想、现象学、解释学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哲学基础。在后现代哲学的否定性、多元化和差异性思维方式影响下,教育叙事研究体现出鲜明的后现代特征。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理论、交互主体性理论和现象学方法是教育叙事研究直接的理论来源。解释学关于“理解”的观念,对以“理解”为核心的教育叙事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教育现象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理论建构.从本体论出发,探讨如何从现象学的思想“看”教育学,旨在建构一门新型的教育学;从方法论出发,探讨如何用现象学的方法“做”教育研究,推动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2)意义探讨.教育现象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教学有何启示.(3)方法应用.国外研究注重将现象学方法运用于实际的教育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和应用取向.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当前教育现象学研究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