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艺术体操运动员的选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阅了国内外研究艺术体操方面的大量文献,对艺术体操选材的具体条件(标准)——年龄范围、外貌及身体形态体征、身体素质水平、心理品质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检测手段或方法简单易行,为那些学校条件差且热爱艺术体操训练的同行们提供了一些选材方法。  相似文献   

2.
艺术体操运动员形态选材新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体育测量与统计、文献综述和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我国20名国家艺术体操队员和96名艺术体操后备队员进行了形态指标测试分析,旨在探讨艺术体操运动员形态特点与形成现代艺术体操机能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艺术体操运动员形态特征与身体指数对技能水平仍有重要影响,但艺术体操运动员单纯的形态"模式"指标,不再是形态选材的唯一指标.研究认为,为了适应现代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趋势,在形态选材中应增加跟腱长、足背高和体成分等新指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研究与统计,对艺术体操教学中心理素质训练进行了新的探讨。概述了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对艺术体操具有良好的影响,并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艺术体操动作技术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了心理素质训练,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以便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五项机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14名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和16名一般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本体感觉、简单反应时、综合反应时、时间条件反射和视深度五项机能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我国竞技性艺术体操比秀运动员的五项机能均比一般运动员好。逐步回归结果表明,以上五项机能指标,均影响运动成绩,能为运动员今后有针对性地发展其机能水平,缩短训练周期,以及为生理选材提供某些参考依据。本文所采用的本体感觉、视觉运动反应时及声党等指标,可作为我国竞技艺术体操运动员训练程度的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5.
规则变化对艺术体操选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对1985年以来的6个版本的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旨在通过对规则的剖析,把握和了解艺术体操技术的未来发展动向,从而为选材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使艺术体操选材指标的选择和确立更具针对性,并为今后进一步的选材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统计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中外个人项目运动员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身材比较矮小、并且显得单薄,不够结实。初训年龄中外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我国艺术体操比较注重早期选材进行训练。周训练时和国外选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对1980~2004年发表于各类体育专业期刊上艺术体操选材方面的文章进行系统研究,分析这一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艺术体操选材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研究运动员成材的年龄特征是为了更好地为训练和选材服务,使训练及选材工作落到实处,更具针对性.对中、外177名艺术体操优秀运动员的成材年龄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国内、外运动员具有相似的成材特征.运动员在6~8岁开始接受启蒙训练,经过8~12年左右的系统专项训练后,我国运动员在16~19岁左右就能够成材参加国际性比赛.国外运动员成材的年龄稍早于我国运动员1~2年左右.  相似文献   

9.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艺术体操运动员选材的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提供一套适用于中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综合评价模型和计算机软件工具.首先,我们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艺术体操运动员选材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综合评判及多维决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模糊性,在模糊数学的方法指导下,我们建立起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体系模型.最后对该综合体系的可行性及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必要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文献资料调查法、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并结合观看艺术体操世界 锦标赛个人全能比赛录像,对我国4省60名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运动伤病基本情况、 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发展与运动员伤痛相关关系以及运动员的三个部位关节的损伤 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教练员缺乏科学训练方法,为应对国际体联艺术体操 评分规则增加难度价值而急于求成,加大训练负荷,造成运动员的运动伤痛时有发 生。针对以上提出三项建议,包括增强教练员素质;实行科学化运动训练;重视基 础训练,加强医务监督,建立训练一科研一体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艺术体操柔韧素质训练方法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全国艺术体操教练员柔韧素质训练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教练员目前所采用的柔韧素质练习方法单一,和世界强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我国教练员对艺术体操柔韧素质训练方法的研究知之甚少,仍多凭经验指导教学与训练.针对我国目前柔韧素质训练出现的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办法,为该项目柔韧素质训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艺术体操专业运动员腰部损伤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艺术体操新周期国际规则的演变,使艺术体操动作的难度与日俱增,器械动作日趋复杂化,在此基础上构建科训结合的技术操作平台:"UNIT"的出现为高级运动员提出了专项身体训练对技术训练的"超前原则"和"技能储备"原则;在素质上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艺术体操的项目特点,柔韧素质尤为重要.尤其对腰部的柔韧要求更高.由于腰部在艺术体操训练中要承受各种动作对它的刺激,承受不同的负荷,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各种原因的损伤,并由此影响正常的训练和比赛.为了能促进训练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能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为了能保证比赛成绩的提高,本人对我国专业艺术体操运动腰部损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以供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形态评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艺术体操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科学选材,它是一项多年多级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在各级艺术体操比赛中都加入了身体形态的评分。本研究以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VisualFoxpro6 0作为开发工具,研制开发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计算机评分系统,为科学选材和各级比赛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熊萍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70-571,574
以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统计分析等为主要研究手段,收集专家对我国艺术体操基础训练其相关方面问题的观点,根据我国艺术体操基础训练现状,结合训练实践,对我国艺术体操基础训练阶段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作了较深入的探寻.结果表明:艺术体操基础训练阶段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可以避免我国基础训练的盲目性.教练员可以参照考核评价标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训练水平进行评价和监督,及时检查训练效果和调整训练计划,使我国艺术体操基础训练逐步走向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实验研究等方法,对四川省艺术体操队赛前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并对部分运动员实施心理干预训练.结果表明,艺术体操运动员普遍存在赛前焦虑.在采用心理干预调控训练后,运动员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明显降低,运动员的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艺术体操训练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前苏联艺术体操成功的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照我国艺术体操训练实际,探讨当今世界艺术体操训练科学化的趋势,找出中国艺术体操训练的主要差距,并提出如何改进训练工作,尽快赶超世界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面对艺术体操运动员选材繁琐的指标体系,在分析AHP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因果分析与AHP方法的有机结合,从而修正了AHP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固有缺陷,将其运用于艺术体操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确定和评估之中,从而保证了选材指标权重确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1990~2000年我国艺术体操科学研究的特点与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检索国内76种体育刊物报以及体育科学大会论集,对11年艺术体操研究论的主要内容、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及论的总体分布进行了论述,了解到艺术体操科学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我国艺术体操研究应在学科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并注意平衡竞技艺术体操与大众艺术体操研究;高水平运动训练与青少年及幼儿训练的研究;高校教学的研究与中小学教学的研究等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19.
如何抓好艺术体操运动员早期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已日益为艺术体操界人士所关心。本文阐明了艺术体操早期舞蹈基本功训练的作用;找出了我国艺术体操部分专业队早期舞蹈基本功训练存在的问题;简析了艺术体操与专业舞蹈的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差异。仅供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艺术体操的教学和训练中,往往对上肢、下肢、躯干等部位训练较为重视,而对头部的训练却重视不够.头是身体之首,是生命的中枢.在完成艺术体操动作的过程中,动作的标准、规范、优美与否等质量问题都和头部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本文试就头在艺术体操动作中的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