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巢乃鹏 《中国编辑》2012,(4):21-23,42
在传统出版业态中,编辑主体是编辑人员,编辑客体指文稿、作者和读者。编辑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数字出版业态中,编辑主体、客体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数字出版业态中的编辑实践活动体现出强烈的互动性,形成了以作品为中心,编辑主体(编辑人员)与编辑客体(作者、读者),编辑客体之间(作者与读者)强烈互动的三角锥模式。数字出版业态对编辑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角色要求,带来了编辑主体作用的进一步凸现。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中的读者元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编辑客体中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关系增强,这成为数字出版业态中的编辑实践活动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2.
编辑要练就过硬的"文字纯洁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先生说过:“编辑的任务是把关。”编辑工作的性质决定编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文稿找茬挑错的人。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因为文稿由作者完成到最后出版,编辑是必经的中间环节。而作者群由各行各业人员组成,某些作者可能缺乏文字实践经验,文稿中出现不合乎语言  相似文献   

3.
余瑞萍  李姗姗 《编辑学报》2012,24(6):551-553
编辑加工及校对是保证科技文稿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完整、规范的编辑工作制度对提高期刊的编辑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根据执行《硅酸盐学报》编辑工作制度中的经验,总结出"一纵一横"的编辑工作方法,提出了提高编辑工作效率的方法和完善编辑工作制度的措施,以资同人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美国出版界,图书的编辑方式发生着引人注目的变化,在大出版社中,组稿编辑(acquisition editor)忙于开发适销对路的选题,寻找畅销书作者以及选购书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需要耐心细致的文稿审读加工工作,出版社也要求文稿经纪人提供经营深加工,最好是可直接投入生产的书稿,为解决出书越来越多而社内编辑精简的矛盾,自由编辑现象应运而生,一支数量庞大的自由编辑大军,很好地解决了书稿编辑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在编辑系统中,编辑作为期刊、作者、读者的代言人,具有三重身份。本文认为,期刊代言人与期刊社的和谐共振是期刊出版科学发展的动力保障;作者代言人与作者的和谐共振是期刊出版持续发展的动力基础;读者代言人与读者的和谐共振是期刊出版科学发展的动力前提。  相似文献   

6.
教育期刊的读绝大多数是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他们需要怎样的精神食粮,作为期刊编辑必须胸中有数,才能编出适合教师和学生口味的章,才能起到期刊的导向作用。要做到这一点,编辑必须深入教学第一线作调查研究,深入课堂听课,掌握第一手材料,并以此指导、改进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7.
提高期刊电子文稿校对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电子文稿,即作者以磁盘、光盘、电子邮件等形式,投寄给编辑部可直接用电脑打开并处理的文稿.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出版社和期刊编辑部的来稿中绝大多数是通过电子邮箱收到的电子文稿.电子文稿的出现,使出版工作省去了文字录入环节,简化了校对环节,同时使编辑人员对文稿的字数统计、删改取舍等更为便捷,无疑使编辑校对工作更加省时省力,为提高编校质量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编辑人员在处理来稿中与作者的相互易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编辑在编辑加工稿件过程中, 能理解吃透作者的观点,能弄懂弄通审者 的意图,能时时了解读者的要求,则对稿 件的编辑和加工,对稿件质量的提高,对 期刊的出版和发行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 编辑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站 在作者、审者和读者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笔者将其称之为科技编辑中的易位法。 易位有三种:一是编辑与作者的易 位,二是编辑与审者的易位,三是编辑与 读者的易位。三种易位中,编辑与作者的 接触、交往、交流是最早的,也是最多的。 本文论述编辑与作者的易位。  相似文献   

9.
论科技期刊文稿退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作新  李智兰 《编辑学报》1996,8(3):145-147
文稿经审稿人、编委或(和)编辑审读之后,在肯定其具有发表价值的同时,还会发现存在着某些只有经过作者对文稿进行修改才能得以解决的问题。为完善文稿内容,确保期刊的学术质量,常需将这种文稿退给作者进行修改和补充。这种工作通常叫退修。做好返修工作是编辑的应尽职责,然而不是所有的编辑都能把退修工作做得很好的;退修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文稿退修的质量,影响科技信息的传播速度。退修工作貌似简单,其实做好并不容易。本文试就编辑做好文稿退修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期刊编辑与审稿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编辑审稿,是期刊编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审稿工作是期刊编辑按照编辑意图和要求,对原始稿件的最初审读和检验。审稿所要检验的是文稿的思想、内容及其表现方法等等,具有其他检验工作所没有的属性,是一项思想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的编辑思想和教育思想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叶圣陶的编辑精神体现了他对编辑社会价值的长期追求、对编辑职业价值的终身守护和对编辑职业的无限热爱。叶圣陶"为读者服务"的编辑思想要求编辑做有心人、做用心人、做知心人。新时期,学习叶圣陶编辑思想和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期刊编辑专业成长,要求教育期刊编辑首先要懂教育、要有熟谙和驾驭文字的能力、要严谨治学并不断促进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字出版技术和媒介融合态势对编辑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对编辑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版转型背景下"一体两翼"编辑人才是基于出版行业的使命和历史特殊性以及数字出版对编辑人才的要求而提出的,即编辑人才应以社会责任感为主体,以传统的案头工作、策划、统筹、推广、营销为一翼,以数字化制作、传播、经营、管理为另一翼协同发展,具备复合型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沈玉林 《新闻世界》2013,(4):115-116
特殊教育主要是指对有身心及行为障碍者实施的教育,要办好特殊教育期刊,编辑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教育责任意识,具备出版领域和特殊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在实践中,努力学习,热爱特殊教育期刊编辑工作,善于与特殊教育的作者、读者沟通,成为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学者型编辑。  相似文献   

14.
编辑既要尊重和维护作者或著作权人的利益,严格执行著作权法,又要保障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切实履行出版行政管理的部门规章,这体现了编辑作为传播者"前门"对作者负责,"后门"对社会负责的双重责任.因此编辑就要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实务,成为一名合格的传播者,担当起社会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中,出版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而编辑处于出版的中心环节。出版编辑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文化产品内容与质量,也维素着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本文指出,敬重文明,充满使命;尊重作者,善待作品;腹有诗书,提升自我,这些是出版编辑的人格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章建 《东南传播》2015,(8):164-165
朱光潜从多年的编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编辑思想和理念。他认为期刊编辑要坚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他在具体编辑工作中一直坚持"宽大自由而严肃"的编辑方针,而"自由生发、自由讨论"不仅是文艺活动的自然本性,也应该成为编辑工作中的基本态度。在他多年的编辑生涯中,他一直认为,编辑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卑微媒介人,肩负着自己的历史使命。文章通过对朱光潜编辑生涯的考察,探索了朱光潜编辑思想与理念对当前的期刊出版行业、尤其是高校出版业创新与改革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图书、期刊的出版已面临全新的网络出版环境。出版物的出版从编辑收集信息资料、选题策划到向作者约稿、编辑加工、校对以及排版甚至征订发行等等环节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网络出版环境对以前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理念、出版流程都带来了全新的概念诠释。各类期刊的编辑出版正面临着网络出版环境的挑战和适应的要求。期刊能否适应网络出版环境的出版要求,又将主要取决于期刊编辑的自身素质高低。随着网络出版环境的到来,编辑素质的提高也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创新要求,因此必须根据网络出版环境的特点研究编辑素质的提高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陈莉 《记者摇篮》2005,(9):59-60
随着数字革命和全球网络的兴起,计算机的应用、网络出版形式的诞生,一方面促使期刊业的发展更为便捷、高效,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编辑出版模式,这些都为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已不能满足于新时代的媒介要求。新时代编辑角色的转变,编辑素质的重新界定,编辑使命的拓展,都是我们这一代编辑同仁应该关注和审视的命题。  相似文献   

19.
张之晔 《出版广角》2021,(19):30-32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一流学术期刊建设,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术研究交流和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对做好学术期刊出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培育世界一流期刊和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学术期刊编辑是保证学术期刊持续出版的专业人才,其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术期刊的出版导向、出版质量和出版水平.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对自己肩负的重要使命有清晰认识,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提升出版导向把关能力、学术研究引领能力、编辑策划执行能力、作者队伍培养能力和传播方式创新能力来提高履职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论期刊文稿的编辑学术把关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周作新 《编辑学报》2003,15(3):178-180
探讨编辑参与科技期刊文稿学术把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编辑人员参与把关是专家审稿的辅助和继续,是作者科研写作的延伸。编辑依靠辩证思维、专业学科知识、人文学科知识,以及编辑加工方法实现对文稿的学术把关。要提高期刊质量,编辑必须参与学术把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