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教育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神经科学通过探索有关学习的脑机制,为学习科学研究提供生理学研究视角。文章首先对教育神经科学的内涵、发展及脑功能成像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继而对教育神经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论述,包括脑的功能结构与发展研究、语言学习的脑机制研究、数学学习的脑机制研究,以及情绪发展的脑机制研究;最后,描述了教育神经科学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教育神经科学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教育神经科学是教育学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动态整合的结果。它被誉为最有"-r~g成为一门“超学科”的学科,它将脑科学研究成果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雅动了教育学的“循证”研究。教育神经科学虽然刚诞生不久,但已经初步形成了国际性的研究网络,研究领域得到了巩固和拓展,研究理论取得新的进展,研究技术得到不断创新,这些成就和发展潜力,使这门新兴学科的前途充满光明。  相似文献   

3.
周加仙 《上海教育》2023,(26):20-23
<正>教育神经科学是将神经科学、心理学、教育学整合起来,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横跨文理的新兴交叉学科。教育神经科学不同于神经科学领域以及教育学门类下面其他学科的研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专业,其发展得到了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教育神经科学的领域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神经科学是将生物科学、认知科学、发展科学和教育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深度整合的具有独特话语体系的一门新兴学科。教育神经科学重视整体人的研究与培养,因此将为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研究基地、开设专业课程、对教师进行培训、形成共同的话语体系等是促进教育神经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23,(26):18-19
<正>神经科学的发展方兴未艾,而在一个AIGC时代,全世界的教育者都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洞悉神经机制、提炼学习规律,应用于创新性的教与学的实践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便他们毕业后更从容地驾驭数字科技时代的职场与生活?本期从国际组织对教育神经科学实践经验的推广、加拿大立足神经科学原则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策划组织、美国地理课堂中的空间思维培养、中国基于神经科学的高中古诗文教学设计,以及基于睡眠机制、改善学生睡眠的各国学校策略等维度,以切实可行的国际行动和教育实践来回应神经科学应用于教育领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神经科学是一门备受瞩目的新兴学科。在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清除教育领域的神经神话、确立研究与应用的伦理道德准则、正确地对待不同文化中的心理模型是教育神经科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创设研究型学校,培养跨学科的研究人才与教育工程师,建立儿童青少年的脑发育与认知发展的数据库是教育神经科学健康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伴随神经科学研究方法突飞猛进,科学教育范式诉求愈益高涨,教育神经科学作为教育学与神经科学的重要交叉学科,旨在以神经科学研究指导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实践.神经生长发育关键期研究的深入,神经发育的范畴特异可塑性的探索,多元智能结构的神经模块假说的提出,以及观察学习的镜像神经机制的发现等使得教育神经科学为传统教育心理学开辟了一条检验与超越教学争论的科学化途径.未来的教育神经科学需要加强神经科学家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8.
教育神经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包括了心理、脑、学习、教育、生物等不同领域,然而其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的整合,而是三维空间的交流与融合,也形成了极具价值的能够为教育出谋划策的宝贵理论支撑。因此,将教育神经科学引入教育的课堂是极为必要和迫切的,加强教师队伍教育神经科学理论知识的建构,教师需加强对学生特征的了解,要将理论付诸课堂管理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当代教师教育》2014,(2):71-75
学科和教龄是构成教师特质的主要要素。本文就教育神经科学相关内容和其与实际教学的结合情况,对中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了解中学教师对于教育神经科学的接纳程度。研究发现,中学教师对于教育神经科学的接纳程度呈现总体认可、各具差异的态势,这与学科发展情况及教师特质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0.
教育神经科学是将心智、脑与教育联结起来为教育奠定科学基础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目前,人们用多种术语来指称这个领域,如"心智、脑与教育"、"学习科学"、"教育神经科学"、"神经教育学"、"教育生物学"等,这些名称之间意义不同。教育神经科学将脑功能、脑结构与行为的研究结合起来,其研究方式包括科学研究、转化研究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神经科学领域,我们需要可靠的脑科学知识为学与教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以及他们独特的学习通路。在教育神经科学中,我们已经创建了一种通用的量表来评估孩子们的认知发展以及他们在校学习,这种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的支持与促进。在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中,重要的是,科学家与教育工作者相互合作,建立研究型学校,将心智、脑与教育领域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支持并促进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教育应重视大脑发展规律并根据相关规律科学实施教育活动。但囿于人类对大脑及其活动探讨本身的成果局限,基于大脑活动规律而设计的教育实践及理论略显空泛。近年来,此现状大有改观。笔者从生理方面、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和阅读、计算四个方面介绍了神经科学领域关于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向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家长提供教育活动背后的“被教育者”的认知神经活动过程,以期思考如何提高教育实践的质量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与神经科学的连接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该领域目前缺乏研究综述。本研究采用范围综述法,对2000-2022年67篇相关文献,围绕连接教师教育与神经科学的价值、内容、路径及行动四大主题进行综述。结果显示:二者连接的价值涉及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连接内容侧重教师获取神经科学知识;连接路径旨在实现神经科学知识转化,包括构建利益相关者协作对话和开设教师神经科学课程;连接行动以科学研究、合作交流和应用实践为主,分别体现在探索揭示教育教学中的脑机制,增加合作交流机会,将研究成果、技术应用于教师教育及开展教师培训项目。教师教育与神经科学两个学科初步建立连接,未来尚需拓展相关研究,以实现更深层次的学科融合。  相似文献   

14.
神经神话是广泛流传的观念,它来源于神经科学的研究,但是在演化的过程中偏离了神经科学的原始研究,在神经科学以外的领域中传播与稳定下来。本文从脑科学的原始研究以及对脑科学研究成果的错误理解与解释推论的角度分析了教育文献中存在的神经神话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首届教育神经科学国际会议1月9-11日在华东师大召开,此次会议由华东师大认知与心理学院承办,以教育神经科学的今天与明天为主题。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教育部前副部长、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创建者韦钰院士,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教授,国际心理、脑与教  相似文献   

16.
神经教育学融合了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发展科学和生物科学等有关脑发展机制的研究成果,并将其运用到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架起了教育实践和神经科学之间的桥梁。对神经教育学研究主要成果进行简要梳理,可以阐述其对传统教育理论的反拨与提升,进而从文化、课程、教学三个方面提出有关学校教育优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教育神经科学是将生物科学、认知科学、发展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深度整合、提出科学的教育理论、践行科学的教育实践、具有独特话语体系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教育神经科学对于国家人才培养与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和著名大学的高度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率先启动了国际大型研究项目,对该专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育神经科学通过认知科学进行实验设计,利用fMRI和ERP等技术为我们打开了学习领域中关于刺激-反应模式之间的黑箱。将教育神经科学引入二语学习领域,对英语学习的敏感期、迁移机制、教学策略、思维方式等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延伸和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塑造着人脑,人脑也建构着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文化、脑与教育的关系拓展了新的领域。对"文化中的脑"与"脑中的文化"的关注已经推动了人类学的新分支——"神经人类学"的诞生。在人类学的启迪下,中国教育神经科学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不同文化族群中儿童学习的内在机制的理解,为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教育实践和推动教育公平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量的神经科学研究证据表明,我们的阅读和算术能力得益于对某些神经回路的再利用。这些科学进展不仅为我们如何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而且为矫治认知损伤带来了希望。大脑可塑性为教育神经科学开启了光明的前景,这一新兴向荣的科学研究领域通过将心智、脑与教育的研究联结起来,为教育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