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48场专题讨论会、265篇论文摘要、50篇发表于《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述》大会特刊论文的整理,总结了当前国际体育社会研究的热点、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选题具有时代性强、地域性强、针对性强、跨学科性突出等特点,其中“体育与性别”“体育与政治(策)”“体育与健康”主题备受关注,后结构主义、文化批判主义视角以及质性研究范式应用广泛。目前,国际体育社会学的发展一方面拥有现实机遇和学科机遇,另一方面也受到来自自然科学、主流社会学、体育社会学自身的挑战;学术功利化趋势、语言以及地域的差异是阻碍体育社会学国际化合作与发展的原因。要迎接这些挑战,国际体育社会学需要以全面服务人类社会为使命,激励体育社会学内部的创新力,最大发挥体育社会学的人文价值与反思精神。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2002—2011年期间产出的7 672篇体育人文社会学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从论文选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论文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随着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体育人文社会硕士学位总体呈上升趋势,涉及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各个领域,研究范围逐年拓宽,其方法多样、研究性质从基础性研究向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转变;基本上体现了体育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而且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文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研读、文献计量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搜集和整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相关资料,归纳并总结其发展脉络和阶段性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探索期(1978-1996年)、发展期(1997-2008年)和成熟期(2009年-至今)。研究分析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热点多变,各学科发展不均衡;应用研究偏多,理论探究难以深入;问题意识缺乏,学术思想创新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提出了趋势展望:聚焦研究主题,完善学科体系;坚持体育问题与方法论的融合;注重体育理论和应用研究同时深入。  相似文献   

4.
近10 a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表现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跨学科、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趋势明显、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持续扩大、学科雏形基本形成等特点。但同时存在着学科基础理论薄弱、分支学科发展不均衡、研究整合程度不高以及多层次、多序列、多形式的立体网状结构学科体系还没有形成等问题。下一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应在加强本体理论研究;营造学科研究的浓厚氛围;提高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借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实现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与体育实践的一体化等方面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研读、文献计量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搜集和整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相关资料,归纳总结其发展脉络和阶段性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共分为 3个阶段:探索期(1978—1996年)、发展期(1997—2008年)和成熟期(2009年至今)。研究分析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热点多变,各学科发展不均衡;应用研究偏多,理论探究难以深入;问题意识缺乏,学术思想创新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提出了趋势展望: 聚焦研究主题,完善学科体系;坚持体育问题与方法论的融合;注重体育理论和应用研究同时深入。  相似文献   

6.
论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和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其既是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又是体育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24(1):F0002-F0002,F0003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运动领域中各种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体育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理论素材,又从人文社会诸多学科中得到理论支持,它既指导、服务于体育运动的实践,又从体育的角度充实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宝库,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进步。2003年9月,经全国第九次学位授权审核,体育学院获得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04年开始招生。该授权点设有社会体育、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8.
国内体育人文社会学对陈家沟、陈氏宗族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与其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实际影响力是极不相称的.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田野调查和社区研究法透过对陈氏宗族的家庙、谱牒、组织等要素以及该宗族有关精英的选择性集体记忆进行社会学解析,结论是:陈氏宗族选择性集体记忆的核心是一种传统体育文化-太极拳;试图探讨的是:一个宗族能够将精神依附于这种传统体育文化,并由此产生出宗族生活中独有的历史粘合力,这是否对传统的宗族范式具有解构力.  相似文献   

9.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语境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以范式研究作为切入点,选取新时期以体育为素材的文学作品为研究文本,对不同阶段体育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描述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新时期体育文学形成了3个不同的文学范式,分别是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范式的“冠军文学”以讴歌英雄、宣扬爱国主义为使命;批判现实主义范式的“问题文学”追求的是公平、正义;后现代主义范式的“网络文学”则体现了对个体创造性和个性发展尊重的人文情怀。范式研究的意义在于打通了被时间切割的新时期中国体育文学的整体性研究,有利于研究者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新时期中国体育文学的渊源及其走向。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体育利益均衡研究进行了述评.得出我国体育利益均衡问题的研究集中于体育制度变迁、体育公平与效率、体育利益诉求与表达三个方面;研究借鉴了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旨在调整体育利益格局以实现体育利益均衡,从而推动体育科学发展;攸关体育利益均衡研究合理性和合法性基础的研究范式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1.
闫洁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4):101-102,125
运动训练个具有整是一体性特点的系统。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向前发展和日益激烈的比赛竞争,运动训练已成为一个多因素的、繁杂的、动态的、随机变化的巨系统。从多维的角度并对多重相关因素全方位审视,分析竞技运动训练水平的持续发展问题的整体性研究方法,对提高我国竞技训练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文依据1919年以来百年间各个时期的主要体育史专著,考查了中国体育史中"中国古代体育史""中国近代体育史""中国现当代体育"和"世界体育史"话语的形成与史观范式的形成演进,指出由于中国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需要和语境变化,形成了不同的体育史话语与研究范式,并对今天的体育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双核”理论的视角看,我国龙舟体育文化的传承内容及范式是龙舟体育文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问、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龙舟体育文化的传承内容及范式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包括龙舟精神文化、龙舟竞渡文化、龙舟教育文化、龙舟娱乐文化、龙舟物质文化与龙舟经贸文化等六类亚文化及其它们所涵盖的二十种具象文化.而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的基本范式可概括为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族传承范式、基于自在自发的民间传承范式、基于政府促进的社会培养范式与基于学校领域的教育培养方式.廓清上述龙舟文化的传承内容及范式对于当下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难题破解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就我国体育领域的ERP应用研究现状从不同研究视角进行了分类讨论,归纳总结了我国体育领域ERP研究阶段成果并比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同,得出了对未来研究的一些启示。结论: ⑴P300等成分的变化趋势提示体育锻炼对改善锻炼者及特殊人群的认知加功能力有促进作用。⑵基于专家-新手范式,应用ERP有关成份实验研究结果提示高水平运动员具有更好的专项训练适应,专项认知能力更为优化。⑶不同项目运动员的ERP比较研究提示专项认知能力具有项目间差异。⑷不同研究范式及ERP成份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心理疲劳、负性情绪、应激、人格等因素对运动员的认知加工能力有不同的影响。⑸国内外有关ERP研究在生态学效度、研究视角及自变量干预质量控制等方面有所不同。⑹应用ERP的不同成分研究不同的运动认知能力在运动认知心理学领域具有较广阔的前景,未来应该重视提高研究的生态学效度及加强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校园网在运行过程中对管理和维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校园网的安全状况已成为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文章在对校园网络攻击特征和地址盗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多元素绑定技术作为校园安全管理的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从哲学范式的转换讨论教育范式的转换。哲学范式的转换主要表现在,从远离人的空洞的抽象的旧范式向以人为本的与人的生活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新范式转换,从独白的旧范式向对话的新范式转换,从静态的横向的共时态旧范式向动态的纵向的历时态新范式转换。提出了现代大学需要的专家、学者、大师级教师的教师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运用逻辑分析法和文献法,对竞技体育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竞技体育学是一门本源性、实践性、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竞技行为,逻辑起点为竞技,竞技体育学研究主要内容有竞技体育文化、竞技选材、竞技恢复、竞技训练、竞技参赛、竞技体育管理、竞技体育场馆、竞技体育产业经济、竞技体育科技、项群训练理论等。研究旨在构建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为竞技体育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从终身体育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对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功能、目的和任务进行分析.阐明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是推动终身体育目标的必然要求.认为:1)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与终身体育的目标整合;2)改革学校体育教学,推动体育社会化进程;3)发展社区体育,促进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摘要:全面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是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还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体育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在“后奥运”时代,公共体育产品的分配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及规范和价值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理清“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分配困局,明确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内容,建立健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表明:一方面,我国公共体育产品的性质和范围不明确,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成熟,欠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内公共体育产品供给能力的提升对实现公共体育产品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为抓住当前政策红利带来的机遇,并克服随之而来的挑战,需要厘清公共体育产品的性质和范围,建立公共体育产品的多元供给机制,完善公共体育产品的分配制度和监管机制。同时,通过稳步提升竞技体育发展水平、政策资源适度倾斜群众体育、创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合作形式等手段确保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走上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我国体育行政部门应该向“服务型体育行政部门”转型。在服务型政府职能的总体框架下,初步建立了我国服务型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体系。服务型体育行政部门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体育公共服务、体育经济发展、体育事业管理。国家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主要包括体育公共政策制定、体育法制建设、全国性体育公共服务。地方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主要包括组织体育公共产品生产、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增强体育经济意识、促进体育经济发展;强化体育市场监管、维护体育市场秩序;加强体育风险防范、控制体育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