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对110米跨栏跑作了分期分析.肯定了各个时期的技术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10米跨栏跑发展趋势,提高跑速、良好的节奏、合理的过程技术密切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110米跨栏跑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跨栏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运动员对跨栏跑运动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跨栏跑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使男子110m跨栏跑成绩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发展。无论是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跨栏跑技术,还是一般从事跨栏跑的练习者和教练员都有不同层次的表现,这为进一步推动男子110m跨栏跑运动的发展都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实践数据,使我们对男子110m跨栏跑技术有了更新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跨栏跑技术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男子110米跨栏跑成绩及技术发展情况进行的简要回顾,并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逻辑方法,从不同角度着重对跨栏跑技术的不同观点、技术结构、跨栏节奏,评价跨栏技术的标准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周瑶  王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67-1570
运用趋势外推预测、组合预测等方法,以奥运会、全运会、刘翔与其主要对手110米跨栏跑成绩为研究对象,从刘翔2008年奥运会成绩趋势预测、刘翔与主要对手的竞争实力比较、我国跨栏成绩发展水平与奥运会成绩发展趋势比较、2008年奥运会本土参赛优势效应等四个方面分析了2008年奥运会刘翔的竞争实力,经过综合分析,刘翔2008年奥运会跨栏跑成绩时间将低于12.95 s,刘翔大有可能卫冕2008年奥运会110 m跨栏比赛冠军.根据预测分析,在备战中应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成绩稳定性、合理运用本土参赛优势与提高国内110米跨栏跑整体水平对刘翔2008年奥运会的高水平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摆动腿踝关节背屈上栏对跨栏跑技术的影响,采用配对对比实验法、影片分析法及资料统计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调摆动腿踝关节背屈上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起跨速度和下栏着地速度,有效控制过栏时身体重心的波动,符合现代"跑栏"技术.  相似文献   

6.
110m栏优秀运动员跨栏步与100m运动员单步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部分110m栏优秀运动员与100m运动员在全国重大比赛时高速摄影,经过解析获得有关运动学的数据,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优秀110m栏运动员的跨栏技术在跨栏步的某些技术环节上类似于100m运动员的单步技术,表明优秀110m栏运动员的跨栏技术向跑栏技术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110m栏运动员在跨栏步技术在一些技术环节上应接近于短跑运动员的单步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国男子110 m 栏运动员刘翔跨栏步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录像解析法,对我国男子110m栏优秀运动员刘翔在第10届全运会田径110m栏决赛中的跨栏步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刘翔的攻栏意识强,上栏速度快,加速幅度大,起跨后蹬角度小,有效地控制了过栏的腾起角,身体重心上下振幅小。起跨腿膝角大,缓冲幅度小,两腿夹角大,屈膝高抬能力强,大小腿折叠紧,摆动腿的前摆速度快,腾空过栏时间短。过栏后摆动腿积极下压,近下栏,快提拉,过栏与栏间跑技术衔接比较自然、紧凑,形成一种"跑栏"技术。  相似文献   

8.
刘翔110米栏分段时间与总成绩的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运动学、统计学方法将刘翔与罗伯斯等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跨栏跑分段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将刘翔110米栏分段时间与他的总成绩进行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国内外优秀运动员中,刘翔在全程跨栏跑中,栏间三步跑优势明显,但刘翔的过栏腾空时间却不如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平均水平,说明他的过栏腾空技术有待提高.与罗伯斯相比较,刘翔的优势是最后冲刺跑速度较快,不足之处是起跑到上第一栏时间和跨栏步腾空时间较长;刘翔起跑到上第一栏时间与总成绩的相关性最大,说明起跑到上第一栏是影响刘翔110米栏总成绩的最重要阶段,其次是跨栏步腾空阶段;刘翔要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好成绩,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起跑阶段和过栏腾空阶段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9.
跨栏跑技术特征发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跨栏跑成绩和技术发展情况简要回顾,并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着重对跨栏跑技术的不同观点、技术节奏、跨栏节奏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现代跨栏跑发展的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客观评价跨栏跑技术优劣,本文初步探索了跨栏跑技评的客观依据,利用"速度利用率"和跨栏跑与平跑"成绩差"作为主要研究指标,采用Microsoft 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制定了一套跨栏跑技评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11.
跳远起跳阶段摆动腿摆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根据起跳腿的运动特点,把起跳阶段摆动腿的动作划分为体后前摆、体前前摆、“突停”制动三个阶段。对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技术特点对运动成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重视对跳远运动员摆动腿的力量、速度、幅度的专项训练,是提高运动员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照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在教授初学者时采用的摆动腿直接向支撑腿拉回的收腿技术上附加"靠脚"动作条件限制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附加"靠脚"动作条件限制的实验组向后蹬地动作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摆动腿技术进行分析,以正确完善的技术为参照,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进行强化,有利于学生对背越式跳高摆动腿技术的学习与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结合田径运动理论知识,对短跑的动作周期划分为“后瞪”、“着地缓冲”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我们认为在着地缓冲阶段,脚着地点的远近取决于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脚着地时的冲量对维持身体平衡作用不大。运动员在后蹬阶段“屈蹬式”技术是伴随塑胶跑道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现象。无论“以蹬带摆”或“以摆促蹬”,都应强调蹬摆的协同作用,而不能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运用高速摄影与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的技术特征过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在摆动腿着地瞬间,身体重心距摆动腿着地点的水平距离较大,在摆动腿缓冲阶段,摆动腿膝关节缓冲幅度过大,水平速度损失较为严重,最后一步步长/身高指数较小。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的动作技术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交叉步右脚着地后,左膝水平速度与重心水平速度显著相关(γ=0.7302,P<0.01),加速左腿的前摆有助于重心水平速度的回升;影响标枪出手速度的灰色关联排序中首要因素是标枪离手时左膝角,说明左腿迅速而充分的蹬伸对出手速度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从缓冲和蹬伸阶段对跳远起跳过程中摆动腿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摆动腿的正确摆动过程和有效用力方法对达到理想化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起着关键作用,在缓冲阶段,摆动腿的摆动对重心的垂直速度起着主导作用,摆动腿摆腿速度越快,可为后继的蹬伸动作创造更好的条件。起跳蹬伸阶段摆动腿的摆动制动加速度直接影响起跳离地瞬间起跳的蹬伸运动效果,与腾起初速度和跳远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快速伸髋在获得助跑速度中的作用;从摆动腿的快速伸髋在保持最后一步助跑速度、形成好的起跳用力结构和起跳的摆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等三方面详细论述摆动腿的快速伸髋在背越式跳高助跑速度转化成起跳速度中的作用.以期对背越式跳高的项目特征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逻辑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和录像观察法对王薇在2010年全国女子散打锦标赛王薇在比赛中主要失分动作手段进行研究,旨在对王薇在比赛中的失分有所认识。分别探讨了王薇对拳、腿、摔三种主要进攻动作的防守技术在比赛中使用情况。通过查阅文献和观察录像,从中发现在女子散打比赛中,腿法进攻占主导地位,对腿法防守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摔法居中,拳法最低。而在腿法中侧踹腿,鞭腿,正蹬腿和其他腿法,鞭腿的使用次数和成功率都是最高的。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有必要加强防守鞭腿的技术,突出重点练习。  相似文献   

20.
对跳远运动员所产生的一些错误起跳动作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起跳时摆动腿加速前摆时机的差异,是诱发错误起跳动作的主要因素。在起跳过程中,只有正确掌握摆动腿加速前摆的时机,才能在短促的起跳时间内充分发挥出最大的蹬伸力量,获得良好的起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