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政治文化流变为线索,分析各时期政治文化同公民意识发展的关系,认为中国公民意识的生成路径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后发外生型特征。这就要求国家和社会对公民意识进行自觉的理性建构,大力发展公民教育,为其生成和培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法律援助作为一种无偿法律服务,更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救助,在当今中国有着重要的法律意义和政治意义。法律援助的受援人获得被救助是基于公民基本权利而不是被施恩,法律援助不是政府的慈善行为和施舍行为,而是一种责任行为。本文从西方政治学理论政府理念的分析以及我国的现实论证了"法律援助不是政府的施舍,而是政府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明中的体育理念及其在当代实践中的两难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西方文明史看,其体育理念达到并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始自"文艺复兴"时期.顾拜旦的现代奥林匹克意识是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成果,是现代西方体育理念的集中反映和逻辑升华.西方文明中的体育理念,肯定了体育是以人为核心的运动;它奉人道主义为最高原则,把维护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主张在个性自由的基础上开展体育运动,塑造个体健康完美的人格,形成公共意识,促进整个社会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的中国,"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政治理念被提出,促使人们对人本主义思想的追根溯源。儒家思想与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同是以人为本的倡导者,但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两种思想在大的理念相近的基础上,也表现出了诸多微妙的差别。在其影响下的东、西方体育教育更是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中国体育教育强调尊重自然、身心和谐、人格完满;西方体育教育则更加注重自我实现、个性发展、竞技精神与娱乐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为何缺乏"公共性"文化与价值观念,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公"、"私"观念的真实底蕴究竟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为何未能塑造出如西方近代社会那样的"公民社会",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应立足现代公共哲学之新的理论立场和方法,从现代普遍主义的公共性社会信念历史性生成的角度,对中西社会的某些主导性的公共价值观念进行比较性理论观照,从中透析社会成员公共观念以及行为选择背后的深层的文化理据,并以此为正遭遇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实践的当代中国社会民众公共精神的确立、国民公德心和公共人格的普遍养成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6.
休闲体育已经成为西方学者的专业研究领域,休闲体育的社会价值、功能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政府的关注.因此,学习、借鉴和运用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对提高中国休闲体育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特征解析等方法,对中西方休闲体育文化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揭示:西方的休闲体育文化历史进程呈现出动态的、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曲线,而中国的发展则呈现出静态的、直线型的进程.在认识、体育休闲的内容、运动负荷、休闲体育迷的培养与休闲教育等方面,中西方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中国当代民族传统体育界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了综述和梳理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处境,文化传承研究中的"反侵略意识",中西方体育文化交融的本质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结论是:当代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有忧患意识,在文献中表达了"反文化侵略"的思维倾向。西方体育文化元素在中国的大地上的普及的实质并不是体育文化的单向扩张,在融入中国文化同时就被注入了传统体育文化"内核",体现了文化平等交融。中国传统体育元素在世界范围的影响非常深刻,主要是借助于西方竞技体育"内核"进行繁衍,而民族传统文化"内核"没有随之发扬。总之,中国当代民族传统体育与国外体育文化从本质,是一种自然的文化交融,体现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对待体育元素,各取所需,为己所用,构建着中外体育文化的交融与互惠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现代学者对悲剧的讨论,焦点在于如何看待"大团圆"结局。如果将悲剧划分为深层悲剧和浅层悲剧,就会发现中国古典戏剧中确实存在着悲剧。简要梳理中国近现代学者关于"大团圆"的讨论和西方学者的悲剧人物观,分析深层悲剧和浅层悲剧的本质、特征和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悲剧对中西方民族思维和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洋务运动以前,中国人对西方科学知识还缺乏一个专门词语来对应。洋务运动中"格致"被用来指代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对科学的认识尚停留在器物的水平上。维新派对科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即把科学看作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并逐渐用"科学"一词取代"格致"。新文化运动,特别是五四后,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进一步把"科学"引申到社会和思潮领域,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讲,探讨"科学"一词含义变化与传播的过程,可以更好的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宗教不是一个空名,而是一个实在,是一个以信仰为纽带把社会成员联系起来的组织。任何宗教都不可能是私人或个人的。强调宗教的公共性,就是强调宗教团体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强调宗教、哲学、神学的公共性是西方社会思想的一种发展趋势。中外学者对公共性的理解存在的差异,是他们各自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处境引起的。历史和现状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走政教合一的"公"的宗教道路,而就政府与宗教团体的关系来说,其最佳状态应当是相互调适,共存共荣,和睦相处。在当代中国,合法的中国宗教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很多。  相似文献   

11.
大卫·格里芬教授是美国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辩证地看待格里芬所设想的后现代社会,将其合理成分融入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对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推进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不断涌现。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目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这就需要我们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对分析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所面临的社会风险具有很大的启示。本文通过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回顾与反思,分析现阶段中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风险及其形成原因,提出治理社会风险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适用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其优秀的文化内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辅助思想之一."仁爱至诚"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的特征,"礼乐并重"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民主法治的社会"的特征,"中和处事"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社会"的特征,"顺乎自然"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原则.  相似文献   

15.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本文在探讨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在小康社会建设背景下构建社会和谐,必须考虑利益、公正,兼顾发展和稳定,围绕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来进行.其实现途径主要有: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理顺利益关系;维护公平正义,发展社会事业;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民族整体素质;重视生态和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教育学会承戊戌时期维新志士掀起国人创始近代学会的高潮而发轫,折射着晚清以降"救亡图存"的教育诉求,表征着新式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及其专门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述,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民主法治社会。民主和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手段,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和谐是事物在多样性共存的基础上所达到的生机洋溢的状态,是多样性平衡、共存和多样性各自充分展开的统一;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的各部分或各要素处于一种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协调发展的存在状态;和谐社会源于和谐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有不同的和谐社会形态;今日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标志着持续近百年的革命阶段的终结和建设新的和谐社会形态历程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家庭、社会与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是互为条件的。家庭的结构和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不同的特征。社会结构格局的不同也引起了道德观念的差异。现在我国正在经历具有伟大而深远历史意义的社会大转变。人口大流动。家庭大动荡,成亿的农民转入城镇工作、生活与定居,家庭成员长期分离,空巢老人、空巢孩子等现象显示出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都急待解决。实现和谐,既是源远流长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面对现实的理智选择。要达到和谐,就要既能宽厚地容许多样化,又要努力地进行平衡与协调,从而实现各种合理的、优秀的因素都能共存、共荣,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如果我们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都能积极地坚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也就能够做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实现安定有序,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