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皖北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发展仍然较为落后。为了改变皖北旅游业的落后面貌,有必要加强皖北区域旅游合作。皖北区域旅游合作中,应以利益主体理论为指导,采取"主体广泛参与、资源高度整合、区域联动发展"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通过构建利益均衡机制、成立皖北旅游合作组织、统一进行旅游规划与开发、培育合作意识以及优化政策环境等相关措施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促进皖北旅游业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旅游区域形象是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区域软件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旅游区域形象,软件形象的构建关键之一在于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只有依法治旅,才能依法兴旅.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出发简单分析游区域联合的发展状况,重点从旅游产品特征的角度分析旅游区域联合的作用和发展旅游区域联合的必要性.阐述发展旅游区域联合过程中,政府应当在坚持市场导向的条件下,从基础建设、投资环境、信息建设、协调合作机制、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长三角发起新一轮区域旅游合作以来,全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迅速,旅游业竞争步入区域竞争时代。如何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关键。文章在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长三角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主要目标、基本内容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旅游消费对促进我省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但受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人口结构、消费结构及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旅游的发展及其影响也存在区域差异。通过利用旅游业产业地位指数等五项指数系统评价2000~2018年间珠三角及粤东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力度及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的效果,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相对成熟,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相对有限,而粤东西北地区旅游业成长迅速,对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创新与区域联合已成为21世纪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两大主题.因此,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突出特色,形成区域旅游发展合力,不仅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各方共谋多赢的必然选择."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重点经济建设区之一.经济区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以秦文化为纽带,旨在寻找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界面,以"点—轴系统"为依据,着力将"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中国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示范区,推动经济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竞争力是美国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资源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理念。中国也依据此战略和理念,开始注重旅游业区域竞争力的培育研究工作。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郑州市也应抓住此新的机遇,顺应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潮流,致力于区域竞争力的培育,寻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行性措施,并建立相应的执行机构,以使郑州市旅游业尽快走上旅游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实现郑州市旅游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各地区积极发展旅游业,旅游经济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版块.传统文化的复兴成为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内涵建设之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整合后的区域文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是旅游业的最佳发展趋势,地方传统文化的兴起给地方旅游增添了亮色,也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状况等的区域差异,使我国旅游业表现出地域差异和收入差异。本文使用中国统计年鉴里的旅游数据,利用ArcGIS9.1以及Microsoft Excel对我国国内旅游情况和入境旅游情况进行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小差异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旅游资源整合是区域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只有不断地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才能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云南腾冲旅游发展迅速,但仍存在旅游资源开发层次偏低、旅游产品形式单一、旅游开发区域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应依据市场需求与区域旅游发展目标对腾冲旅游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以实现腾冲旅游业的第二次腾飞.  相似文献   

11.
酒泉的区域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决定着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开发的方向和未来。良好的气候条件、相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利于酒泉丝路文化的旅游开发,欠佳的旅游软环境和分散的景点布局制约着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开发,西部大开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开发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远离客源市场和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向酒泉丝路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2.
西南地区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政策支持促使体育旅游得以蓬勃开展.发展体育旅游,必须要重视其人才培养.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西南地区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阐明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目前所处的困境,结合西南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区域旅游形象策划的RIS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形象策划的RIS框架构建的前期工作对规划区域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 ;其次是进行RIS框架的第一层建构和第二层建构 ;在两层次策划基础上 ,进行区域旅游品牌打造策划 ,这是RIS框架的延伸 ;最后是要注重旅游形象和旅游品牌的营销和管理 ,这是保持区域旅游形象生命力的保证 .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经济竞争优势、竞争潜力、基础支撑3个方面19个指标,采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价广东省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结果表明广州和深圳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系数远远高于其他城市;东莞、佛山、珠海、惠州等综合排序都处于前列,排序靠后的城市主要是位置较为偏远的揭阳、潮州、汕尾、阳江等。对城市规模与城市竞争力排序的关系进行研究。归纳广东省旅游竞争力的区域格局,即广东省的旅游业呈现出中心突出、四周下陷、环绕珠三角展开的核心-边缘结构。利用同样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与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确定分辨系数的可靠性和数据不稳定性的来源。最后从城市和区域2个尺度给出广东省提升旅游竞争力、发展区域旅游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陕西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机遇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西部开发、北京办奥运为切入点,分析了陕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陕西的旅游环境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开发集休闲、娱乐、健身、观光旅游相结合的体育旅游,促进地域经济和陕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滨水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仁怀市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滨水型城市.滨水区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滨水文化、红色文化、盐运文化突出,但却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文章在分析仁怀市滨水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探讨了滨水旅游的主题和形象,并制定滨水区景观功能分区与开发的原则。从滨水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空间分布实际出发,提出“一心两翼三线”的空间布局构想,将其分为6个景观功能区。并对各个景观功能区从内容到开发思路进行了阐述,以期促进赤水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环太湖地区在长三角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应率先垂范,做到:一要确立“和谐太湖”新思维,二要建立“和谐太湖”新机制,三要有建设“和谐太湖”的大手笔。把切实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作为共创“和谐太湖”的重要举措,完善环太湖地区旅游合作协调机制,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努力实现环太湖地区旅游业的跨越发式展。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的发展促使了旅游中心城市的形成,它们在区域旅游发展中起着核心性作用。根据城市的个体条件差异,旅游中心城市的形成路径可分为旅游资源驱动和城市综合实力驱动旅游发展两种情况。旅游中心城市的演化遵循着转化为区域旅游形象代表、知名度大幅度提升、成为高级别区域中心城市等一般性规律,而每个城市的演化结果则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针对青岛市海滨旅游资源的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模型对其进行了定量评价。根据回归性分析所得的路径数据,讨论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据此再结合专家评价赋值,最终计算出青岛海滨旅游资源评价值。研究数据表明,青岛海滨旅游区具有较高的通达性、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等优势;但也存在旅游商品缺乏代表性、地方特色不明显、娱乐价值不突出、适游期较短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