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节中,所选用的平面镜都是用平板玻璃来代替。平板玻璃取材简单、实验效果较好。但现在的实验室都是白色墙壁,学生做实验时,用的不是白色蜡烛就是红色蜡烛,观察平面镜中的像时,看得不是十分清楚。全部采用J2530平面镜实验器(镀膜玻璃)也不现实。根据平板玻璃反射较差,透射较好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患近视眼的比数高达30~40%,学生手中的近视眼镜可以说比比皆是。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对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束只能变为发散光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现在提出一个问题:荒岛上的受难人能用近视眼镜来取火吗?实验室的学生们能用近视眼镜来成倒立实像于光屏上吗? 回答是肯定的:能。所需要的仅是加极少量的一点水而已。 下图表示,将近视眼镜的凹面向上平放,灌上清水,就把发散透镜变为会聚透镜,也就是把凹透镜变为凸透镜了。  相似文献   

3.
用微型电子计算机解决物理问题,是物理教学软件的基础工作.像计算机应用的任何课题一样,首先要选定具体问题并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例如:光的折射里有个问题,从水面上观察水下面的物体,它的虚像在什么位置?水下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虚像的位置总是比物体的位置高(也就是浅了).虚像的水平距离是近了还是远了?这个问题,不可能靠定性讨论解决,定量讨论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又太大.而大量数据的快速处理正是计算机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材中是在桌上竖直放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镜中所成的像。此装置的优点是:材料易得,可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得出结论。存在的问题是:①“使玻璃板和桌面垂直”难以做到,...  相似文献   

5.
刘庆贺 《阅读》2016,(Z3):30-34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判断凸透镜成像时有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是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  相似文献   

6.
2仪器的特点及用途 (1)特点 ①解决了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且不利于观察的问题;解决了立体空间像点和对应物点关于镜面的对称关系。  相似文献   

7.
用短焦距的投影仪可以简单而相当准确地测定物体的虚像位置.放在投影仪上的印有厘米方格的幻灯片就是一个合适的物体.利用上面印的细线条可以很容易地把投影仪调焦在这个物体平面上.我们用透明的丙烯塑料方块作为折射介质.首先,象通常那样对投影仪上的幻灯片调焦,然后把塑料块放在幻灯片上.由于光  相似文献   

8.
人们都懂得“七巧板”奇妙的用途。用七片板块可以拼成多种多样形象的几何图形;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对各种大小积木总是爱不释手,他们运用积木充分发挥天真烂漫的想象,拼装出各种雄伟的、富丽的楼堂殿阁,创造美好的生活;中学生用几种规格化的小球和管棍,可以拼接成各种分子结构模型,步入微观的分子王国去认识物质世界的奥秘,还可以用几种简单的光学元件,如平面镜、凹凸面镜、凹凸透镜、棱镜等,把几何光学的实验演示得淋漓尽致,认识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9.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因该内容一直没有专用的演示仪器,教师借助光具座等光学仪器演示时,实验效果不是很好。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该部分内容,本人制作了一个平面镜成像实验器。该仪器制作简单,材料易取、使用方便,学生使用后,效果很好,现...  相似文献   

10.
“显示微小形变”实验的改进天津普教装备处董立德王戈我市高一年级采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物理(必修)第一册》中有“显示微小形变”的实验。我们对书中的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并把实验用的平面镜进行了改造。书中用一组(两个)平面镜反射激光束,...  相似文献   

11.
诗歌离不开意象,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处理关系着诗歌翻译的成功与否,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但凡优秀的诗歌译作,都凝聚着译者在意象处理中的匠心独用,精思巧构。阐述了意象在诗歌翻译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分析归纳了意象难译的三点原因:文化的差异,诗歌的模糊性,诗歌翻译中的“意”与“形”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意象处理的基本原则:非比喻性意象应该保留,比喻性意象应该变通。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底层写作”的人物形象塑造问题上,存在着生活同质化、关学品格单一的弊病,具体而言则有:一、人物来历不明,千人一面;二、人物经历只有“肉搏”,而无“灵动”;三、人物“返乡”的结局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游戏。  相似文献   

13.
尽管《野草》中出现的意象极为繁杂,可这些意象事实上却是几个高频率意象投射的产物。这几个高频率意象构成了一个意象网络,左右着《野草》的内在结构与言说方式。《野草》中的这个意象网络脱胎于佛家文化,但被鲁迅赋予了更具审美质感的现代意蕴。追溯这个意象网络的神话原型,无疑会使《野草》的读解呈现出新的面貌,也因之得出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在利用单台摄像机进行平面摄影测量时,如果被摄对象的运动平面与标定平面不一致,则会产生透视误差;分析了透视误差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二维步态分析和掷铅球运动分析两个实例,证明利用非解析参数可以有效地对此类透视误差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5.
合理运用镜像功能编程,不仅能够简化程序,提高加工效率,而且能够保证零件加工质量。通过实例阐述了华中数控系统镜像功能编程的方法,指出了该功能在实际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动态交互式网络虚拟实验室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课题通过对网络虚拟实验室的研究给出了网络虚拟实验室的一般定义,分析了它的现实意义。并以计算机电路基础网络虚拟实验室为例加以介绍,描述其开发过程。实践说明,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开发既能节省实验室投资,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接近现实的网络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图像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形态为基础对图像处理的数学工具——数学形态学,是一种非线性滤波方法。从19世纪创立发展至今,已在不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数学形态学具有膨胀、腐蚀、开启和闭合四种基本运算,在图像处理中通过选择一定的结构元素,利用其基本性质对图像进行分割、噪声滤除、边缘检测等处理。但是,目前数学形态学在图像处理应用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今后,该门学科将会朝不同种类数学形态学快速算法的实现、优化结构元素的选取、形态运算的通用性及适应性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师形象的构成及其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及其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从六个方面分析了体育教师形象的构成及其规范。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物启发模型的自治水下机器人平面轨迹跟踪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AUV)轨迹跟踪的速度跳变问题,根据AUV平面运动学模型,采用生物启发神经网络构造一种简单的虚拟变量,并结合Lyapunov函数设计出平面轨迹跟踪控制律,其控制效果能够达到全局渐进稳定,且能避免产生过大的力和力矩,满足AUV推进器的推力约...  相似文献   

20.
审美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核心概念。诗歌中的意象组合含义深远,简洁干练,在提供无尽信息的同时,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心里体验。而独特的语言组合加强了这一印象。《秋思》与《在巴黎地铁站》两首诗歌具有独特的语言组合所产生的唯美的意象,中文诗歌意象的递相沿袭性和英诗的直觉性给予读者不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